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策略”创德育特色学校时间:2020-11-29
“三策略”创德育特色学校 ——以河南省罗山县第二实验小学为例谈创建德育特色学校 河南省罗山县教体局教研室 鲁家宝 河南省罗山县第二实验小学 杨宜武 河南省罗山县第二实验小学位于县城新区,2008年建校以来,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发展,秉承“德育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宗旨,运用“三策略”创建德育特色学校。 策略一:聚焦学生养成教育,注重体验感悟 “教会学生做人”是养成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为主体,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为聚焦学生养成教育形成六大系列活动,增强“活动育人”效果,注重学生体验感悟。 (一)节日、纪念日活动。如:母亲节、教师节组织学生“感恩教育”,清明节、端午节开展“敬老孝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六一”节组织文艺演出、“国庆节”开展爱国主义读书征文暨讲故事比赛等等。 (二)礼仪常规活动。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文明意识。如:“争创文明校园、文明班级,争做文明学生和合格小公民”活动,要求学生“把书读好、把字写好、把操做好、把歌唱好”,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体育艺术活动。学校坚持每年举办一届校园艺术节、体育节,成立各种学生社团,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情操。 (四)读书节活动。学校充分利用图书阅览室、校园图书吧、班级图书角,倡导、鼓励全校学生积极投身书香校园的创建,每年4月“经典诵读”活动吸引广大老师、学生、家长踊跃参与,个性化阅读、小组交流阅读、网络阅读、师生诵读、亲子阅读等形式多样,书香浸润校园蔚然成风。 (五)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罗山鹭鸶保护协会组织“杜堰河鹭鸶林湿地司法保护示范基地”揭牌仪式,进行“护卫绿色生态”现场宣誓,增强环保意识;到体育馆参加“全国科技巡回展示宣传周”系列活动;到农村学校开展爱心捐助;到德育基地举行团队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既有效填补了“双休日”教育的空白,又使青少年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 (六)主题活动。每年艺术节活动学校有30多个节目报送上级教育部门,多位教师和学生的参赛项目获得县、市级奖励;少先队大队部开展“我是文明路队长”、“我是最佳值日生“等活动,极大地展示了学校少先队员的风采;每学年针对主题,开展读书征文、演讲比赛、手抄报、黑板报等评比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爱国、爱校、爱师长意识;每年10月13日,为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节,学校举行庆祝建队及新生入队仪式,激励每位队员倍加珍惜红领巾,养成优良品德。 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突出了爱国主义教育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两大主题,既活跃了校园文化,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增添了文化内涵。 策略二:优化校园育人环境,重视濡染熏陶 注重凸显校园环境的德育功能,努力形成艺术化校园的特色,以优美的环境塑造人,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 (一)校园书香四溢。 主题标语鲜明。在教学楼顶、外墙壁、大操场等处有关校风、校训“做人、求知、健体、益能”、 “乐学、善思、合作、求实”、“循道崇德、志存高远”、“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标语醒目。 宣传版面新颖。教学楼、综合楼、操场主干道两侧,宣传橱窗对称排列,东围墙50米“文化长廊”蔚为可观,涵盖爱国主义教育、教育教学、安全知识、文明礼仪、廉洁教育、德育专题、少先队活动诸多方面,内容丰富,新颖引人。 人文气息浓厚。校园东、西花圃,主干道旁,教学楼院内,桂花、香樟、芭蕉、樱花、茶花、广玉兰等20余种树木郁郁葱茏,他们都有自己的“身份证”标识牌,以品种、科目、习性及环保等知识提示语温馨宜人;教学楼、综合楼廊道悬挂200余块各类名人名言、励志感恩、安全常识、健康知识、文明礼仪等标语牌,让人耳目一新;教师办公室教书育人类匾幅整洁,相得益彰。 (二)班级温情无限。 孩子是校园和班级的主体,蹲下身子,走进孩子的心灵,用爱去构建班级文化,是每个教师心中的准条。