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师名校 >>名师名校 >> 【玉都文艺特刊】月是故乡明(散文) 文/余修生
详细内容

【玉都文艺特刊】月是故乡明(散文) 文/余修生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

一轮明月高高的挂在天空,清辉笼罩大地上,中秋节到了。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观赏月光,品吃月饼的幸福时刻。

月是故乡明。中秋情更重。特别是外出打工的人,此时此刻也是最想家乡,最思念亲人的时刻。祈福祖国:疫情灾祸尽除,歌乐升平;祝福人民:平平安安,团团圆圆。

曾记得“月是故乡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原诗为:“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杜甫,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傍晚的鼓声和来自边塞的雁鸣声,使作者倍感凄凉,从而思念起家中亲人兄弟,但是战乱四起民不聊生,兄弟们早已逃亡各地,更不知他们漂流何地,想要寄封家书询问安危状况,却不知书信该寄往何方。

看看诗人杜甫的境遇,我们幸福的简直没法说,真是天壤之别。我们国家政通人和普天同庆,上下一心精准施策,基层百姓发展空间很大。政府鼓励人民发展支柱产业,开发特种特色产业,发展经济目标,优化技术项目,提高优惠机制,围绕区域上项目,围绕项目促生产,围绕生产抓效益。人民幸福安康,安居乐业,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大大提高。人们早已摆脱了贫困的帽子,走上致富道路,奔上小康生活。我的家乡,镇平县张林镇大余营村,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和以前相对比,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人们也在悄无声息的改变的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与时俱进正在逐步渗入人心。虽然我村发展还是相对滞后,滞后的原因是历史决定的,是思想桎梏和没有开阔的思维,造成的历史性局限。只有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觉悟,开阔眼界,以造福子孙,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打造千秋基业,万代福祉的基础。振兴乡村,发展和崛起,指日可待。

如今修桥补路,农综开发,绿化社区,美化家园。自来水按装到户,深水井确保质量。水泥路平平整整,绿化带垃圾桶规划到位。

家乡的多起鼓乐队秧歌队,正在改变乡村业余文化生活和巩固精神文明建设,这些业余团体,一为强身健体养成习惯为目的;二为丰富乡村振兴文化载体重要的参与者;三为民间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承者;四为宣传拉近家乡家族之间的亲情乡情和鼓点声声的传播者;这些农村生活格局的大变革的规模,在我村已经初步形成。

模范村庄发展了特色产业,郭庄乡的香菇种植基地和蔬菜种植基地,名振全县。张林镇的特色经济小磨香油和莲花基地,侯集镇的金鱼之乡育苗基地,还有石佛寺的石料加工玉雕工艺,享誉全国各地,精湛的技术,震惊全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抬头看到的是同一个月亮,我们共赏的是天空的一轮圆月,喜迎中秋良宵的美景。是我们每一人出门在外有缘相聚的乐事。

迎着秋风落叶,桂花开正艳,花儿正香浓。此时,还有几只秋蝉,在树上低吟嘶鸣,尽情呼吸桂花香味,似乎眷恋生活的美好,享受着阳光雨露的滋润。

我低头深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想念我的一家老小,不能举家团聚,心中郁郁寡欢,更多是无奈的心酸。为了工作生活和学业,我们不得不暂时分开,分别在四座不同的城市里生活。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人活到这个程度,这叫骑马不下配也叫青黄不接时,更难以面对的是上有老人,下有顽童这个尴尬的年龄,听人说,但凡人类,都要经过这个人生关卡,任何人也逃不掉。

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我从来不做逃避的计划,从来没有过这个龌龊的想法。勇挑重担,从不言苦,鼓励子嗣薪火传递,报答父母养育恩德,教育子女成才立业,弘扬传承华夏文明,这是咱的一份责任和义不容辞的义务。

此时顾难全,发展靠定力。今生到百年,无悔才安然。天上月亮圆,人间不团圆。我心向明月,快马加鞭干。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精英。现在民富国强,国力强大。人们发展经济的思想却与日俱增,越来越迫切需要,发展经济才是硬实力。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轮明月高高的悬挂在天空。我站在公司的广场上,和几位老乡来回渡步。不由得轻声轻语念出了李白的诗句,引得几位老乡唉声叹气起来。

月亮升起来了。月亮好圆。月亮好亮。一轮清辉,照进每一个游子的心窝。隆重的中秋团圆节,我们却有着不一样的思绪。

一边走,我们一边想:此时家乡的月亮,一定也是又大又亮又圆。

夜深人静。路灯通明。我们各自回屋。今日心绪不宁,仿佛有点小累。

我洗澡准备休息,不觉又想起苏轼的诗句来,衷心希望家乡的父母兄弟至亲近邻,还有远在天边的家人朋友,我们各自头顶一片天,脚踏一片地,努力打拼不觉累,只因肩上责任大。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祖国处处是家乡,天涯何处不亲人。

我们开心工作,努力奋斗,常怀感恩之心,互相惦记之情,电话频传之意,问候牵挂之间。简单问候,亲情尽在不言之中,把酒临风,热血澎湃。遥望远方,泪眼朦胧,岁月匆匆,砥砺前行。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诗,又是歌。穿越时代,恭祝安好。纵使相隔千里,相约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这醉人的诗歌,碎了我一地心血,回音绕梁,不绝于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长长思绪,浓浓乡愁,丝丝缕缕,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

 【个人简介】

余修生,   笔名:运生, 男, 七零后, 汉族,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大余营人。

电子作品《村史记忆--大余营失寨系列传》继续编写中。

微影作品《蒲公英花开》剧编完成静待制作。


附:本文作者余修生近照


图片12.png

 

1688959976144607.png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