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名师名校 >>名师名校 >> 浅谈家园共育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中的意义
    详细内容

    浅谈家园共育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中的意义

    时间:2024-12-05     作者:丁杰【转载】   来自:教育文摘网   阅读

    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身受益,行为习惯的培养应从幼儿阶段建立,让幼儿在长期实践、练习和巩固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和园方教育都是幼儿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往往是园方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为战。特别是当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理念与园方出现冲突的时候,非常影响幼儿的心智发展。所以,构建高效的家园共育体系是幼儿园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因此,在本文探究中,结合家园共育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展开探讨,希望通过有效的教学经验的分享,能够为家园共育活动模式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建议与指导。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家园沟通;行为习惯

    前言家庭是幼儿生活的最初场所,幼儿在这一场所中接触到的行为规范,对幼儿今后行为规范的树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一些行为习惯养成,不仅需要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引导,还需要来自家长方面的配合,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达到对幼儿教育引导的目标。

    一、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

    目前,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不少家长在对幼儿进行的教育引导过程中,存在着重视对幼儿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幼儿品德个性行为习惯方面的关注,而这一教育观念和教育引导方式显然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因此,在幼儿长大成人以后,会发现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通过家园引导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针对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的一些教育观念来进行纠正和适当性的引导,在家园共育达成合理的引导过程中,才能共同的促进幼儿的成长发展。

    比如,在针对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让家长改变现有的一些错误的教育观念,学校可以组织通过宣传科学育儿知识的方式来让家长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科学育儿的原则,在提高家长对于育儿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改变了家长对于幼儿教育观念上的认识。比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通过育儿经验的分享,让家长在相互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对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来发挥家长方面的力量来进行交流,在家长与家长之间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家长对于幼儿经验的总结与反思,也让家长在学习他人优秀的育儿经验的学习过程中,有效的达到的对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的要求。

    二、展开多元化的家园合作形式

    多元化的家园共育活动的开展,使得在家长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来自家庭教育方面的力量。一般来说,大多数家园共育形式的开展,大多以家长会、谈话、讲座等方式进行。不过,对于学校的教育引导来说,可以在结合幼儿具体在园情况和相应的行为习惯培养的要求中,适当性的进行家园合作形式的创新,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的一日生活的过程中,在亲自感悟和亲身体验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家长对于良好行为习惯引导的关注。

    比如,在幼儿家园合作的过程中,亲子活动时常是在家园共育过程中的一种形式,在幼儿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亲子活动的方式,让家长在融入幼儿在校生活的过程中,了解到幼儿园在关于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并认清自己如何在与幼儿园进行配合的过程中,更好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家长与教师共同交流相关的经验,建议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中,构建起沟通的桥梁,在双向沟通的引导过程中,增加幼儿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的效果。

    三、家园共育,创造美好环境

    在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幼儿总是不自觉的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幼儿在模仿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参与其中,环境对幼儿的塑造作用不可忽视。因此,在对幼儿的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参与其中,在为幼儿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熏陶的过程中,才能让幼儿在逐步的学习与环境的影响下,更好的达到对行为培养的目标。在对影响幼儿的环境进行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到如何进行日常环境创设人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对于家长来说,也要在家庭环境创设过程中,关注于对幼儿行为的培养作用。

    比如,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在日常教学引导的过程中,在教学、游戏等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都可以逐渐渗透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相应要求。在幼儿起床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养成独立整理被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鼓励幼儿进行大胆合作和相互帮助。而对于家庭的教育引导来说,在为幼儿进行好的环境的创设过程中,父母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幼儿做好表率作用,尤其是在言行举止方面,能够给幼儿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以相互配合和相互引导的学习融入,达到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相应要求。

    四、结束语

    在幼儿阶段,对幼儿进行的教学引导来说,在充分利用家园共育的引导过程中,更加注重于发挥家庭方面的教育作用。在以后的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更要关注于通过推进家园合作来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样幼儿的整体素质才会有一个显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嫚. 试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家园合作教育分析[J]. 中外交流,2019,26(20):298.

    [2] 王成武.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5):920. DOI:10.12253/j.issn.2096-3661.2021.5.911.

    [3] 詹生梅. 浅析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J]. 学周刊,2020(28):179-18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8.089.

    [4] 詹婉婷. 家园合作共同培育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1(59):152-154.

    [5]王静. 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7(1):127-128.[6]张九玲. 浅谈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J]. 大观周刊, 2013(11):393-393.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