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练有方 遇震不慌 —— 达川区实验幼儿园地震应急演练活动演练可重来,生命无彩排!每一次应急演练,都是对生命的重视。为提高全园师幼的应急避震能力,增强防震减灾意识,确保在地震预报发布或地震发生后,能快速、有序、高效地撤离,实验幼儿园在“第十六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邀请居鑫正吴彬教官来园对全园师幼进行防震知识培训及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防灾减灾 科学谋划 为确保演练活动的有效进行,演练前我园制定了详细的防震演练方案,召开了防震应急疏散演练工作部署会议,特邀请居鑫正吴彬教官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专业的防震知识培训。 防灾减灾 安全教育 活动前,各班根据班级实际开展了防震减灾安全知识主题教育活动,老师图文并茂地给宝贝们讲解了地震的危害和避险的小知识。 防灾减灾 临“震”不乱 “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随着吴警官发出的警报声响,防震演练正式开始!教师立即停止教育教学活动,“地震来了,不要慌”,在老师的引导与帮助下,孩子们迅速抱头、躲在桌下,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保护头部。 主震结束震感减弱,听到"紧急疏散"信号后,各班幼儿在老师的指挥下按照指定的路线,双手抱头不推挤,不喧哗,秩序井然地向操场集结地疏散。 防灾减灾 提档总结 演练培训结束后,党支部副书记邱洪梅对本次演练活动进行总结,她首先肯定了孩子们在演练过程中“听从老师指挥,撤退有秩序,全程不慌张”。并提醒孩子们虽然只是一次演练活动,但如果真的地震来了也要像今天这样临危不乱,学会积极自救。其次强调我们人人都要敬畏生命,要知道安全知识、自救常识的常态化教育和演练的重要性,要将所学的安全知识渗透到平日的一日教育教学活动中去,要时刻牢记“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应急演练始于心,防患未“燃”始于行!让我们共同关注防灾减灾,树立风险意识,掌握逃生技巧,构筑起一道抵御灾害的坚实防线! 关于地震 你知道多少 1、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2、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3、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地震一共分为12个级别。(李晓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