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教育纵横 >>教育要闻 >> 坚守事业初心 返璞教育本真——感悟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暨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决定
    详细内容

    坚守事业初心 返璞教育本真——感悟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暨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决定

    】 根据达州市委宣传部、达州市社科联发出的征文通知,作者以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从“净、敬、精、静”四个方面泼墨,切中肯綮,值得一品。

    摘要:通过四川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中共达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决定,作者从教育需要净土、教师需要敬业、教学需要精心和教研需要静心四个方面进行深刻阐释,让教育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关键词:教育净土 教师敬业 教学精心 教研静心

    生逢伟大的时代,推进伟大的事业。

    党的“二十”、四川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中共达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相继召开,分别为中国、四川和达州擘画了宏伟蓝图。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决定》。中共达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通过了《关于以工业振兴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达州新篇章的决定》。

    “二十”大报告和省市会议都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工程,必须“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在此指导下,祖国大地春潮涌动,全国人民精神焕发,各地谋新篇,开新局,涌新潮,起新势,体现出了时不我待的英雄气魄和务实作风。

    在此,作为一名基层的全国优秀教师,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浅论教育,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献出愚智,献出真心,尽表忠贞。

    一、教育需要净土

    中国是教育大国,必须发展成为教育强国。此乃时代召唤,民族呼唤,教育呐喊。

    当下的中国,当下的世界,风起云涌,潮流滚滚,各国各行各业都很“卷”,这就是现状,这就是写真。尤其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发展理念被部分人念歪念邪后,一心向“钱”,政绩观出现偏差,严重污染了教育环境,严重污染了育人土壤。一些人追星,向往艺人生活,导偏了方向,纸醉金迷。各种社会事务不断涌向学校,涌进校园,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和老师疲于应对;部分领导和部门无担当,不作为,持续把压力传导给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老师,好像教育具有无所不能之承载力,而教育部门、学校和老师又无法解决。像关注公众号、问卷调查、帮助银行办理信用卡等等纷繁杂乱之事引起的对教育干扰之势,有增无减,导致教育减负、学校减负、教师减负成为笑尔。让专业人士成为教育的杂工,嗟呼。

    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是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大敌,必须采取有效举措予以彻底根治,大力营造尊师重教、尊师重道的积极氛围。

    但愿从今开始,各级党委政府做好表率,带头为教育保驾护航,去莠存良,清除杂草,还教育一片清净,让学校这个阵地发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最大功效。定国安邦,在此一举。

    二、教师需要敬业

    教育是一种职业,更是一份事业。教育是一种讲良心的工作,更是一份育红心的工程。

    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教师。人民教师,要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四有“好老师为榜样,弘扬教育家精神,坚持”四个相统一”,(即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知返统一),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 ”,(即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和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恪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升素养,争做“三德之星”,体现情怀,把工作完成,把工作做好,把工作做优,把工作做精。让“请党放心,教育有我”的口号响彻校园,把“请党放心,教育有我”的口号落在实处。

    教育是一种修行,是一种远行。教师要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树立榜样和传递价值观。唯斯,教育大幸;唯此,民族大兴!

    三、教学需要精心

    教育是一份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特殊事业。如果把教育看成是一项工程,那么教育的原材料是“人”,加工过程还是“人”,最终的产品还是“人”。从这个纯工程的角度看,自始至终都是“人”,似乎没有变化。然而,这个变化又是非常明显的,而且是巨大的。为什么?

    一是人的身体在成长,身高体重都在增长并臻于成熟。二是心智水平不断发展,为今后适应社会不断赋能。三是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社会年龄协同趋近,体现出完美人格。四是学生的视野不断拓宽,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为人民服务的条件。

    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有大单元意识,大视野的眼光,大教育的情怀。身为教师,要铭记初心,保持清醒,静处深思,静心积淀,精修业务,精育人才。工作中要两耳兼听窗外事,一心执教圣贤书,把国际国内时局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以生动的案例育人,以活泼的形式育人,增强教学效果。

    教育具有相当强的专业性,教师面对的若干不同的群体和个体,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精雕细琢,让优生“吃得饱”,让中间部分学生学得懂,让学困生跟得上。尤其是对待学困生,要像“牵着蜗牛去散步”那样躬耕励行,让不同花期的花儿在合适的季节绽放。这样,学生这个群体就全面发展了,全民的综合素养就提高了。

    在信息化时代,学校和老师要树立大教育观,全面育人。第一,要牢牢把握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寄教于活,寓教于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第二,要五育融合,多措并举,纲举目张,体现事事育人,时时育人,人人育人的良好氛围。第三,要与政府、社会、社区和家庭结合,聚拢合力,积极营造“五位一体”育人环境。

    四、教研需要静心

    教育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苏轼有诗曰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看庐山,横看它成岭,侧看它成峰。岭有岭的风情,峰有峰的风采,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教育亦然。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段,上同一个课题,亦是百花齐放。这说明一个道理,百花齐放是正常,百家争鸣乃正态。

    教研部门、学校和老师,要有定力,要静心问道溯本求源,穷究事理格物致知,不回避社会热点,把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结合,突出有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研而有用,研而有效,争建学术型圣地,争做学术型教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老师欲上好一门课,必须精准分析学情,必须反复琢磨课程标准、教材体系、单元主题和文本内容。学校和教师要把教育研究开展起来,切实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唯是唯实,把看似“高大上”的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才有生命力,才有创造力。

    AI人工智能异军突起,教师既要努力适应这个社会变革,更要先知先觉引领教育未来发展之势。充分利用AI技术,就能缩小数字鸿沟,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AI是实用工具,对教育教学具有辅助作用,能增强教育的实效和时效。老师们要深研AI技术,把AI同教学结合,让彼此共生,相得益彰。

    教师,要把学习当作常态和长态,是生活需要,是人生需要,放弃急功近利、一曝十寒的思维,以学为乐,以学为进,念兹在兹,久久为功,自然腹有诗书气自华。

    工作之余,教师也要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把音体美结合起来,加强艺术熏染,储存工作灵感,增强工作源动力,增加师生亲和力,努力成为广受欢迎的德艺双馨的人民教育家。

    总之,教育事业是党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是中华民族的事业,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千家万户的事业。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学是教育的主业,是教育的基业;教研是教师提升素养的有效形式,是伴随教学的常态。作为基层教师,但愿我的切中肯綮之言,能抛砖引玉,促进我省、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时不我待,责无旁贷。同志们,让我们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筑牢教育的根基,撑起教育的蓝天,让教育与科技、人才一道,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我们对达州和四川与全国同步实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2.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关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决定》。

    3.中共达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关于以工业振兴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达州新篇章的决定》。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简介:雷友胜,男,汉族,中共党员,高级教师,达州市优秀支教老师,达州市骨干教师,达州市奉献之星,达州英才,达州市专家库成员,达州市道德与法治名教师李妍娇工作室成员。曾任渠县土溪镇第二小学副校长、达州市教育系统综合帮扶工作队长、喜德县中学第一校长,现任渠县临巴镇第一小学副校长。因业绩突出,先后被表彰为全国优秀教师、喜德县优秀综合帮扶队员,喜德县优秀教师,喜德县中学最美支教老师,渠县优秀党员、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他的优秀事迹,先后被CGTN,中国教育报,教育导报,川观新闻,达州日报,达州先锋号等媒体广泛报道。(来源:渠县临巴镇第一小学 雷友胜)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