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江四小开展“整合教学资源、品读革命文化、传承劳动精神”教育教学研讨活动芳菲四月,佳期如许,春天是远道而来的浪漫,教研是那最迷人的风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部署,培养造就一支卓越的中小学教师队伍,4月28日,四川省“李焱卓越校长工作室”成员严翠萍暨内江市市中区第二届名师工作室(严翠萍工作室)所在学校——内江市第四小学校开展了以“整合教学资源、品读革命文化、传承劳动精神”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此次活动分为“新时代小学生劳动素养养成过程性评价体系研究”研讨活动和“品读红色经典,感悟英雄情怀”课例探讨两个部分进行。内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钟永菊,内江市市中区教育工委副书记刘颖,内江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人事股 长黄春兰,内江市市中区教师进修校理论教研员陈志安,内江市资中县水南实验小学书记、校长李焱及其团队,内江市桐子坝小学书记、校长刘瑛及其团队,内江市东兴区椑木镇中心校书记、校长刘燕及其团队,内江市威远县连界镇中心校书记、校长黎勇及其团队,内江市隆昌市云顶镇中心校书记、校长范嗣洪及其团队,内江市市中区严翠萍名师工作室成员及相关兄弟学校等50余人次参加了此次教育教学研讨活动。 慧心调美味 巧手做佳肴 上午8:30分,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和充满活力的开场舞,内江市第四小学“中国梦·劳动美”劳动实践周开幕式暨学生厨艺大赛拉开了序幕。内江四小党支部书记、校长郭大勇宣布劳动周开幕。学校党支部副书记严翠萍致辞,她指出劳动培根,教育筑魂。人生漫漫,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希望大家今天可以尽情地享受这次厨艺大赛,从中收获快乐,收获成长,尝到自力更生和丰衣足食的乐趣。
伴着优美的歌声,内江四小的小蜜蜂劳动社团为我们带来了情景剧《劳动最光荣》,传递出无论何职何业,都值得尊重的道理。接着内江四小新韵口风琴艺术团带来的口风琴表演《四季的问候》,悠扬轻缓,恰似微风拂面,又宛若霓裳仙子翩然起舞。 在内江四小6.2班宋晨希同学发出《爱劳动·助成长》倡仪后,紧张而又激烈的美食大赛开始了。各个班级的小厨师们个个精神抖擞,整齐地站在他们的“战场”前,喊着嘹亮的口号为自己加油鼓劲。 伴随着一声“比赛开始”,只见操场摇身一变成了孩子们的“露天厨房”。小厨师们在家长的指导下忙而不乱,有模有样地奏响了锅碗瓢盆交响曲。各类食材经过清洗、切配、烹饪、装盘等环节,一盘盘造型优美、色香味俱全的,有着别具一格菜名的美味佳肴不断出现在大家面前,诱人的香气弥漫整个校园,吸引着大家的味蕾,一道道美味入口就像在舌尖跳舞,令在场的观众和评委赞不绝口。 千涛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在品尝完小厨师们做的美味之后,卓越校长工作室成员在内江四小多功能室进行了“如何开展学生劳动教育过程性评价,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研讨活动。 卓越校长工作室成员刘瑛、范嗣洪等各自结合本校劳动教育暨此次劳动周开幕式,就“如何开展学生劳动教育过程性评价,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和大家进行了交流。
内江市市中区教师进修校陈志安老师就什么是过程性评价,怎样在劳动教育中通过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做了专业性指导。 内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钟永菊老师以“新课标解读之核心素养”为主题分别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地位和意义及核心素养的解读及教学建议进行专题讲座。讲座内容干货满满,对老师们起到了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随后,内江市市中区教育工委副书记刘颖在认真聆听校长和老师们的发言后进行了总结发言,她对四川省卓越校长工作室对内江市市中区教育教学的带动和促进表示诚挚的感谢,希望严翠萍工作室在省卓越校长工作室和专家们的引领下,能创造更多教研机会,带动更多教师成长。 学科终无界 融合促教学 在简短的午休之后,正高级教师(严翠萍)工作室室长严翠萍就《整合资源,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互融共育》做了交流发言。她提出语文教学和劳动教育二者不是独立存在的,二者相互关联、彼此渗透。语文教师要结合新课标挖掘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劳动要求,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中隐性的劳动教育功能,借助其学科教育载体实施劳动教育以达到劳语共育,立德树人的育人效果。
她说:劳动就是生活,生活需要劳动。而体验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经历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语文老师教育教学中,整个语文和劳动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完美结合,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化知识的理解,把文化知识变为劳动能力,又能让学生从劳动中感受快乐,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她还建议大家可以从创设劳动情境,创新教学模式,向学生渗透劳动观念;挖掘劳动要素,贯穿阅读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引入劳动话题,启发学生畅谈劳动收获助力口语交际课;结合习作教学,巧用劳动教育,培养学生习作特色;借助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劳动技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她还从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互融共育的意义和策略与大家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和大家携手并进,一起践行“劳语相融,知行合一”的教育梦。 “教”以潜心 “研”以致远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讲座结束后,大家观摩了内江四小罗娅老师和内江十小西区李欣桐老师执教的《黄继光》和《青山处处埋忠骨》课例。
第一堂课是罗娅老师带来的《黄继光》。从讲堂教学伊始到课堂结束,老师始终饱含着对英雄的崇拜之情。罗娅老师通过生动的教学语言,栩栩如生的范读,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身临其境,目击了那一幕幕动人的情景,对黄继光这位英雄的敬重之情油然而生。罗老师恰当地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强烈的视听效果缩短了时空的距离,通过对比“爬”的动作,使学生更为真实地感觉到黄继光两次站起来的不易。 第二堂课是李欣桐老师的《青山处处埋忠骨》,李老师以读为本,抓住细节,读品结合,读中悟文,读中悟情。她结合单元要素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思考,引导他们抓住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关键词句,通过读、思、议、写的方式感受毛主席作为常人父亲和国家主席两种身份的内心活动,感悟毛主席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旷达心胸和无私的襟怀。这两堂课让学生明白了是无数老一辈革命先烈付出生命和鲜血,舍小家顾大家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只有教与研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课后研讨中各校老师对这两堂课进行了精准的点评。市教科所语文教研员钟永菊在认真听了两堂课后提出教学革命题材课文的两条建议:要走进文本,去读去感悟;为拉进学生与革命经历的距离,要适度结合视频材料,不要让资料冲淡了文本内容。
一次教研,一次成长。研讨活动在卓越校长工作室领衔人李焱的小结中拉下帷幕,李焱校长感慨:通过今天的活动,省卓越校长工作室和市中区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一定能够落实!唯有用心,才能如此深刻。 最后内江四小书记、校长郭大勇再次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欢迎和感谢,并表示内江四小将继续积蓄力量,不负众望,砥砺前行。不舍中,我们为敬业的讲师,为重视的领导,为远道来的兄弟校代表,为好学的伙伴而感到敬佩。(陈璐尧 张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