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县第二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时间:2023-05-29 5月25日下午3点范县第二小学在北会议室举行了主题为“大单元教学背景下数与运算的教学研究”的教研活动,参加活动的有于秋存副校长和全体数学教师。 本次教研活动由胡香菊主任主持,活动分为两项:1.李雯老师执教研究课《找规律》。2.各年级教师代表议课。 各年级教师代表进行六维度评课。 学习目标的设计与达成: 这节课目标清晰,定位准确。李雯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是一年级小朋友在已知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继续学习,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找出规律. 整堂课李老师对教学目标的落实非常到位,各个教学环节紧凑,适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活泼设计.李老师在整节课组织教学中,教态自然,语言亲切动听用概括的语言加以总结。通过学生亲身感受每个案例的规律的形成,较好较快地接受新知识。 教学资源的运用与挖掘:二年级数学杨文娟认为课外学习能有效地使课内所学知识与社会生产实践、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起来,帮助同学们加深对课内所学知识的理解,扩大文化科学知识的眼界,拓宽思路,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与习惯,增长工作才干。这也就是常说的:“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但课外阅读要有教师的正确指导,才能避免滥读,费力不讨好。另外,还要教会学生一些数学方法。如,比较法、线段图法、分析法、归类法等等。指导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除了上课的潜移默化外,还有如,讲授式、交流式、辅导式等等。 实现路径的规划与实施:三年级数学张辉认为李老师的这节课,开课游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新知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然后归纳找规律的方法和过程。整节课条理清晰、目标明确、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很值得我学习。 多元交流的互动与对话:一年级董亮亮老师评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开始老师以男女生分组记忆数字游戏导入新课,孩子们学习热情高涨,接下来,李老师呈现了几组有规律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意会积累感性经验,从而初步感知规律,特别是在带着学生说一列图形或数字的规律时李老师强调以几个图形为一组重复出现了几次,我觉得非常好,为后面高年级做找规律题时,第100个数字是什么,第150个数字是什么?做了很好的铺垫! 关键问题的设计与解决:五年级邢淑华老师认为本节课在基础上将表达规律和运用规律放在突出位置,无论在教学形式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做好衔接,让同学们在游戏中感悟规律的优势,深化对规律的认识和应用,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师点拨的智慧与启迪:四年级王永红老师评课:激发兴趣,游戏导入。李老师通过男女生“靠记忆力”游戏,让学生在观察、记忆中发现规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很好的为新课教学做好了铺垫。 2、注重方法,促进发展。李老师在本节课中,通过主题图,先从整体感受这些物品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再带着学生重点分析了彩旗的规律,又放手给学生找小花、灯笼 男女生的规律。整个学习规律的过程中,一直引导学生找规律的方法“读一找一圈”,在这一过程中,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是学生真正找到了找规律的方法。 3.练习题的设计有层次分明,趣味性强,通过涂一涂 猜一猜 画一画巩固知识,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 最后,胡香菊主任总结: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范县第二小学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