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教育纵横 >>教育要闻 >> 达州华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清明节温馨提示
    详细内容

    达州华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清明节温馨提示

      清明时节、万物丛生,花开好景、春满全城。在清明来临之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4〕12号)并结合我校实际,现将清明节放假安排及安全提示告知如下,请全体师生、家长共同配合,确保假期平安有序。放假时间: 2025. 4.4-4.6共计3天。文明祭扫,注意防火及出行安全;关注天气变化,提前规划行程;节假日期间值班安排以单位通知为准。

    清明.jpg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最早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唐代时融合了寒食节禁火冷食、祭奠先人的习俗,以及上巳节踏青祈福的传统,逐渐演变为兼具哀思与生机的特殊节日。

    历史典故: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忠臣介子推而设立寒食节,后因两节时间相近,民间逐渐将扫墓祭祖习俗并入清明。

    节气意义:清明时节气温回暖,正是春耕播种的好时机,古人通过观察天象指导农事,形成了"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耕智慧。

    节日的意义与传承

           清明节,兼具自然节气与人文节日的双重内涵,是中华民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重要传统节日。其起源可追溯至周代的寒食节与上巳节,后逐渐融合为以祭祖扫墓、踏青郊游为核心的清明习俗。

           清明节承载着“慎终追远”的伦理观念,通过祭奠祖先传递孝道亲情,凝聚家族情感;同时顺应自然时序,倡导“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踏青、插柳等习俗则体现对生命活力的礼赞,寓意辞旧迎新、万物共生。

           现代社会中,清明文化以多元形式延续:绿色祭扫、网络追思等新风尚呼应环保理念;家庭祭祖仪式与学校主题教育结合,引导青少年感悟生命意义与家国情怀。清明节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纽带,更成为培育感恩意识、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时代变迁中焕发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安全篇 (一)

    文明祭扫

           倡导践行“文明祭祀 ”,建议以植树、献鲜花、网上祭奠等低碳环保安全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倡导线上祭扫,将祭拜逝者的传统习俗以更加环保、安全、文明的方式表达,营造文明祭祀的社会氛围。

    文明祭祀.jpg

    防溺水安全

    1. 清明时节,气温逐渐回升,部分孩子可能会有亲近水域的想法。请您务必加强对孩子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让孩子牢记 “六不准”:

    • 不私自下水游泳;

    •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 不擅自下水施救。

    2. 子女外出时,家长要做到 “四知道”,即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特别要教育孩子相互监督提醒,对私自下水和到危险水域玩耍行为要及时制止。

    水深危险.png


    出行安全

    1. 教育孩子出行时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不闯红灯、不追逐打闹。在道路上行走要专心,注意周围车辆和行人动态,切勿边走边玩手机或做其他分散注意力的事。

    2. 若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务必叮嘱孩子在站台有序候车,上车后坐稳扶好,不随意在车厢内走动、奔跑,避免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把头、手等身体部位伸出窗外。乘坐私家车时,要系好安全带。

    3. 如果孩子骑自行车外出,要提醒其佩戴好安全头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逆行、不闯红灯、不与机动车争道抢行。

    安全篇(二)

    居家安全

    1. 向孩子讲明火灾隐患,教育孩子不玩火,告诉孩子不乱动、乱拆电线、插座和电器设备,避免电伤害。

    2. 告诫孩子不要在阳台、窗户等危险的地方玩耍,谨防高空坠落。

    3. 帮助孩子了解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并告诫孩子发现火灾不得逞能上前灭火,要及时报告大人或直接报警。

    4. 勿让孩子独自在家,并教育孩子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注意防骗、防盗、防抢。

    5. 对于消毒剂、农药等危险品,要妥善保管,防止孩子误用、误食。

    漏气禁止开电器.jpg

    饮食安全

    1. 踏青祭扫时,提醒孩子不采摘、不捡拾野生菌、野菜、野果食用,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2. 教育孩子不喝生水,不买无证小摊的食品,不吃过期或变质食品,不买街头巷尾的 “三无” 食品。

    3. 引导孩子规律进餐,避免暴饮暴食。注重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生冷食物,防止食物中毒。

    网络安全

    1. 假期中孩子上网时间可能增多,家长要引导孩子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避免沉迷网络游戏。

    2. 网络诈骗手法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请家长和孩子牢记“三不一多”原则,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3. 提醒孩子保护好个人隐私,不随意在网上透露自己的姓名、学校、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重要信息,更不要和网友私下见面。

    4. 教导孩子文明上网,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发表不当言论,不传播谣言,不参与网络暴力。(来源:达州华南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杨元洪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