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市非遗馆开馆后喜迎首家公益基地“安家”时间:2021-09-29 教育文摘周报9月29日山东讯 九月的烟台,山的清风,海的浪花,让人心旷神怡。9月25日,由北京科技大学烟台科技园牵头,与烟台市科学技术协会、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烟台市文化馆联合主办的国际知名鉴宝专家於晓晋教授公益讲座暨“胶东非遗国潮文创公益设计基地”揭牌仪式,在烟台市文化馆举行。 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玲和北京科技大学烟台科技园总经理张慧秋共同为“胶东非遗国潮文创公益设计基地”揭牌。该基地由烟台市文化馆、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北京科技大学烟台科技园共建,将依托烟台市丰富的非遗资源和北科大的技术、人才等优势,开展非遗文创设计和传承活动。这是烟台市非遗文化馆开馆后首家落户的公益基地,也是烟台市首次牵手国内双一流大学开展非遗公益设计及展览展示的首次尝试。 北京科技大学烟台科技园总经理张慧秋表示,北科大除了在许多硬科技领域拥有雄厚实力,在工业设计、艺术教育、文化创意等领域也拥有不俗实力。学校的艺术教育中心、艺术鉴赏实验室长年培养出众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人才;工业设计系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信息与交互设计、工业设计、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三个主要研究方向,拥有与北京设计学会共建的北京文创产品联合研发设计中心、教育部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荣誉资质,主要开展信息交互界面设计、人工智能智慧产品设计、数字娱乐与数字媒体设计、数字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研究、文化创意商品研发、品牌形象设计与传播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故宫博物院、北京天安门旅游服务集团、颐和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工业博物馆等均是工业设计系服务的对象。特别是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处理与可视化、数字文化虚拟现实等研究成果对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在数字博物馆展陈设计、文化遗产虚拟现实展示厅建设等具体文化宣传、文化继承和文化自信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张慧秋表示,北京科技大学烟台科技园作为学校第一个全资实体运营的异地产业化园区,是学校与烟台共同打造的校地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也是京烟两地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平台。此次,北京科技大学烟台科技园携手烟台市文化馆、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力打造“胶东非遗国潮文创公益设计基地”,将着力整合与吸引首都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界的各类科教资源、文化艺术资源、人才资源落地到烟台来,在文化旅游、工业设计、人才引进及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争取为胶东文化艺术传承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进一步助力烟台经济、教育、文化等的高质量发展。 烟台市文化馆馆长解维力表示,烟台市文化馆、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北京科技大学烟台科技园共建的“胶东非遗国潮文创公益设计基地”,将以烟台市非遗文化馆为活动空间和平台载体,依托北科大烟台科技园牵头首都平台资源、人才资源,以胶东非遗文化为定向主题进行公益设计,定期开展主题展览、沙龙、公益讲座等,讲好烟台非遗故事,为胶东非遗传承发展和烟台的城市设计做出更大贡献。 揭牌仪式结束后,国际知名鉴宝专家、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原国际彩色宝石协会董事及大中华区主席、北京科技大学於晓晋教授作了主题为“人人可以掌握的珠宝玉石鉴别技巧”的公益科普讲座,此活动为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於晓晋教授从事地质矿产和宝玉石教学研究工作40余年,为促进行业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大量真知灼见并做出巨大贡献,在国际珠宝玉石产业领域久负盛名,是享有盛誉的著名专家和业界泰斗。 讲座期间,他围绕翡翠、玉石、珍珠、琥珀、欧泊等常见珠宝玉石,分享了简易的真假辨别方法及大众消费者在日常消费过程中如何避坑等广大爱好者普遍关心的焦点话题,讲解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他与烟台珠宝玉石收藏爱好者们现场互动交流,气氛热烈,针对大家各自带来的珠宝玉石,现场鉴定并答疑解惑,让与会者大呼过瘾。 出席本次活动的主要领导、嘉宾还有:市科协学会部部长李全友,市文化馆副馆长韩瑛,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主任张春霞,北京科技大学烟台科技园副总经理黄钢汉,水母网总编辑高春宽,烟台电视台主任关宝宪,烟台青年企业家企业管理协会会长陈洋俊名、副会长袁志宏,芝罘区创业协会名誉会长左常君等。活动期间,相关领导、专家实地参观了于9月22日全新亮相的烟台市非遗文化馆。(图/文 吴晓燕 秦闻婧) 上一篇青年画家张凌霄国画作品欣赏下一篇严子陵与元过村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