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大学附属学校“看见自己”心理手工泥塑活动——表达性绘画艺术治疗时间:2020-11-28 为有效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帮助教师学会心理调适,丰富校园文化。11月25日,郑州大学附属学校在团体心理辅导教室开展了第三届心理健康月之心理手工泥塑活动——看见自己。 “泥塑语言”表达性心理疗法是新兴的心理学研究方法,通过游戏、活动、雕刻等艺术媒介来表达内心的想法,以一种非语言的表现形式释放内心压抑的情感经验,它不仅能够减轻心理压力,而且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教师们认真创作
在“泥塑自我”环节中,一包包彩泥,在老师们的巧手下揉团,捏块,拍饼,搓条,拉丝……创造出一个个有趣的作品。 ▲教师泥塑作品
借助泥塑,心里老师与教师们对话:为什么选择这种动植物来代表自己?看到这个作品时有什么感受?想对这个泥塑说什么?这个泥塑的哪个部分是你喜欢的,哪个部分是不太喜欢的……泥塑有形,交流有声,透过这些物与物的互动、人与人的对话,老师们各有自己的发现和领悟。 ▲教师们分享作品
通过这次团辅活动,有助于老师们了解自我,舒缓压力,也体现出学校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 (郑州大学附属学校供稿) (编辑/旭旭 审核/千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