首页 >> 电子报纸 >>理论实践 >>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详细内容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时间:2021-06-16     作者:教育文摘周报网【原创】   阅读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进入新一轮改革,新课程新教材正式启动。在这种背景下,“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础理念,与学生共同发展成为新的教师发展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新的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参与、思考、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更多自主的空间,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和体验,变得自信、积极、乐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避免这一学习方式流于形式,要注重效率,返朴归真;要设计出有较强思维价值的问题;要善于引导激活学生的思维;要注意调控课堂局面,发挥教育者的智慧等。

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新的教育理念、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构造新的教育平台,使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生命活动更精彩。

[关键词]主体   合作交流   探究   创新能力

早在1996年6月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已明确提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基础教育实现一系列的转型,教育思想方面,传统的“三中心”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师生关系发生重要转变;人才培养规格方面,走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人才观;课程教材方面,教学内容“繁、难、深、旧”的局面和封闭性被打破,课程开发的自主权越来越大,教师开始注意把与教材相关的教学内容引入课堂;课堂教学方面,过去教师主导的一边倒的课堂教学让位于师生的共同创造,与学生共同发展成为新的教师发展观。

在新形势下,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运用和合作教学模式的运用,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课堂。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合作教学就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老师的引导达到师生互动交流,实现主体与主导的和谐统一,做到知识内部规律与学生认识的自然发展规律的最佳结合,逐步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阅读和思考。

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压抑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创造,学生缺乏主动性,习惯被动与依赖,自我表现力不强等种种性格上的缺陷。曾经我国培养了大量获得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选手,但这些金牌获得 者中并没有多少人从事数学学科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对学生的学科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比教学生掌握多少学科知识都重要。知识是教不完的,而教师一旦在学科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凭习惯、凭方法可以自己去学习。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就像是有待教师点燃的心灵之火,每堂课教师都要为学生学科学习心灵之火的燃烧加点油,添把柴,而绝不能做灭火机。

社会上和教育界出现了大学生职业资格考试热,深圳市曾高薪聘请高级技工等现象。这些现象表明:一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观念是首先要实用。二是学生的求学观念是:学了要管用,要有就业能力。这给我们教育带来的重要启示是:各级各类学校都要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中小学教育要树立新的能力观:从认知的能力观转向实践的能力观。在实践中,人的能力必然是综合的。中小学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与提升,关注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课堂上给学生更多地参与、思考、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更多自主的空间,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有位教师在教低年级语文生字时,她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它们,再与同桌一起讨论怎样记住它们。学生们有自己的方法如“碧”——王白坐在石头上,“溅”——浅滩里面有贝壳等等。有了相信学生的思想,就会真正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学的时间,思考的时间,合作学习的时间,交流的时间,动手操作的时间,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把思、疑、问连结在一起,给学生增添无限的乐趣。

有位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中,为了启发学生去探索诸葛亮“怎么想”的,她让学生先将诸葛亮在借箭中做的每一步用词语概括出来如“大雾漫天”“绳索连船”“靠近曹营”“一字儿摆开”“擂鼓呐喊”“调转船向”。然后学生们分组讨论他是怎么考虑的,为什么这么做。学生思维很活跃,他们说选择“大雾漫天”是因为诸葛亮了解曹操用兵谨慎,不明虚实,就不会轻易出兵;“绳索连船”是因为诸葛亮看到雾大,船队容易走散,船散空档就大,失箭就多;“连船”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受箭;“靠近曹营”、“一字儿摆开”是因为诸葛亮想:要让箭能射到,离太远不行;要受箭面积大,船排成“一”字,受箭面最大;“擂鼓呐喊”是因为诸葛亮想到:雾大对自己有利也有弊。利是敌人不明虚实,不敢出动,只能放箭;弊是看不清就射不准,擂鼓呐喊既可以造声势,又可以用声音提示船向,要两面受箭,一是保证船体平衡,二是保证受箭数量。尽管学生在回答中磕磕绊绊,但这一番探究,既探究了学法又探究了智慧。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各抒己见的特点,收获了结论。同时促进了学生思想情感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让课堂充满生机。

