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精神永传承 践行使命谱华章--安阳市南关小学五六年级红旗渠研学之旅时间:2025-04-09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些奇迹,穿越时空,震撼着人们的心灵。红旗渠,便是这样一个不朽的传奇。怀着对这一伟大工程的敬仰与好奇,2025年4月8日,安阳市南关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们踏上了红旗渠研学之旅。这次研学,同学们亲身领略了它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了先辈们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 蓄势待发,活力满满晨曦温柔地洒向校园,为一切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学生们身着整洁的校服,排列整齐,有序登上大巴车。一路上,欢声笑语如灵动的音符,在车厢内跳跃。在老师的悉心组织下,同学们提前学习红旗渠的修建历史,一个个历史故事,如同拼图的碎片,为即将到来的实地体验搭建起知识的框架。 走修渠路,体悟精神抵达红旗渠景区后,学生们的第一站,便是红旗渠的核心明珠——青年洞。
青年洞宛如一条巨龙,蜿蜒盘踞在太行山腰的峭壁之上,它总长616米,因300名热血青年组成的开凿队伍而得名。学生们沿着红旗渠畔缓缓前行,清澈的渠水如欢快的精灵,奔腾跳跃,似在诉说那段气壮山河的奋斗历史。 先辈们在恶劣环境下开凿隧洞的英勇事迹,震撼着同学们的心灵。同学们站在山碑前,仿佛与先辈们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对话,传递着传承红旗渠精神的坚定信念。同学们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纷纷表示,要以先辈为灯塔,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海洋中,乘风破浪,不畏艰难险阻。 亲身体验,感悟艰辛 为了让学生们沉浸式体验红旗渠精神,研学活动精心设计了劳动实践环节。在体验区,同学们分组体验推独轮车、挑扁担、抡锤打钎、砸夯等修渠劳动项目。 瞧,推独轮车的同学,双手紧紧握住车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他们小心翼翼地调整着步伐,努力保持车身平衡,试图让独轮车稳稳前行,可车身却时不时左摇右晃,引得周围同学阵阵惊呼。 砸夯的小组也不甘示弱,几位同学合力抬起沉重的石夯,齐声喊着口号,每一次用力下砸,都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号子,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与先辈们一同奋斗。挑扁担过程中困难像拦路虎般层出不穷,但在相互扶持与鼓励的氛围中,学生们成功跨越重重障碍,深刻体会到当年修渠的千辛万苦。 走进展馆,追溯历史下午,学生们步入红旗渠纪念馆。这座展馆,犹如一座时光宝盒,静静收藏和展示着红旗渠的光辉历史。踏入馆内,一幅幅生动的历史图片,像时光的窗口;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似沉默的见证者;多媒体展示的修渠场景,如穿梭时空的隧道,共同将学生们带回到那个战天斗地的激情岁月。 在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下,学生们深入了解到林县人民为摆脱缺水困境,凭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耗时十年,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硬生生开凿出“人工天河”的惊世壮举。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聆听,不少人被先辈们的坚韧和奉献精神深深打动,敬佩的光芒在眼中闪烁。 五六年级的红旗渠研学之旅,是安阳市南关小学践行“立德树人、实践育人”教育理念的有力举措。通过实地参观和实践体验,学生们将红旗渠精神融入血液,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未来,南关小学将持续继续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