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教育纵横 >>教育要闻 >> 宣汉县南坝中学将最高的礼遇献给四位荣休老师
    详细内容

    宣汉县南坝中学将最高的礼遇献给四位荣休老师

           “退休不褪色,余热亦生辉。”5月25日晚,宣汉县南坝中学教职工大会召开,以红色为主基调的背景板上几个大字格外醒目,李和平、向均、石顺章、曾玲玲四位一线教师肩披授带坐在了第一排正中,成了大会的主角儿。

      4.jpg

           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四位老师列队上台。李和平老师稀疏的头发,好似在述说他39年教育生涯的艰辛付出;向均老师挺了挺胸膛,但依然无法掩饰他那略显佝偻的后背;石顺章老师往日的一头白发魔幻般变得漆黑,绽放出了许久未曾有过的“青春”;女教师曾玲玲的脸上洋溢着微笑,看上去好似卸下了一身的重负……

           据悉,这是宣汉县南坝中学建校以来首次举办如此隆重的荣休仪式,郑重地将这份最高的礼遇献给为学校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

    3.jpg

           教室里,留下了你们伏案备课的身影;操场上,留下了你们用脚丈量的印迹;黑板上,留下了你们永远擦不去的谆谆教诲。“岁月染白了青丝,时光刻下了皱纹”“春风化雨数十载,育得桃李满庭芳”“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两位年轻主持人将内心的敬仰和尊重,化为一声声由衷的赞美。有人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四位老师的教育人生,恰似一本厚重的《光阴的故事》:扉页上写满青春热忱,章节里蕴藏着晨曦晚霞的守候,字句间流淌着化茧成蝶的感动。年轻教师任文凭,深情演绎《光阴的故事》,甜美的歌声直击心灵。

    2.jpg

           在悠扬婉转的乐声中,四位教师分别从学校领导手中接过荣休奖杯、证书与纪念礼品。学生代表手捧鲜花奔上讲台,用深深鞠躬与拥抱诉说感恩,分散在四面八方的学子通过视频送上祝福。这一刻,四位老师的眼里分明闪烁着激动的、幸福的泪花,亦令无数与会教师动容。

    1.jpg

           “教育不是重复过去的自己,而是点燃未来的火种。”宣汉县南坝中学党委书记郑自涛表示,这一方讲台承载了四位老师上万节课的耕耘,记录了他们数十年来与学校风雨同舟的光辉历程;他们在黑板与课桌间写就了无数动人的教育诗篇,以忠诚与才智创造了南坝中学辉煌的昨天,更用无悔的坚守诠释了“师者匠心”的真谛;平凡之处见伟大、细微之中显精神,愿四位教师的教育理念、育人智慧如同薪火,在南坝中学代代相传。

           在讲台上,石顺章举起泛黄的备课本,笑称“这是最浪漫的化学方程式”;向均轻抚奖牌感慨:“黑板上的抛物线画了38年,今天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未命名.jpg

           站在讲台上,年轻教师李倩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十年前的课堂:那时,她总因解不开几何题而涨红脸,恩师在黑板上画出辅助线,并笑着说:"换个角度看,就清楚了嘛!"“教育是渡人的船,要载着学生看两岸风景”,师徒共事的四年间,让徒弟真正读懂了这句话的内含:批改作业时连草稿纸都要仔细检查的习惯,对待后进生永远是眼角带笑的温柔,教师节收到毕业学生来信时眼角闪烁的泪光,都是对“师者仁心”的深刻诠释。“没想到十年后,这道人生的辅助线竟让我能以教师身份与恩师并肩而立,这大概就是教育最动人的传承。”李倩有感而发,并面向恩师向均深深鞠躬。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李和平的学生代表向阳说,请允许我代表所有被您温暖过的生命,送上三重深深的感谢: 一谢师恩如山,青葱岁月里为我们遮风挡雨; 再敬师道长存,而立之年仍指引我们仰望星空; 三愿师心永驻,盼您常回来修剪这些正在发芽的"小树苗"。

    未命名.jpg

           “您不仅教会了我字词篇章,更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曾玲玲的学生代表艾景文回忆,恩师曾自费资助其求学的往事。“师恩如山,润物无声;并肩同行,亦师亦友;岁月长歌,晚霞生辉。”石顺章的学生代表向亮说,恩师用化学为同学们推开知识的大门,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责任、热爱与坚持”的种子。

           同时,还有不少在外地的学生通过视频,向向均等致谢:“恩师是我们人生坐标系里永远的原点。”

    未命名.jpg

           欢送会上,宣汉县南坝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于开德为荣休老师致热情洋溢的欢送词,对他们的辛勤耕耘和巨大贡献给予中肯评价。

    1.jpg

    李和平:教育事业的忠诚守望者

    640.jpg

    个人简历:

           1986年7月参工,先后在宣汉县昆池职业中学、南坝中学任教。39年来,他始终坚守教学一线,精心培育每一位学生,凭借高度的责任心和卓越的教育智慧培养出了众多杰出人才。

           在他的悉心教导下,任教班级高考屡创佳绩:高2020届7班陈虹任、程泓钦分别考入清华、北大,个人多次荣获“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分管年级多次重大突破:高2020、2023届共有四人考入清华、北大,团队两次荣获“特别突出贡献奖” 。

    颁奖词:

           三尺讲台镌刻半生丹心,三十九载耕耘桃李满园。

           从青丝到华发,您以数学为舟,以师爱为桨,在教育的星河中摆渡无数学子奔赴理想远方。您是一线讲台上的名师,严谨治学,春风化雨;您是管理岗位上的先锋,肩扛重任,步履铿锵——从中层干部到副校管理,从学科领航到治校有方,您用共产党员的赤诚与担当,为宣汉县南坝中学书写了“高考神话”的华章。清北英才辈出,是您运筹帷幄的智慧见证;师德馨香满园,是您躬身垂范的精神回响。今日光荣退休,但您培植的栋梁已亭亭如盖,您铸就的师魂将赓续传承!

