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铭记抗战精神 担当育人使命 ——东兴区外小义教校共体成功举办抗战故事讲演比赛时间:2025-11-17 为持续深化党章、党规党纪学习教育,夯实全区教体系统党建工作基础,并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内江市东兴区外国语小学校于2025年11月14日上午,成功举办了义教校共体抗战故事讲演比赛。本次初赛由7名教师代表组成,他们以深情的讲演,共同回顾烽火岁月,缅怀革命先烈。 活动伊始,学校党总支书记吴德斌同志为讲演会致辞。他首先对所有参赛教师、评委及观摩党员表示欢迎,并指出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举办抗战故事讲演比赛具有特殊意义。并鼓励全体教师以抗战精神为引领,将红色基因融入教育教学,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椑南小学刘露禄老师讲述了《铁血柔情——左将军的“决心书”》。她生动刻画了左权将军“决心书上表忠心,烽火家书寄柔情”的立体形象,既有“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的铁血誓言,也有对妻女连写四个“念”字的深沉牵挂,展现了共产党人融家国情怀于一身的光辉典范。 椑木中心校高倩老师以《铁血玫瑰映山河》为题,再现了民族英雄赵一曼的铮铮铁骨与慈母柔情。从雪地设伏智勇歼敌,到身陷囹圄坚贞不屈,直至刑前留下“妈妈用实行教你爱国”的泣血绝笔,赵一曼同志用31年的短暂生命,诠释了何为巾帼英雄,何为以身许国。
东兴区外国语小学校黄容老师带来的《川军魂》,聚焦于一面承载家国大义的“死字旗”。“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父亲王者成的嘱托与王建堂等350万川军将士的出川抗日,共同铸就了“川军不负国”的悲壮史诗与不朽军魂。
胜利街道中心学校张晓莉老师在《一座桥,两只手,和一支队伍的明天》中,深情描绘了红军队伍在夹金山下胜利会师的动人场景。紧握的双手,凝聚了坚定的信念与团结的力量,象征着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追求光明与胜利的步伐,为新时代的“长征”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坐标。 椑木镇小河口学校汤玲老师同样围绕《一面“死”旗,万千赤诚》,再次深刻解读了王建堂怀抱“死字旗”、转战南北、七处负伤的英勇事迹,使“伤时拭血,死后裹身”的赤诚报国之心,深深烙印在每位听众心中。 阳光学校康惠老师讲述了《永不凋零的微笑》。成本华烈士在就义前那从容轻蔑的微笑,穿越八十余载时空,依然震撼人心。这微笑是对侵略者的无声蔑视,更是中华儿女坚不可摧的民族气节与信仰尊严的永恒象征。 椑木镇中山学校杨佳星老师则以《蔗香甜城藏刚骨 三杰忠魂照杏坛》为题,别具匠心地通过范长江的手稿、张大千的画笔、周氏的家书,讲述了内江本土儿女“以笔为枪、以画纾难、以信许国”的刚骨故事,将红色基因、抗战精神与教师的教育使命紧密相连。 经过评委们公正、认真的评审,最终椑木镇中心校的高倩老师凭借其出色的讲演脱颖而出。她将代表外国语小学校义教校共体,参加区教体局组织的下一轮比赛。
东兴区外国语小学校全体党员观摩了本次比赛,共同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新篇章!(刘彬 曾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