根据儿童的天性和需要,老师们积极投身班级文化建设,低年级按照小朋友喜闻乐见的小动物作为自己班级的文化特色,如“小花鹿中队”用“小鹿立正向前冲”、“一鹿领先”、“展鹿头角”等鲜明的主题,中高年级以励志为主,如奋进班、雏鹰中队、红梅班等来展示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了让自己的班级像家园一样温馨,充满爱和激励,大家集思广益,别出心裁,在自己的班级里装点“绿意角”,绿衣天使们轮流来维护;开展“英语角”,每天课间口语化广布全班;设立“愿望树”,由班队委们共同商议,让其心想事成……尤其是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每个班级里的卫生角得到了规整和装扮,教室的电源开关有“温馨提示”,黑板旁边有“每日格言”、“班级公约”,后墙上有“每日明星”……合理的布局,鲜明的主题,令人赏心悦目;四面墙壁上科学合理地规划了学生的手工制作、绘画、书法及优美的文章。孩子们在充满浓浓的家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在这温馨班级氛围中,他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班级的每个地方都成了孩子们自我展示的舞台,每个孩子的才华尽情绽放,每个孩子的心灵自由放飞! (三)文化润物无声。 校园“四大节”让特色氛围浓厚。每年的三至四月“读书节”,五至六月的“艺术节”,九至十月的“体育节”,十一月至十二月的“足球节”成为全学年学校活动的主题。为克服难点,每个节日要求有方案、有组织等,力争把活动开展扎实高效。如:“读书节”,把“打造书香校园”作为目标和宗旨,学校的“阅读成长册”、“亲子阅读方案”、“学生书签制作”、“读书征文和讲故事”等活动收获满满。 策略三:立德树人创建特色,感召孩子心灵。 学校努力实施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充分开发学生特长和才能,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用行动诠释德育的真谛,感召学生心灵。 (一)少年宫创办有声有色。为彰显少年儿童的个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筹办少年宫以来,受到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开班培训内容丰富、专业齐全,除设置的9个活动科室外,在县公益团体的志愿者的协助下,开办了街舞班和跆拳道室。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实现了学生热爱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显魅力。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中创造出了无数的艺术瑰宝,皮影就是其中之一。它集说、唱、演为一体,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罗山皮影戏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始于明代,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每年邀请“罗山皮影戏”的传承人陈光辉先生来学校与师生讲解皮影的历史、传说故事、艺术特点等,并表演皮影戏,“零距离”地接触传统文化“皮影戏”,熏陶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文明素养。 (三)阳光体育吸引人。各年级按要求设置课程,向全校学生明确提出“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成长”的阳光体育健身目标,体育课堂规范施教;结合学校学生人数多、场地大的实际情况,创新“大课间”活动形式,上午安排30分钟少儿广播操、武术健身操和韵律操,下午进行眼保健操及足球训练活动,全校学生划块活动,全员参与;组建学校少儿足球俱乐部,发现和培养有足球爱好的学生,利用体育课、课外活动时间训练;开展好一年一度的秋季田径运动会,鼓励运动员积极参与,倡导“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赛场上比运动成绩的同时,更是比风尚、赛文明、增友谊;抓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测试工作,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健康数据的上传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科学评价学生身体素质。 十多年来,学校强化“德育示范”文明礼仪教育有实效,坚持“均衡发展”创办少年宫成亮点,创建“校园特色足球”享誉全市,彰显“品牌立校”鲜明办学有特色。学校先后评为 “全国尝试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和“学雷锋先进集体”、信阳市“办学条件达标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化学校”、“行风评议工作先进单位”、“学雷锋活动先进群体”、首届“最美校园”、“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园林式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少先队活动优秀集体”,信阳市“文明单位”、“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考评先进单位”等。罗山县第二实验小学将继续丰富内涵,创建德育特色,办成学生、家长、社会心目中的高质量、高品味、信得过的品牌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