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仰铸师魂,薪火照后人 :一位关工委老兵的初心答卷 山风梳柳影,闽浪漱松根。南平城的煦阳与微雨,一年年染白了我的鬓角,却永远褪不去胸口那抹党旗的红。只要想起“关工委”三个字,在我心里仍会掀起波澜——令我想起当年在党旗下握拳宣誓的情景。 一、一句“党叫干啥就干啥”,我接过了关工委的接力棒 2008年8月,我还没退休,市教育局领导找我谈话,要我出任市教育局关工委主任。我问:“关工委主要做什么?”市教育局局领导说:“两条:完成市关工委和教育厅关工委交办的任务。” 那年,我的腰椎间盘突出正犯得厉害,走路都佝偻。我陈述了困难,领导轻声一句“你是老党员,老教师!”便把沉默留给了我…… 那天我回到家里,翻出1985年在福建教育学院入党宣誓时的照片——国歌奏响,我泪眼模糊。誓言在耳边回响:“听党的话,跟党走,党叫干啥就干啥。”翌日清晨,我给领导回了电话:“我干!” 二、两位“引路人”,让我看见关工委的温度 第一次踏进南平市关工委小院,郑明洋主任见到我迎上来握着我的手:“欢迎!欢迎!”我自嘲的说:“郑主任,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腰椎间盘突出,工作不突出。”郑主任说:“你腰椎不好还能来,说明你工作一定突出!”我的自嘲被笑意融化。 不久,赴福州开会。报到厅里,省教育厅关工委主任郭荣辉远远招手:“祝炎夫,听说你来了!”他那双温暖的手,把我心里最后一丝怯意捏得粉碎。 三、“心理健康”与“感恩教育”,关工委把两粒种子埋进孩子心里 当时,市关工委主要抓心理健康,教育厅关工委主要抓感恩教育。我越看越觉得:一个让孩子“立得住”,一个教孩子“走得远”,缺一不可。 原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范阳善,自费读完心理学本科,又编教材、上讲台、写专著,只为把“心理健康”四个字讲得透彻;郭荣辉主任走遍福建海岛、山村,把从爱心企业家募得的善款1亿多元,建起7000余所“爱心图书室”、300多间“心天地”多媒体教室,让穷乡僻壤的孩子第一次闻到油墨书香。有人问他:“你家里妻子重病、女儿抑郁,何苦还做这没补贴的差事?”郭荣辉答得淡然:“我是孤儿,靠政府助学金长大。人要知道感恩。” 2011年,教育部关工委“双先”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他的发言让全场静默,发言席后排的顾秀莲、袁贵仁等领导一次次为他竖起大拇指。 四、父亲走了,会议如期举行——我把忠诚写在细节里 2012年9月,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协作会定在武夷山市召开。 那年,我的老父亲病重住院。白天,我在办公室筹备协作会相关工作: 从《会议指南》的编制到参加会议人员的落实;从会议用品的购买到参会人员的食宿安排;从邀请领导参加会议的协调到会议发言材料的撰写等,我都精心准备。到了晚上,我就打起精神到医院陪伴我的老父亲。 在会议召开的前一天,我与市教育局关工委的秘书长与副秘书长驱车到武夷山。到了第二天将要开会的宾馆,我们逐一对宾馆的房间、食堂以及会议厅的音响等事项进行逐一检查…… 吃晚饭的时候,我妹妹打来电话,她哽咽地说:“爸爸快不行了,医院已发出病危通知书……”我连忙驱车赶回南平,在回南平的路上,老父亲慈祥的面容一直在我脑海闪现:我父亲解放前以教师的身份参加地下党工作,离休前是南平市商业局局长,离休后与他的同仁们创办了南平市第二律师事务所(即南平双剑律师事务所的前身)。想起老父亲一辈子勤勤恳恳、廉洁奉公、对党无比忠诚、对我们子女严格教育的一幕幕,我流下了眼泪…… 后因抢救无效,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那次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协作会我虽然不在场,但由于我前期工作准备充分、考虑周全,全省约80人的会议顺利召开,协作会圆满结束后,各兄弟地(市)关工委老同志都纷纷称赞。为此,省教育厅关工委还专门给我市教育局和我写了感谢和慰问信。 五、与时间赛跑,只为再陪孩子们一程 我2008年8月参加关工委工作。2009年11月退休时,我在教学岗位上耕耘了38年。退休后,我在关工委岗位又干了15年。 在关工委工作期间,我也常常以父亲为榜样,勤勤恳恳为党工作,无怨无悔。为了做好关工委工作,我注重学习政治理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工委工作任务多,我就与时间赛跑:学会用电脑编写《闽北教育系统关工委简报》、转发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和市关工委的文件及时上传下达、填写全市教育系统统计报表按时上报、用手机建微信群便于及时沟通联系。眼睛花了,我就把字号调到最大;颈椎僵了,就边按揉边敲键盘。 春秋两季,我奔走在南平市关工委家长大学的课堂;省、市举办演讲比赛,我认真组织,为确保演讲的质量和师生的安全,每一个环节我都认真检查落实;配合主渠道,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参加教育部组织开展的“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教育征文比赛,我总是一丝不苟。 关工委把“心理健康”、“感恩教育”八个字种进孩子们的心田,我也乐在其中。有人问我做关工委工作图什么?我拍拍胸口:“图这儿踏实。” 六、郭老走了,我把野菊花撒向九峰山 省教育厅关工委郭荣辉主任已于2024年5月离世,他坚守关工委岗位30年,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当我得知这一噩耗,独自登上南平九峰山,想起郭荣辉主任生前对关工委工作競競业业以及对我关心备至的一幕幕,我泪流满面,把一束野菊花放在风口,看它轻轻飞向远方。我知道,风儿会替我告诉他:你曾经走过的那条关爱路上,又多了许多年轻的脚印。 七、把关工委的接力棒,交到更年富力强人的掌心 去年8月,我把关工委主任的接力棒,郑重交到一位年富力强的后来者手中。看到他对关工委工作很快驾轻就熟,我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我忽然明白:信仰,其实就是一把把火——前一代人点燃,后一代人举过头顶;照亮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迢迢长路。而我,一个关工委的老兵,终于可以微笑着,把身与心都交给岁月。 山风依旧,闽浪依旧。只要孩子们眼里有光,胸中有火,我便无愧此生。 福建省南平开放大学(原电大)退休教师 祝炎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