    向 均:数学海洋的“定海神针”


    -3.jpg

    个人简历:

           1987年9月参工,先后任教于宣汉县前河中学、昆池职业中学,1995年9月扎根宣汉县南坝中学。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是他的人生信条。38年来,他始终以校为家,将个人发展与学校命运紧密相连。在历年高考中,任教数学学科班平超省平60分左右,不少学生考入清华、北大、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一流名校。

           他感恩学校提供的成长平台,珍视与领导、同事结下的深厚情谊。他将人生最珍贵的时光镌刻在这片教育热土上,与学校共同成长,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育人之歌。

    颁奖词:

           三尺讲台写春秋,三十八载育桃李。

           您以数学为舟,载万千学子遨游理性海洋;以黑板作卷,书几何人生,浇灌满园芬芳。从青春年少到华发渐生,您用因材施教的智慧点亮巴山学子的星辰大海,用以校为家的坚守铸就南坝中学的教育丰碑。您是高擎明灯的领航者,带出的清华、北大等名校英才犹如繁星闪耀;您是春风化雨的筑梦人,无数本鲜红证书、星级勋章见证育人初心。您在讲台上挥洒的是函数方程,生活中传递的是人生哲理。您低调谦和却藏不住名师风范,您温和儒雅亦掩不了赤子情怀。“校兴我荣”是您镌刻在时光里的誓言,“德才兼备”是师生赠予您最美的勋章。今日荣光满载,愿您携半生书香,赏晚霞漫天,如抛物线般舒展从容,在函数之中续写温情!

    石顺章:点亮万千星辰的山乡烛火


    -2.jpg

    个人简历:

           1985年四川文理学院毕业后,他毅然投身山区教育事业,在乡村学校讲台上一站就是40年。他甘守清贫,默默耕耘,用知识照亮山区孩子的未来,曾荣获教育部“乡村学校从教30年”荣誉证书,成为乡村教育坚守者的典范.

           他多次获评市、县“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08年获评达州市骨干教师。40年来,他向高校输送了数千名优秀学子。其中,杨堰宇(北京大学)、陈思良、康平(清华大学)、石茂翔、冉婉灵、邓自成(浙江大学)等100余人,考入C9联盟高校。

    颁奖词:

           四十载春秋,您以粉笔为犁,深耕南坝教育沃土;半世纪坚守,您用试管作舟,渡万千学子赴星河。

           从风华正茂到两鬓微霜,您扎根南坝;从市级名师到杏坛匠人,您惠泽巴蜀。您独创的教学经验如催化剂一般激活全省课堂,数十篇论文像碳纤维一样织就知识经纬。

           您让艰深的化学化作春风,将班主任的担当凝成灯塔,培育出清华双杰、北大英才、浙大群芳,百余C9学子是您最璀璨的勋章。 深夜灯火中伏案的身影,三尺讲台上不倦的叮咛,终凝成巴山深处的教育丰碑。今日荣退,愿您携半生荣光,看青山依旧;带桃李芬芳,赏晚霞漫天。感谢您用四十年时光,为教育写下最动人的化学方程式——以生命催化希望,让平凡绽放辉煌!

    曾玲玲:乡村教育长河的摆渡人


    -1.jpg

    个人简历:

           1997年,宣汉师范毕业后,她怀揣对教育事业的热忱,踏上基础教育之路。 2006年,她从小学转至中学任教,开启中学教育新征程。2007-2009年,主动前往偏远的渡口学校支教,荣获“优秀支教教师”称号。2009年至今,她扎根南坝中学,所带班级成绩优异,中考升学率稳步提升。

           她潜心教改教研,撰写教学论文数十篇。其中,《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获中国教育学术研究委员会一等奖并刊于《东西南北·教育观察》;《朵朵浪花,扮靓阅读教学》获全国“新教育,新探索”二等奖,发表于《中国教育研究论坛》,以理论反哺实践。

    颁奖词:

           扎根杏坛育桃李,情系山乡守初心。

           从宣汉师范的青春誓言,到土黄中学的讲台坚守;从渡口学校的教育扶贫,到南坝中学的创新课堂……您用脚步丈量教育的广度,用匠心雕琢育人的深度。数十篇论文的墨香,是您躬身耕耘的注脚;教学成果的累累勋章,是岁月对匠心的礼赞。2007年,您主动奔赴偏远的渡口学校,创新“一对一帮扶”模式,让胡雪钦、肖丹丹等贫困生眼里重新有了光;您自费捐资助学的善举,诠释了“教育者”与“点灯人”的双重担当。那本“优秀支教教师”荣誉证书,是泥土里长出的勋章。三尺讲台,半生坚守;一支粉笔,写尽芳华。今日,您将船舵交给后浪,但摆渡者的身影早已镌刻成教育长河永恒的航标。愿您荣休后的时光,如您板书般清朗,如您微笑般温暖!(来源:宣汉县南坝中学 李兵 向海平)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