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育并举促发展 多元成才向未来时间:2024-09-28 “五育”的教育理念是我国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五育并举”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学校要想树立特色,高质发展,就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旨归,不断创新“五育并举”育人路径,才能真正缔造一个自由、文明、和谐、幸福的学习乐园。 在全面推进“五肓并举"素质教育的时代,华蓥市第二中学针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秉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以“立德、启智、健体、向美、培劳”为核心目标,打好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组合拳,不断创新思路、丰富载体、关注过程,真正把关于学生发展的目标要求落实到办学治校的方方面面,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无愧于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向往与期盼。 立德于心,正确价值引导 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华蓥市第二中学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从完善管理机制、落实养成教育、强化班级管理、开展多彩活动等方面着力,创设“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完善管理机制。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学校德育工作特色的系列规定动作。制定了《班级量化管理细则》《班主任评价方案》《学生一日常规》等有关德育管理制度,进一步促进了德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构建了“德育副校长--政教处--班主任--学生; 教学副校长--教研组长--教师--学生;党支部书记--团委--团支部--学生;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 的“四线四级”德育管理网络机制,形成了分线管理、分级落实、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格局,真正做到了人员分工不分家,既团结协作又能独立地开展工作。 落实养成教有。学校把培养良好习惯作为德育的一个突破口,多举措规范学生的言行,多层面创设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团结和谐、抑恶扬善的良好氛围,真正做到为学生的成长奠基。政教处对学生仪表仪态、物品摆放、课间纪律、课堂氛围等方面加大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把检查结果纳入班级量化考评之中,激励学生由“他律”发展为“自律”;借助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课、开学典礼等,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各种规章制度和良好行为习惯规范,引导学生文明向善;开展每周“好习惯小模范”评比,树立先进典型,以点带面,促进全校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强化班级管理。班主任教师认真上好每周的班会课,班会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并随时做好班会记录,及时上交政教处审阅;建立健全学生会、团支部、各班班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用,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分享科学育儿心得、交流孩子在校表现,真正做到家校合力共促孩子成长。 开展多彩活动。学校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开展青少年法治主题教育活动、“敬老月”活动、诗歌朗诵比赛、校园艺术节、校园足球比赛、校园篮球比赛、田径运动会、硬笔书法大赛、手工小制作、科幻画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风采、张扬个性的舞台,使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与进步的快乐。 启智增慧,健全心智人格 智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学生成长需要智育,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和智力素养,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华蓥市第二中学发扬“追求卓越、志在一流”的校风,传承“把1%的可能培养成100%的希望”的教风,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自信、乐学、会学”的学风,学会珍惜每一天,让生命的灵性得到呵护,让生命的潜能充分引爆,不断迎接挑战、超越自我,从优秀走向卓越。中考成绩名列华蓥市前茅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历年中考中,华蓥市第二中学每年都有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是四川省华蓥中学的主要生源基地。 课堂是有深度的。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智育培养的核心,学校充分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践行“无限地解放学生,无限地相信学生,无限地利用学生,无限地发展学生”的课堂理念,遵循“全面铺开、循序渐进、重点推进、独具特色”的课改原则,按照“模仿学习-深刻领悟-特色创新”三步走的课改宏伟蓝图,逐步形成具有二中特色的“三段六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中,“三段”是指将一节课分成自学、内化、反馈三个阶段,“六环”指落实“确立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总结归纳--课堂检测”六个教学环节,课堂由现成变成生成、由播放变成播种、由讲堂变成学堂,真正实现了把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 评价是有温度的。智育不能排斥分数,也不应止于分数,因而学校的评价是有温度的分级评价,即将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艺术素养水平、劳动素养水平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指标(其中品德发展水平25%,学业发展水平35%,身心发展水平15%,艺术素质水平15%,劳动技能水平10%)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走向健康、快乐、自信、成功。 活动是有成长规律的。初中阶段是孩子们生命成长的关键时期,学校针对学生特点,强调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同质结对、异质帮扶的原则,创设了“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形成会倾听、会记录、会互评、会展示、会思考、会质疑、会合作、会探究八种技能。 健体毅志,激发青春活力 五育并举,体育为基;立德树人,健康第一。华蓥市第二中学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工作方针,以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为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在培育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育特长的同时,让学生在运动中收获喜悦,在汗水中锻炼意志。 