现在的课堂气氛热烈,讨论问题有时激烈得像开辩论会一样,课堂不再是老师个人的舞台,它是师生沟通的桥梁,学生们感到,在上课时思考问题,参与讨论是快乐的事情。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完全否定。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能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但它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学生(接受式学习)也不是一无是处,其实为满足学生精神和心灵的渴望,学生必须接受式地学习大量的人类文化 遗产中的精华,以丰富他们心智与灵魂;另外,由于探究过程需要学生综合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大量涉猎相关的知识,而且对于大多数学习内容来说,他们不可能自主进行探究式建构,这就意味着“探究式”学习方式不可能成为唯一的学习方式。如果老师擅长讲授,也可以生动地向学生传递大量的有用信息。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彼此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有机结合,灵活运用。

三、怎样转变

(一)课堂教学要注重效率,返朴归真。

虽然现在课堂上“一言堂”现象少了,但是也有不少教师不知怎样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教师只在方法的层面考虑问题,只能围绕多提几个问题,多让学生发言,多组织几次讨论等方面,组织教学活动,流于形式不讲究实效。在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必须树立效率意识,必须坚持返朴归真的原则,切忌在课堂教学里演戏,失去了真实的课堂教学,表演得再好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二)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说,理解课文内容,是《田忌赛马》的教学要求,就教学目标的陈述而言,它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准确地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教师以恰当的方式告诉学生,那一定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处理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每堂课都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科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二是每堂课都要重视学科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教学。这是因为,学科知识要真正转化为学科能力和一般能力,必须经过相应的“实践的活动”这一教学环节。

(三)要注重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生态环境。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进行的生活空间,是师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课堂教学的和谐、有序、高效,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生态,关键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而不是在学习中生活。比如,老师带学生们去研学旅行,走前总要先告诫,要注意观察,回来要写作文。学生高涨的兴致,满腔的热情,凉了一大半。研学也是生活,是在生活中学习,首先让孩子先投入的玩一次,让学生尽兴地玩,让学生感悟生活的乐趣,有体验,有灵感,还怕写不出好作文吗?

(四)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

斯宾塞指出:“应当引导儿童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多些。”例如在教《鸟的天堂》时,揭题后,教师让学生据题发问。学生问“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是怎样的?为什么叫它“鸟的天堂”?教师又问:“你能不能根据大家的问题发现提问的一般方法?”经过思考,学生回答:提问就是问“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再要求学生用这些方法去自学课文,探索、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兴趣盎然,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根据所学讨论分段的情况… …综合这一教学过程,教师的作用重在“导”,体现在“引”,学生则完全在主动探索,在寻求发现——或利用旧知引出新知,构建新联系或从已知的知识储备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这种问题让学生提,疑难让学生议,见解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进行的阅读实践活动,给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了自由的空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学会的、学全的才能逐渐自求得之。”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在学生不断地“新发现”中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五)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

目前,教师比较热衷于分组讨论这一课堂教学形式。因此,师生互动的实效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大家经历了小组讨论,小组与全班交流的过程。这期间教师要全面巡视小组活动,捕捉各种信息,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观察学生们的行为,防止一部分优秀的探究者控制和把握局面。要注意引导,让每一个学生都对探究活动有所贡献,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解答学生的问题。

当学生提出或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让资源共享,及时判断正误,并迅速加以有效指导,用适当方法点拨和引导,让学生恍然大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发展。

“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不只是在教和学,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我们以新的教育理念、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构造师生互动平台,师生才能感受到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我们正在努力将一切有利于生命成长和创造的东西吸收、转化,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生命活动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参见《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作者 朱慕计

〔2〕参见《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参见《当代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参见和学新《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与教学设计》载《教育研究》2001年第11期

〔5〕田慧生等编著《活动教育引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参见《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年第10期

〔7〕裴娣娜《发展性教学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参见曹贵康《主体性教育中教师角色转换》载《现代中小学教学》2003年第10期

〔9〕参见张云飞:《呼唤生命教育》,载《社会》2003年第3期(作者 烟台福山区兜余小学  鲍盛芝)

1688959976144607.png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