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学实践促成长 最美课堂在路上——宣汉中学高2024级赴普光气田开展地理研学实践活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近日,达州市宣汉中学高2024级地理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宣汉县普光气田地理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感受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收获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走进国家能源基地 触摸工业脉搏 普光气田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大规模海相整装高含硫气田,是国家“十一五”重大工程——“川气东送”的主气源。活动当天,师生在气田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普光气田科技展览馆和普光工业园区,了解到废水循环处理、硫化氢无害化处理等技术。在参观过程中,技术人员详细讲解了天然气勘探、开采、净化及输送的全流程以及高含硫气田的开采和净化技术的一些关键突破,重点介绍了气田在资源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同学们也结合课本中“自然资源与工业区位”相关内容,现场记录数据、绘制流程图,将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 讲堂内外互动 点燃科学思维 活动中,普光气田讲解人员和科技人员以“从盆地到万家——天然气的‘绿色旅程’”为题为同学们进行讲解,并通过案例分析阐明了能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向关系。在互动环节,学生们围绕“双碳目标下传统能源企业的转型路径”“页岩气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等问题踊跃提问,科技人员一一解答并点赞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同学们纷纷感慨:“过去觉得天然气开采离生活很远,今天才知道每一方气都凝结着科技力量和环保智慧。” 践行地理实践力 厚植家国情怀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对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结合气田见闻分析宣汉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对策。带队老师表示:“普光气田,不仅是地理教学上生动鲜活的实例,更是引领同学们深刻领悟国家能源战略深远意义的窗口。它激励着学校学子,将个人的梦想与家乡的繁荣发展紧紧相连,促使大家思索如何将个人兴趣融入家乡的发展大潮,这正是实践育人理念所绽放出的价值体现。” 学校始终秉持“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依托本地资源开设“行走课堂”,通过普光气田、巴山地质公园等实践基地,助力学生拓宽视野、涵养乡土情怀。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为培养新时代综合型人才搭建多元平台。(撰 稿 人:廖雪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