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人物访谈 >>人物访谈 >> 倾情守望,静待绽放——记开封市祥符区八里湾四中优秀教师张艳芳
    详细内容

    倾情守望,静待绽放——记开封市祥符区八里湾四中优秀教师张艳芳

    时间:2020-10-13     作者:教育文摘周报网【原创】

    一所乡村中学的校园里,一棵高大坚挺的槐树蓊郁苍翠,历经21年风雨沧桑,寒来暑往,依然从容地站立,默默地守望,绽放出最美的姿态。她,多像那棵树,站在乡村教育的原野上,心怀梦想,倾情守望,静待绽放。她,就是开封市祥符区八里湾四中优秀教师张艳芳。


    图片1.png

    ▲张艳芳老师

     

    一、心怀梦想,执著探索,快乐成长    2000年,张老师师范毕业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坚守农村教育事业,已悄然走过21个春夏秋冬。毕业之初,她就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自己的教育理想:让自己在学生的陪伴中享受教育,专业提升,成就自我;让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愉快学习,健康成长,走向成功。初登讲台,她满怀美好的憧憬,心存虔诚敬畏之心,可更多的是遭遇到不少困惑和迷茫。为了顺利实现由大学生到数学教师的转型,她认真地思索,默默地努力:制定成长规划,研读教育名著,学习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向老教师取经,创新教学模式,毕业第一年就在全县教师基本功大比舞中荣获一等奖,就这样,短短几年,她已成功地过渡到了一名娴熟的数学教师行列,在校公开课评比中脱颖而出,“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后在全镇、全区作观摩课,教研员评价道:“课如其人,沉稳大气,质朴清新,不花哨,不做作,却有深度,感召力特别强!”辛勤的付出让她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享受到了教育的乐趣,更加坚定了她由教师向“学者型”“专家型”角色转变的信念!     从教以来,她对数学教学开始了深度思考和积极探索:每节课都是在课标的基础上,站在农村孩子基础普遍较弱,理解能力较低等角度备好每节课,反复推敲数学概念怎样剖析才能让孩子理解,积极探索怎样引导启发孩子积极思考,提高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她用她充满着热爱的激情演绎着每一节数学课,不断成长的她已从教坛新秀成长为公认的本土教学名师。她上课轻松自如,让人如沐春风,考试成绩自工作以来几乎年年全镇第一,她带过的学生学习习惯、思维方式都得到改善。 

    二、身负重任,奋然前行 无怨无悔     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毕业至今,她一直担任班主任,作为班主任,她在班级管理中贯彻用言行影响心灵的教育理念,探索唤醒心灵的教育,注重用爱心和耐心感染学生,因材施教,主动热情地帮助学生,促使学生形成团结、勤奋、道德的优秀品质。教书与育人并举,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学生养成精益求精、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健全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刚毕业的那些年她把家安在学校,每天5点20准时班门口守着孩子们早读,学生们称她“早读门神”,她的办公桌就在教室的角落,一边学习同事们上课的模式,一边了解孩子的每一科课堂状态,兼顾各科成绩,配合各科老师协调管理班级,她所带的班级年年被评为镇级优秀班集体,她也几乎每年都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尤其在今年的疫情期间,张老师带毕业班,从放寒假那天起,她像往常一样对班里的孩子通过微信群远程教育,督促学习,安全提醒,没有停止过一天。特别是疫情肆虐阻挡了开学的脚步时,张老师除了做好班主任的各项工作,给孩子们直播,批改作业等等本职工作外,更是如上班一般朝五晚九的时刻督促呵护着每一个孩子,哪怕周末,哪怕她突发急病住院的日子……每天收作业,检查作业,一直坚持到寒假结束,期间不断给孩子们普及有关新冠的知识,利用喜马拉雅平台为孩子们读一些有关疫情的文章,平复孩子们的不安的心,并利用每日一封信做好孩子们的思想工作。早上一睁眼5点多督促孩子们早读,分小组检查孩子们每天的作业,积极地给予问题孩子做思想工作,就这样每天坚持着,直到2月5号早上张老师突发急性肾结石,住进了医院,当天控制病情后,仍有间隙性的疼痛,她没有停止在病床上对孩子们的督促,2月7号那天,病情好转,她在病床上研究起钉钉,想着病好了要给孩子们直播了……当时老公还呵斥说她是工作狂。病床上她一只手吊着瓶,一只手每天往班级群发着信息,还指导着家长们怎么样下载钉钉进群,为网课做好准备。就这样,张老师于2月8日在病床上组建了九二班的钉钉班级群。为接下来的各科直播课做好了准备,让农村的孩子真正享受到了停课不停学。张老师也被区里市里评为线上教学优秀教师。工作之余张老师利用边角时间读书写作,她创建了自己的公众号,一方面自己写作练笔,另一方面激励孩子们写文章,她负责整理发表推送,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她也鼓励家长利用三宽教育公众号学习成长并写心得体会,家长们在她的带动下做到了与孩子共成长,孩子们越来越进步,班级工作也越来顺利,她整理后的三宽家长心得体会公众号推送后受到市里领导的肯定。同事说看到张老师总有使不完的劲儿,什么样的孩子跟着张老师总能被度化。有同事问一天天的热情从哪里来,这么拼图的是什么?”她坦然一笑:“图什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家长及领导的信任与认可,自身的发展与成长!”同事们以“高速旋转的陀螺”来形容张艳芳老师,或许这正是她21年乡村教师生活的真实写照。三、以真情育人,以爱心扶贫  滋养灵魂