健康第一,奠基学生幸福人生。学校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计划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放到全局去思考、去部署、去安排,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帮助学生掌握“一项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进而达到“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 活动多样,激发学生青春活力。学校开展全校性的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广播体操、拔河等体育运动,争取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安排,期期有比赛”,激发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学校将体育运动与比赛相结合,通过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来选拔优秀选手,如跳绳比赛、拔河比赛、田径运动会、篮球绕杆、足球绕杆、班级篮球对抗赛等,形成了班与班之间、年级之间、学生之间竞相参赛的浓厚氛围,让学生在享受竞技带来的酣畅淋滴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体育不一样的美。 阳光体育,彰显学生青春本色。学校改进教学方法,提出了“让跑步成为操场的风景,让口号成为学生成长的信号”的理念,通过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互练、以赛代练法等模式,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重视课余体育训练队的培养,按年级组建训练梯队,形成以中长跑为主,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多项合一的训练体系,利用早、晚、节假日、寒暑假进行长期训练,形成了本校传统体育项目的特色。组建田径、篮球、足球队等社团,让学生掌握了一技之长,有了一项终生喜欢的运动,快乐运动终生相伴。 向美而行,创意艺术表达 能载道的文化才有生命力。华蓥市第二中学以构建“大美育”格局为目标,融美于育,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局部美”到“整体美”,引领学生去感受美、创造美、欣赏美,达到师生工作、生活、学习、素质更完美。 人文传承美。 40年的成长历程,让华蓥市第二中学这所学校有着自己独特的沉淀。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本和谐教育”为中心,秉承“读书、明理、正德、启智”的办学理念,追求“立德树人、尊重成长”的教育宗旨,五育融合,打造高效课堂,坚持以美育人和以文化人,重视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学校充分利用每一种形式、 每一个空间,赋予“教师如莲”深刻的内涵--德能双馨的大气、 激情蓬勃的朝气、廉洁自律的正气、爱满校园的和气,赋予“学生如花”具体内涵--勤奋宽容的品质、文明优雅的举止、活泼大方的胆识、才学兼备的能力。 学科融合美。学校根据学生初中阶段的特点,把美育工作渗透到各科的教学工作中去,以“学科整合,与美同行”定位课堂教学。语文,字字珠玑,享受经典之美;数学,层层递进,感叹数字之美;地理,用心丈量,寻觅大地之美;道德与法治,立德树人,体悟理性之美;历史,追本溯源,探究真实之美;音乐,洋洋盈耳,沉醉旋律之美…… 教研创新美。学校每天下午安排一个教研组进行活动,即周一下午音体美微组活动,周二下午政史、生地、理化教研组活动,周三下午语文教研组活动,周四下午数学教研组活动,周五下午英语教研组活动,通过“主题大教研、集体小备课”教研模式去凝心聚力、提升品位,感受智慧碰撞美,引领教师抱团成长。 活动缔造美。教育讲究潜移默化,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形式。学校通过多个展示平台,给学生提供表现美的舞台。从每周升旗仪式到每月的成长主题,从传统节日的宣传到爱国情怀的熏陶,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道德体验活动洗礼心灵,培养浩然正气;通过回归传统,浸润文化,润泽虹霓之才;通过参与丰富的文体和社会实践活动,体悟生命塑造弘毅之风,让学生实现知识积累、能力提升、道德成长、生命发展。 培劳育德,创新实践体验 劳动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人生态度。劳动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素质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以实践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技术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为目的的教育行为。 以劳树德,成就美好人生。学校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把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并将其纳入到学校德育教学计划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使学生获得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发展的劳动的内在动机,懂得怎样以实际劳动来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做出贡献,形成良好的珍惜劳动成果,感受劳动快乐的习惯。 以教促劳,描绘幸福起点。学校充分使用教材,将教学和生活中的劳动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使劳动教育深入开展,每周一节劳动与技术知识课,以期把劳动与技术知识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定期举办劳动与技术宣传活动,主要包括在校园内张贴宣传画与科普知识信息,在学校宣传栏制作劳动与技术教育专题板报等;利用班会课、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等途径,广泛宣传各种劳动知识,并举办与劳动相关的征文比赛、劳动与技术教育知识竞赛;组织学生进行“读一本劳动与技术书籍、看一场劳动与技术专题片、听一场劳动与技术教育专题报告、写一篇劳动与技术的文章”的活动,提高广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注重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相协作的劳动教育合力,共同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 以劳育德,创新生活实践。学校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展“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用劳动绽放不一样的光彩”“劳动使我快乐,美食传递爱意”“今天我当家”等主题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和家长的辛苦,也让他们体会到了劳动技能的提升和劳动的快乐。 “五育并举”, 是实现“促进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教育目标的必由之路。“五育并举”,是行动指南,更是躬亲实践。华蓥市第二中学将进一步深化“五育并举”教育策略,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夯实,致力打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把最好的教育送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与进步的快乐!学校的育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领航学校”“四川省最美校园”等荣誉称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