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记忆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时间:2025-05-16 摘要:内容介绍小学语文中年级古诗文教学科学记忆法旨在探讨古诗文教学中科学记忆法的运用和实践效果。分析这些方法对学生古诗文记忆效率、理解深度和学习兴趣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基于科学记忆法的教学策略的设计和实施。结果发现,科学的记忆方法在增强学生对诗词意境和文化的理解的同时,对古诗词的记忆速度和正确率都能有明显的提高。概括古诗文教学中科学记忆方法的优点,提出研究方向。 关键词:科学记忆法;古诗词教学;小学语文中段;记忆效率 一、引言 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机械记忆为主,这就造成了对诗文内涵和意境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很难深入。科学记忆法近年来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其特点是高效有趣。本文将就小学语文中段古诗文教学中科学记忆方法的练习和运用进行探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以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效果。 二、科学记忆法概述 作为根植于深厚心理学原理的高效记忆策略,科学的记忆方法为学习者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记忆之路。着重考查学生的记忆速度,对记忆的深度和持久性也比较重视。在古诗文教学中,能有效帮助学生跨越古今语言鸿沟、体味诗文之美的科学记忆法运用尤为关键。 (一)联想记忆法的核心原理 联想记忆方法是科学记忆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核心是把新信息和现有的认知结构通过构筑联想到桥而联系起来的一种记忆网络。古诗文学习的时候,学生可以把诗中的关键词与日常生活中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或者对已经有的知识进行情感的体验,这样就可以把一个记忆网络建立起来。这种联系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在脑子里检索诗句,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想像,从而使诗歌的意境更加鲜活,更加立体,从而达到一种既能迅速地把诗歌中的句子联系起来,又能在头脑里把诗句中的句子串起来,从而达到既能在脑子里检索到诗句,又能在诗句中寻找到诗歌的意境,从而达到生动的、立体式的目的,使诗歌中的句子变得形象、生动。 (二)故事串联与图像记忆的优势 串联法故事串联,是将需要记忆的多条信息点串联起来,通过建构连贯的故事情节。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诗文的背景、意境或情感创作一个与诗内容联系紧密的、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记住诗句的故事,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乐的目的。而图像记忆法则侧重于利用视觉信息,通过视觉记忆,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将抽象的诗句转化为生动的形象。 三、科学记忆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 (一)联想记忆法的应用 通过构建新信息与已有认知的联系,形成牢固的记忆链条,是联想记忆法作为一种有效的记忆策略的核心。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情景,巧妙地运用这一方法来加深记忆。如四年级上册的《望庐山瀑布》,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瀑布从高处直泻而下的壮观景象,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与此景紧紧联系在一起,可加以扩展,使学生想到瀑布如雷、水气蒸腾的细枝末节,使诗句中的意象更加鲜活、立体。 (二)故事串联法的实践 故事串联法将多个需要记忆的信息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易于记忆的整体,通过构建一个连贯的故事情节来进行串连。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诗词的背景、意境或情感,创作出与诗词内容联系紧密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能将其中的诗句记忆下来。如:《黄鹤楼送孟浩然广陵》统编版本四年级下册,老师可以讲述李白和孟浩然的深厚情谊,也可以讲述他在送孟浩然离开黄鹤楼时的依依不舍。故人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等诗句,通过描写李白目送友人远去的情景,融入故事中,让同学们在感怀友情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将诗句铭记于心。 (三)图像记忆法的探索 形象记忆法将抽象的信息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形象,利用视觉记忆的优势,使学生的记忆效率得到提高。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手绘插图或实物展示等形式,以图象的形式将诗文中的意境展现在教师的面前。如《题西林壁》四年级上册教授统编本时,教师可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一幅庐山山水,引导学生观察其千姿百态,从而领会诗句所描绘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异”的景象。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动手练习,鼓励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自己动手画插图,加深对诗歌意境的认识和记忆。 四、结论 通过小学语文中段古诗文教学中对科学记忆法的实践和研究,发现通过串联记忆法、故事串讲法、图像记忆法等方法,使学生记忆古诗文的效率与认识深度得到明显提高。这些科学记忆法不仅在较短的时期内帮助学生记忆大量的诗句,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爱好。今后,为了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整体效果,教育者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不断探索更多适合小学生的科学记忆法,并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教育工作者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外时间,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古诗词的魅力,加深学生对国学的认识和认同,同时,教育工作者也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妍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3,25(16):197-199. [2] 朱音.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探析[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9):152-154. [3] 刘芳.小学语文古诗词吟诵教学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汉字文化,2022(15):99-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