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体育教学中创新教学的思路时间:2024-01-09 摘要:“体育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持续发展”。而我认为体育的创造力是学生个体在学校特殊的环境下结合敏锐、流畅、变通、独创、精进的特性,通过思维的过程,对于事物产生分歧性观点,赋予体育课独特的新颖的意义,其结果不但使教师也使学生获得满足。体育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体验性的学科教学,因此,要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教学中。特别是高中体育教学更需要创新的教学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它要求在注重基础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更加要导之以“创”。 关键词:高中体育;创新教育;新思路 高中体育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教学任务工作。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也离不开体育这一学科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体育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体育教学,才能推进体育教学整体改革,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水平。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创造思维呢?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动机 以往的高中体育教学一般从“习惯性”或“传统性”教学开始,这样做遵循了体育课学习应该循序渐进的原则,能使学生平稳地由已知向未知、由旧知向新知过渡,显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是这仅仅是教师单方面按教参和高中学生的思路设计的教学开端,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教学积极性。而我认为体育课应该以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为载体或是极富感染力的游戏等入手,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例如《田径课》,我们可以使用教室多媒体,观看国际国内的田径比赛的视频,让学生对田径有直观的了解,而不是老师讲空洞的理论,要彻底告别一言堂和注入式,要把教学民主.教学互动.激励机制引进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能力,追求以学会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目标。 1.1营造良好的氛围。没有良好的环境氛围,实现体育创新教学活动就是纸上谈兵。因为教学双方是活生生的人,所以教学时必须有良好的气氛。 (1)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也是体育教学民主的体现,要给每个学生均等的体育活动机会,针对学生实际,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获得成功的喜悦。 (2)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体育课上,教师必须置身学生中间,不仅要指点路径,共同讨论,甚至可以有意出错,引导学生找错误、究原因、想对策,既让学生有一种亲近感,又有浓厚的体育兴趣。 (3)创设宽松的环境。教师在体育课上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或特长,找到学生的兴趣,合理安排体育课,激发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体育活动学习之中。 1.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要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体验,这样获取的体育知识才是深层次的、永久性的。特别要鼓励那些不积极的、不爱运动的学生参与,肯定他们的成绩,树立自信心。 1.2. 讲究多维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是也有规律可寻。 (1)教学设计要开放。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我们要打破体育课不只是老师讲,而是让学生处于讨论中,使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主动,常常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2)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在体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甚至摈弃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思考问题;激励他们大胆想象、大胆怀疑,放手让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寻找路径,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而使学生在体育课中寻常处发现不寻常的知识和体验。 (3)注重实践,提倡尝试。体育教学中,可以布置特殊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各种能力;要形式多样、别具一格,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体现。 (4)着眼于学法指导。教师在体育课上,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教学习惯,不要认为体育课就是“好耍”的课,比如动作分解等,使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 2 、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创新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特别是体育课更能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他们总希望自己的运动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绩,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绩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富有创新的体育动作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有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在赞扬声中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总而言之,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改变观念,发挥这一体育科学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实践,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体育教学中,要以活动为切入点,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生动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体育课的主人,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 对《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的几点错误》的探讨[J]。郑吕章,体育教学2004年06期 [2]《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的几点错误》并非错误[J],刘卫峰,体育教学2004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