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聚焦 >>焦点新闻 >> 家庭教育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意义及策略探讨
焦点新闻
更多
  • 南阳市“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初中生物

    南阳市“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初中生物

    臻于匠心,共绽芳华   2023年9月26日—9月28日,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市举办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

  • 南阳市第十六小学“迎中秋 庆国庆”主题实

    南阳市第十六小学“迎中秋 庆国庆”主题实

    盛世华诞 情满中秋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德育工作扎实开展,对广大师生进行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传统节日,丰富学生生活,营造热烈喜庆、文明和谐的节日

  • 戏曲进校园 经典共传承

    戏曲进校园 经典共传承

    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领略戏曲独特魅力,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9月26日上午,南阳市第十六小学开展“戏曲进校园”主题活动。活动现场,来自南阳市曲剧团的演员们

  • 卧龙区专题调研“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卧龙区专题调研“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9月28日,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吴桂荣带领调研组到卧龙区专题调研“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区政协副主席吕志荣陪同。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建业壹号城邦幼儿园

  • 月满华诞,情浓双节——南阳市第二十一学校

    月满华诞,情浓双节——南阳市第二十一学校

    月满华诞情浓双节南阳市第二十一学校初中部开展“喜迎国庆,欢度中秋”主题活动时节不居催奋进,岁月如流歌慷慨。碧天如水,月若银盘湛银潢清浅,金波澄澈莫道清光似往年往

  • 南阳市第十四小学校2023年河南省第四届

    南阳市第十四小学校2023年河南省第四届

    9月22日下午,南阳市第十四小学校邀请河南省第四届“道德模范提名奖”邹清林警长走进校园,为五年级孩子们作了《爱心照亮回家路》的专题报告。主持人廖梦莎老师介绍了省

  • “教书育人楷模”陈艳华

    “教书育人楷模”陈艳华

    南阳市第十四小学校庆祝全国第39个教师节暨“最美教师”表彰大会落下帷幕,20位优秀教师站上领奖台。一直以来,他们坚持五育并举,潜心立德树人,模范践行“四有好老师

  • 南阳市姜营小学2022年十件大事

    南阳市姜营小学2022年十件大事

    上下同心抗疫情 线上教学显成效  疫情期间,学校着力统筹疫情防控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双推进、共提升。不断细化、完善不同阶段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措施,多轮核酸检测精准

  • 德育课程‖“委”以重任 共育花开----

    德育课程‖“委”以重任 共育花开----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家校联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南阳市第二十八

  • 南阳市第二十一学校烈士纪念日教育活动

    南阳市第二十一学校烈士纪念日教育活动

    英雄,是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精神坐标。是他们,让山河无恙;因他们,吾辈更需自强!为加强全体队员爱国主义教育,追思和缅怀逝去的英雄与烈士,引导全体少先队员践行社会主

详细内容

家庭教育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意义及策略探讨

摘要:家庭是小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如何能够与家庭教育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从家庭教育角度出发,剖析了家庭教育的特点及其意义,分析了家庭教育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特点,探讨了家庭教育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家庭教育;语文教育;小学

前言

    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人格培养和人文素养都有极大的作用,小学语文教育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有助于小学生其他学科的发展。家庭教育不仅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更是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避风港”和“充电站”。家校双方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密切合作,为小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及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我国,家庭教育古有之,南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宋朝袁采的《袁氏世范》、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温公家范》、晚清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等都能够反映出家庭教育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性。

1.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其特点也是鲜明的,主要体现在:

(1)启蒙性:孩子一出生,首先接触的就是父母和家庭环境,首先受到的教育也是家庭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是最早的启蒙。

(2)针对性:不同于学校集体教育环境,家庭教育中家长所扮演的“老师”角色针对的是一个或几个孩子。“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对孩子的了解程度要远超过学校老师,因此对孩子的教育能够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3)感染性:模仿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家长的言谈举止和情感的表达,对孩子来说,是最便利的模仿对象,家长在实际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都在感染着孩子。

(4)全面性:学校教育一般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习,而家庭教育除此之外,还要对孩子的衣食住行等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引导,因此家庭教育涉及的范围要比学校教育更为全面、更为广泛。

