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刊头条
红色文化
母亲的爱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母亲的情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今天是诗人母亲十七周年,诗人将天上的月亮、星星和麦苗上依稀泛着的白霜凝练成深情的诗句,遥寄情思——
岁月无形,我们留不住什么,到头来还是白纸一张;岁月有形,一张张沧桑的面孔就是我们走过的见证。诗人在岁月中跋涉,以秀丽淡雅的心境和阳光明媚的心情,书写着自己温暖而静好的岁月故事。
人生苦短,那如何做才能让自己每天都过得充实呢?在自己的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多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不虚度年华。或许,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诗人就是这样努力漂漂亮亮地过好自己的一生——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诗人从李和庄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汲取丰富的创作养分,创作诗作,讴歌乡村建设的新成就。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悠悠岁月绵延不绝,一代又一代人远去了,而月亮依然年轻。月亮是人们心中的一首诗。经历了几十年的喜怒哀乐,面对日渐疲惫苍老的人生,诗人会对不老的月亮寄托何样的情感呢?
山河同悲,举国哀悼。敬爱的江泽民同志逝世的噩耗传来,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中华大地笼罩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全国各族人民以各种方式悼念这位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诗人满怀敬意和深情,赋《临江仙》,以朴素而诚挚的方式寄托绵远的思念,缅怀江泽民同志的光辉业绩,颂扬江泽民同志的伟大情操和崇高品质。
故乡是人的出生地,每个人都有故乡,都会想念故乡,有的人想起自己的故乡甚至会留下眼泪。而身在异乡的诗人想念故乡时,他会情不自禁地喊故乡……
2021年9月19日下午,由南阳市镇平作家协会主办,新阶层联合会、金陵外国语学校承办的“2021•我在月光下等你”中秋诗会在金陵礼堂隆重举办。来自镇平县作家协会及社会各界的的文学及诗歌爱好者欢聚一堂,共享文化盛宴。知名作家有感抒怀,作词《江城子》记之。
寒冬斗士——梅,为历代文人画士所喜爱。千百年来,从《诗经》到现代散文,许多颂梅的佳作流传下来。梅花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象征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现在,让我们品读佳作《七绝•咏梅》,从中领略诗人赋予梅以怎样的文化与内涵。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既需要每一个人悉心呵护、身体力行,更需要党员干部立起标杆、示范引领。在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廉政文化作品,发挥了其教育人、感化人、陶冶人、鼓舞人的作用,进一步使党风廉政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生动的廉洁文化教育。
秋去冬来,北方的候鸟纷纷南去。冬天的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片肃杀景象。然而,有一种鸟却无比顽强地对抗着严寒,从容不迫而又坚韧顽强地生活着。它就是———麻雀!
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防控工作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有这样一群忙碌的身影,他们坚守着岗位,守护着家园,保护着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使命担当。他们是坚守在农村疫情防控一线,党支部书记带领下的一批基层党员——他们用忠诚挚爱谱曲,绘就动人旋律。致敬最美的逆行者!让我们唱一曲基层党员的赞歌——
时光缱绻,岁月生香,季节转换,流年浮华,每一季都有美好的温柔以待,所有眉间的故事,不是辜负就是欣喜。初冬的那一夜,回望似水流年,风生生哭了整整一宿,还是挽不住深秋的手……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说到冬雪,可能都会很自然地想到那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沁园春•雪》。毛主席笔下的雪,大气磅礴,壮美洒脱!而诗人笔下的一片雪花却有着另外一份清新婉约,儿女情长……
学英语报社成立于1983年,是国内创刊较早的英语类报纸,2023年将迎来成立40周年华诞。在喜迎创刊4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学英语报20多年的忠实读者、作者和特约一线教研员,我怎能不心潮澎湃,感慨万分呢?!万语千言凝聚成拙句一首以示礼赞。
《学英语》报是国内创刊最早的英语辅导类报纸之一。作为报社的特约一线教研员,自2000年开始为报社撰稿起,至今已20多个春秋。时值2023年报社成立40周年华诞来临之际,回首过往,感慨良多,现赋词一首,以示无尽之铭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