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主题教育 身边的榜样—福州市第十中学最美班主任·刘佳
教育文摘网1月19日福建讯(陈强)福州市晋安区第二届“最美班主任”刘佳,福州第十中学。从教13年来,她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做到爱业、乐业、勤业、精业。所带的2021级八年一班获得“福州市先进班集体”称号。

新课程标准指出,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之具备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基层德育工作者,刘佳老师始终坚持新课标理念,脚踏实地,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重视学生的发展过程;多元化评价学生,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欲望;通过生生传承的方式打开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责任担当,为学生成长提供助力。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但人最终是要走入社会,成为社会公民。如何成为合格乃至优秀的公民,良好的品格是基本保障。初中生因年龄尚小、家庭教育不同、社会经验不足等因素影响,学生的品德水平存在差异。然而,初中生可塑性强,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利用这些特点,在初中阶段对学生的良好品格进行进一步的培养。如每天的值日,通过明确标准、亲身示范、集体上阵、展示成果等一系列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双手打造的窗明几净、桌椅整齐、工具有序的美好体验,意识到每一件小事成功的背后都藏着辛勤的付出,执着的坚持。这些美好的体验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初中生常常因为一些成年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发生争执,可借由这类事件的发生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教育,教会学生学会换位思考,遇事冷静,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优良品格的养成为学生健康生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使学生受益终身,适应社会发展的的必备品格。

作为基层教育者,她深刻意识到学生的发展水平在不同阶段存在差异性。保护好学生因成长“花期”不同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关键。这需要班主任牵头用发展的眼光,多元化的看待评价学生,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在班级管理中,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以此为契机,及时肯定鼓励,激发学生的潜能。
如:她常利用班会,郑重其事地对某次值日中留在最后坚持把课桌排放整齐,默默带走垃圾的同学进行称赞,赞美他对待值日认真负责的态度,赞美他不求表现,默默无闻的做事风格。诸如此类的“表扬”贯穿于整个班级管理中,使得越来越多的好习惯“被看见”“被肯定”,让尽可能多的孩子在多元化评价中受到激励,促使学生自我发展。在班级管理中,她特别注重强调每个学生的重要性,即使在可能不擅长的学习领域,全班最后一名都肩负着与其他班级同等层次学生竞争的使命,每一次的努力拼搏都在为班集体做贡献,都值得被肯定和赞扬,充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力。

学长学姐的经验交流会可以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助力。已毕业的学生回校看望老师之前,她会向回校的学生发出邀约,邀请他们给初中的学弟学妹“传经送宝”,初中学生对学长学姐有天然的亲切感和信任力。通过经验交流会,初中学生了解到中考的重要性,了解到高中生活与初中生活的不同之处,看到美丽的大学校园,认识到勤奋努力的重要性。在交流会上,学姐精心制作的美食小点心,学长认真准备的演讲PPT无不打开学生的眼界,激励初中生奋发图强,同时也激发学长学姐们的责任担当。让全体学生在生生传承中得到成长。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