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恩成长路上有你时间:2023-06-15 我于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里,在家里排行老三,哥哥,姐姐,还有一个弟弟,我们四个贯穿了整个80年代,典型的80后,从我们陆陆续续出生,这个普通的家庭便开启了它的“荣光之旅”,一幕幕人间烟火在这里拉开了序幕。 老家的院子是爷爷分给爸爸的,房子是爸爸盖的,我在这里住到结婚的时候。在90年代的时候,我们家已经盖了两层楼,当时村里的楼房还很少,小伙伴们都喜欢来我家沿着楼梯玩耍,这份快乐,要归功于爸爸的勤劳。家里的第一台电冰箱,也是在90年代买的,爸爸总是尽力给我们提供最好的。当时好多小伙伴过来看,那时候我内心的开心和骄傲,也是爸爸给的。我和姐姐住在老家一侧的楼上,这个小屋,承载了我们姐妹俩的欢乐时光,还有年少的梦想。很多个夜晚,我们在楼上埋头苦战,爸爸在楼下喊我们睡觉,只要楼上的灯亮着,他就不会睡。在老家街道的路口,无数个夜晚,我和姐姐在学校上晚自习或者去在外面洗澡,爸爸总是会提前在这里等,提前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或是很久,总之每次我们一到路口的转弯处,总是会迎到他期盼的目光,原来,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一直有他的陪伴。后来弟弟结婚时,爸爸又给他准备了新房,那个宅子是爸爸很早就买下的,他们说两个儿子应该有两座房子,所以提前就买下了这个将近一亩地的宅子,又盖好了新房。我常常想到《触龙说赵太后》里那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为孩子,他总是考虑更多些。现在我们很少回去了,老屋依然静静地在那里等着,它见证了爸爸年轻时的勤劳以及坚韧,也陪伴我们长大,所有关于家的记忆,都在这里。 除了物质上的满足,爸爸也给了我们很好的精神食粮,特别是他的乐观,守护了我的童年。小时候我要什么,爸爸总是笑呵呵的说好,就连那次我提出要买电子琴,这种在农村是很少见又很奢侈的东西,他都千方百计给我买,从来没有说过家里有困难,所以那些年,尽管家里并不是很富裕,我们几个从来没有为此有过心理负担,能够无忧无虑的长大,以至于在今后很长的时间,想到童年的快乐,内心都是满满的幸福。在努力承担自己家庭重担的同时,爸爸还总是竭尽所能去帮助更加困难的人,就像小时候,有人来家里借钱,爸爸总是会帮忙,当时我很不解,冥冥我们家也不是很富裕,为什么还要借给别人钱?爸爸当时说的那句话,我至今铭记在心,他说,别人既然来到我们家借钱,就说明我们比他们过的好一点,就要尽力去拉他们一把。他就是这样,用最沉默的话语,给我们最响亮的回答。 爸爸小时候也爱读书,而且记忆能力很好,为了帮助家里,他十七八岁就出去工作了,帮他的爸爸挑起了家里的重担。他小时候没有读书的机会,所以更加义无反顾支持我们读书;生活在农村,他也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反而给了我和姐姐更多的偏爱。在那些兵荒马乱的年代,爸爸从来没有悲观或者害怕过,他爱我们,也更加努力地去为生活奋斗,面对困难,从不畏惧或是退缩,他相信并敢于奋斗,这一点,在成长的日子里深深地影响了我们。他很少给我们讲什么大道理,正所谓身教胜于言传,他就是用无声的行动,教会了我们生活的真谛。所以在漫长的求学的道路上,即使内心感到困惑,无助,甚至迷茫,却从来没有放弃。天道酬勤,2001年,哥哥考上了大学,2005年,哥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同年,姐姐也考上了大学,2006年,我上了大学,2010年,我也在自己的努力下,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同年,姐姐顺利考取了南开大学的硕博连读,并于三年后成功申请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公派留学,2016年完成学业后,入职做了一名大学教师,爸爸多年的辛苦付出在这几年里得到了最好的回报,现在我们都已成家立业,在拥有了幸福生活的同时,又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出一份力,这是爸爸一生最大的骄傲。而他现在还种着老家的六亩田地,爸爸说,只要他好好的,就要自食其力,不能成为别人的负担。 爸爸一生勤劳,坚强,乐观,善良,这些优秀的品质,早已在无声的岁月里,蔓延深入到了我们的骨髓里。感谢爸爸,教会我们勤奋,坚强,乐观,善良,还有再难的时候,也要记得为更好的生活去努力奋斗;感谢爸爸,让我们笃信奋斗的力量,给我们追梦的勇气,并且在这个喧闹的人世间中,始终保留对生活的初心,让我们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