    张老师任教期间,关注每一位孩子的成长,一名数学教师改作业经常给孩子来段儿激励性的文字,“鸡汤”灌输式的唤醒每一孩子,特别关注学习困难及家庭贫困的学生,她了解孩子学情,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教学,每接一届七年级经常利用晚自习及碎片时间给学习困难的孩子补小学知识的短板,解决了太多孩子的学习数学难的问题,张老师特别关爱家庭贫困的孩子,毕业至今不断用自己的工资资助家庭困难的孩子,利用假期家访,为这些孩子补习检查作业,毕业第一年资助的一位孩子如今已成家工作,每年都会抽出时间看望张老师,当提到当年上学的情况时,他抹着眼泪感动的说:没有张老师就没有我现在的一切!张老师每送走一届毕业生,总会幸福的收到孩子们的感恩祝福,高中一放假经常会有她的学生回母校来访。张老师用思想,用真诚,用智慧感染着每一位孩子,怀揣着一腔热血努力帮扶学困生,贫困生,让更多的孩子成才,用知识改变命运,用真心换来真正的职业幸福感!周围的家长们也都夸张老师认真负责教的好,孩子跟着张老师一百个放心!四、坚守乡村,倾情守望,静待绽放     八里湾四中地处偏僻的乡村,当时交通不便,校舍简陋,设施落后,工资拖欠,生活艰苦,住宿条件更是苦不堪言,曾经一家三口挤在一间十几平方的房子里,被同事们戏称为“一室一厅一厨”,张艳芳老师甘于这种清贫的生活,还能怡然自得。2014年因为爱人工作的原因,她把家从学校搬到了市里,张老师每天奔波于两地之间,每天往返60多公里,她开始了早出晚归的日子,常常披星戴月,夜宿学校,两个孩子也就周末能有妈妈陪伴。期间开封市几所中学盛情邀请她去代课,被她婉言谢绝了;当一波又一波的同事纷纷调往县城,她依然无动于衷,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坚定了坚守在这里的信念,她说:“就像一棵树,我的根已深深扎进了这片土地。”有人说“教育是守望,静待花开。”张老师用行动践行,以真情守望。课堂上不遗余力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课余时间竭尽所能为孩子们指点迷津,每周一个主题开班会,通过电影、微视频等激励孩子们向上向善,晚自习用笨拙的针法为住宿生缝补衣服……孩子们发自肺腑的说:“管我们总严的老班,爱我们最深的班妈!”

    21年弹指一挥间,从风华正茂到青春渐逝,她的日子散落到了走过的每一间教室,她的芳华滋养了遇见的每一届孩子,一路走来,充满艰辛,却初心不改,因为耳畔一直有一个声音在激励她奋然前行:为了每一个生命的成长与成功。21年的坚定守望,使她越来越爱教师这一岗位,越来越爱学生这一称谓,她听到了生命拔节的声响,目睹了孩子成功的喜悦,收获了童真、幸福和感动。

    一路奔波,一路收获,她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她多次获得区级市级省级优质课大赛奖项,多次被评为区级市级省级优秀辅导教师、荣获“祥符区最美教师”“祥符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2018年申请加入河南教师读书会,跟读领读名家名著近百本……一沓沓的荣誉证书浸透了她的心血和汗水,见证了她的成长与绽放。

     她沉稳谦逊,热情诚恳,乐观向上;她业务精湛,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她心怀大爱,循循善诱,润物无声……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这位极具教育情怀、独具人格魅力的乡村教师,心中涌起的只有崇敬,只有仰望……

    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一条艰辛漫长的探索之路,而乡村教师之路愈加荆棘丛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她将上下而求索。朱永新教授的一首小诗《行者》正是她人生的诗意阐释:

    我是一个行者步履轻盈,

    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

    我的心中充满阳光

    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理想、智慧、激情、诗意和力量……

    她就是一个这样的行者,在追梦的道路上,执著探索,倾情守望,站成一棵树的姿态,在平淡的岁月里绽放生命的精彩。(开封市祥符区八里湾四中供稿)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