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画传情 非遗润心--安阳市南关小学糖画社团活动时间:2025-03-22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月20日下午,安阳市南关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糖画社团活动,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 糖画,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手工艺,起源于明代,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将绘画与民间工艺巧妙融合。艺人以勺为笔、糖液作墨,在石板上勾勒出花鸟鱼虫、神话人物等精美图案,凝固成甜蜜的艺术结晶,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在岁月流转中代代相传。 活动伊始,南关小学的社团老师走上讲台,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向同学们详细介绍糖画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同学们目不转睛,被糖画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吸引。 在实践环节,糖画艺人亲临现场,展示了精湛的制作技艺。只见他手持小勺,舀起金黄透亮的糖稀,手腕灵活翻转,糖液如丝线般流淌在光洁的石板上,眨眼间,一条活灵活现的小蛇便跃然眼前,引得同学们阵阵惊叹。 随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拿起勺子,在艺人的指导下开始尝试创作。起初,大家手忙脚乱,糖液不是太厚就是太薄,但在不断尝试中,逐渐掌握了技巧,创作出了一个个虽显稚嫩却充满童趣的作品。“我做了一匹马,它是我的属相,感觉自己像个小艺术家!”同学们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成果。 此次活动不仅让南关学子体验到了亲手制作糖画的乐趣,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正如南关小学董晨毅校长所说:“通过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我们希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传承的种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未来,南关小学还将继续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