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人物访谈 >>人物访谈 >> 全国劳模杨德将回母校传承“工匠精神“
    详细内容

    全国劳模杨德将回母校传承“工匠精神“

    “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一个人可以没有学历,但不能没有学习的能力”一句句朴实又铿锵有力的话语,不时引起师生的阵阵掌声...... 12月1日,全国劳动模范杨德将回到母校——山东省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全体师生宣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全校掀起一股学习“三种精神”热潮。


    image.png


    从管道学徒到全国劳模

    此前,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赵裕寿主持召开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商讨了决定邀请该院毕业生、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东省劳动模范、齐鲁最美职工、烟台中集来福士管装车间班长杨德将来校作报告,为学院三种精神的学习规划了“设计图”。学校要求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表彰为契机,在学院大力倡导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开展系列活动,倡导广大师生学习践行“三种精神“,充分发挥榜样力量,引导广大师生向劳模学习、向身边榜样学习。

    在报告中,杨德将回顾了自己从一名普通管道学徒工做起,成长为一名业务骨干的经历。从“我对梦想的选择”、“我对出身和自我价值的理解”、“家人、老师和同学”、“我对自己将来的憧憬”和“对责任的理解”几个方面向师生分享了自己的体会。


    image.png


    杨德将说,他从小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像其他孩子一样,承载了父母的期望,学习成绩一般、天分一般,但是在技能院校找到了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并持续钻研,将有限的生活费节省下来买学习资料,在技能精进的道路上不断钻研。毕业后,被分配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公司,从学徒工做起,吃了不知多少苦,咬牙啃下不知道多少技术难题,一心扑在工作上,放弃了许多和家人的时间……正是这样的付出成就了今天的自己。他希望同学们以“英雄不问出处”的老话来鼓励自己,相信自己的努力,不断钻研,奋斗出自己的未来。

    劳模就是能吃苦能奉献能创新不服输

    宣讲会后,杨德将在党委书记赵裕寿,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德清,党委副书记刘程江等陪同下参观了学院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航空实训基地等。


    image.png


    在图书办公楼召开的座谈会上,杨德将与校领导一同观看了学院南校区宣传片,了解了学院南校区的规划建设情况。

    杨德将回忆了11月24日在北京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经过,谈了自己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理解。他说,这些精神用更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能吃苦、能奉献的精神,是许多年干好一项工作的坚持。现在不少学生缺乏的就是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创新意识。人要有不服输的精神,要通过实实在在的干赢得别人的尊重。同学们对自己要有清晰的定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要有尊师重道的精神,师傅才会乐意将技术传授给你。本分干活是应当应分的,关键的是要有创新,要发挥好团队精神,将工作完成得更出色。杨德将表示他将尽己所能,邀请相关行业的技术能手等来到学院开展宣讲,将学院的品牌做大做强。

    学校聘任全国劳模为“首席工匠导师”

    为更好地弘扬工匠精神,传承工匠之魂,学院聘任杨德将为学院“首席工匠导师”,并为杨德将颁发“杰出校友”荣誉证书。


    image.png

    杨德将的报告带给师生很大震动,师生们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有了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会。学校教师认为,杨德将的事迹激发了教师投身教育改革的热情。身为教师,要弘扬崇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作好学生的领路人、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在工作中,要培育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是不断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也是不断冲击新高度、实现新目标的动力之源、干劲之源。


    image.png

    同学们表示,努力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就会发现自己的价值所在。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成功就在自己的脚下,在每一天的努力中。要把报告精神告知更多的同学,让大家对“三种精神”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要身体力行,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在学习中、工作中培养自己的“三种精神”、责任意识,以杨德将为榜样,成长为技能过硬的工匠。(吕本政 逯珂珂)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