5)终身性: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从时间概念上来说,是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所处于的不同教育阶段,而家庭教育从人生一开始,至归于黄土,伴随一个人的终身。

2.家庭教育的意义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以立法的形式促进我国家庭教育,这是从国家层面上体现了家庭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1)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延续和补充

学校教育有着特定的程序和模式,首先学校是以知识性教育为主,较少涉及其他方面;其次学校教育是一种制度化教育,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较大的限制。社会教育涉及面较广、复杂度较高,其重点是对学生德育和综合能力的锤炼。相比较而言,家庭教育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包容性是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很好的延续和补充。

(2)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影响十分巨大。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必定是积极的、有利的。和睦温馨、和谐安宁的家庭环境,更能给小学生提供探究思考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更有助于塑造小学生良好的个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什么是教育? 一句话, 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能够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家庭教育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意义

语文学习在于阅读,多阅读者得语文[1]。阅读在语文学科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孩子未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2]。但是由于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还是以教材为核心,教师通过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讲解,来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这种方式虽然能够直接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点,但也仅仅是对博大精深的中国语言理解的一个引导,并不能让小学生真正的学习到语言文字的精髓,更谈不上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要引起小学生阅读的兴趣,必须利用好家庭教育,其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家庭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延伸和拓展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科素养方面,家庭教育可以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涉及到的人文知识,大部分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但是限于目前学校固定的教育和学习方式,还不能满足小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更深层次需求。因此,就需要家庭教育扮演学校教育的延续这一角色,在课后辅助学校完成作业,提供丰富的人文知识材料(课外阅读书籍、参观或游玩名胜古迹)等,为小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人文知识内容的学习条件[3],从而拓展小学生人文方面的知识范围和层面。

2.家庭教育是展开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场所

    目前的学校教育使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大部分的文字描述只停留在书面上,小学生对其内容的理解只能通过对语言文字和教材中的图片内容去想象,缺乏直观和立体的认识。家庭作为教育场所,能够提供学校所不能提供的很多学习场景,比如父母带领小学生去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名胜古迹等场所[4],去真实的体验书本中所描述的文字内容,这样不仅能让小学生对教材内容有实际的认识,更能开拓小学生的学习视野,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父母通过在家庭营造良好的学习和阅读氛围[5],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这对小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家庭教育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策略探讨

    家庭教育如何做才能更好的促进小学语文教育,从策略上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转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观念

“学生学习是学校的事,与家庭和家长无关”这种观念虽然越来越不被家长认可,但是由于一些不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知识水平的低下和对家庭教育的认知欠缺等因素,导致很多家长对家庭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力不从心和盲目求全,从而使家长出现严重的焦虑。出现这种现象的家庭不仅不能对小学生的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相反,还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例如,小学生会感到学习和生活压力大,自信心不足,甚至厌学。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学会转变家庭教育观念,要培养孩子自主学习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家长要进行正确引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家长可对学生进行监督和管理,不需要面面俱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小学生不理解的语文知识点,家长可在引导小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做修正和补充即可。

2.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陈鹤琴先生曾提出:“要小孩子喜欢阅读,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必定要先有阅读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并不是家里多摆放书籍,也不是只读教材中的课文,而是要求家长和小学生共同阅读适合小学生的经典读物,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共同探讨书中的内容、互相提问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逐步建立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提高小学生语言文字素养,强化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四、结束语

随着整个社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们对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也逐步趋于理性,家庭教育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扮演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有着重要的延伸和拓展意义,也是重要的教学实践场所。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建立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家长要转变对家庭教育的观念,同时要在家庭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从而真正做到家校融合、共同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萧.家庭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探究[J].情感读本,2021, (9),66.

[2] 杨洪霞.营造家庭阅读环境,突破小学生阅读瓶颈[J].教育,2021, (11),19.

[3] 焦永福.家庭教育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影响[J].家庭教育研究,2022,(3),7-9.

[4] 李小萃.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家庭教育[J].文教资料,2019,(10),76-77.

[5]吴淑艳.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J].统计与管理2013, (2),123-124.

1688959976144607.png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