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名师名校 >>名师名校 >> 用情用心用智慧,育德育人育成长——周口市淮阳区实验小学走出一条特色化办学之路
    详细内容

    用情用心用智慧,育德育人育成长——周口市淮阳区实验小学走出一条特色化办学之路

    时间:2020-12-11     作者:教育文摘周报网【原创】

    操场上的草坪就是用来让孩子们打滚、“撒野”的;每间教室里放一架电子钢琴,孩子们可以随意摸、随意玩;看到科学实验室垃圾篓里有摔破的烧杯,我很高兴……提及自己的办学理念,淮阳区实验小学年过五旬的老校长朱丽峰笑言:“我是爷爷办学孙子上,办一所让儿媳妇满意的学校。”

    这所创办于1948年的小学,在七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努力突破地域局限,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走在基础教育的前沿。学校以让学生“张扬个性,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习惯,造就合格的公民”为宗旨,致力于培养学生健康生活,会做人,会学习的终身发展能力。朱丽峰同志在担任周口市淮阳区实验小学校长之前,已是河南省特级教师、跨世纪人才工程省级学科带头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是一位有着丰富教育管理经验的资深教育人。当了小学校长,面对孙子、孙女辈的学生和儿子、儿媳辈的教师,朱丽峰感觉到了与以往不一样的责任和压力。“你想让别的学校、别的老师怎样教育你的后代,你就应该怎样教育你的学生。”“我的学校里没有坏学生。”“一个学生的心灵就是一个美好的世界。”这些发自内心的质朴话语,彰显了一位教育工作者以“诚爱”为出发点的良知和情怀。

    办好素质教育园地,当好教育“马前卒”

    淮阳区城关镇文化街东段,这是淮阳区实验小学所在的位置。不大的校园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学校门外的老街、校园东边的深巷,都见证了淮阳这座古城的沧桑变迁。近年来,淮阳城区向西发展,西区集中了十余所新兴学校,淮阳区实验小学往往不在上级教育检查的“必经路线”上。朱丽峰说:“学校是为学生和家长办的,他们才是真正的监督员。”“在应试的大环境下,初中和高中要承受升学压力,千方百计提高教学成绩,而位于两端的小学和大学,必须不驰空想,不务虚声,真正把素质教育开展起来。”

    近年来,淮阳区实验小学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安静、稳健、踏实。为了不让小学生留有没见过标准跑道的遗憾,2016年,淮阳区实验小学克服资金和场地短缺的困难,利用校园里一切可利用的边角地块,修建了包含草坪和塑胶跑道的运动场。这所学校的孩子们从来不担心体育课会被占用,只要不下雨下雪,每天上午的大课间,二千多名学生在运动场上进行“蛇”形跑,做广播操或韵律操,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淮阳区实验小学通过与豫东少林文武学校开展校际合作,引进传统武术课程,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和传统文化内涵,被评为河南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为了真正把素质教育开展起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淮阳区实验小学把临街的一幢5层旧楼改造成“功能楼”,高规格装配了音乐、美术、书法、舞蹈、图书阅览、科学实验、创客等20余所功能室,音乐教室里整齐排列着一架架钢琴,现代化书法教室能实现无纸化、交互式练习和辅导,阅览室里藏有6万余册图书,借阅功能完备……硬件设施的完善推动了课程和课外活动的创新发展,在艺术、科学等课程开足开齐,周课时数按教育部规定完全达标之外,这里的书法社团、钢琴社团、手工创意社团、篮足球社团等遍地开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专业教师带团辅导。每到周末,功能楼上各功能教室均被充分利用起来,学生徜徉其间,培养兴趣,发展特长,拓展成长空间,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建设文化育人基地,当好教育“实干家”

    淮阳区实验小学利用当地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因地制宜,开发了《淮阳泥泥狗》《淮阳七台八景》等校本课程,开展丰富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淮阳本土文化,走进历史,亲近自然,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和优秀品格,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谈到淮阳区实验小学在师生中开展的“三个一工程”,朱丽峰拿出他自己的一摞作业本。记者随手翻看,只见一页页写满了工整的楷体字,内容有读书笔记、工作心得。在其中一页的“好事记录”一栏,他写道:“今天召开班子成员会议,商讨修建教职工卫生间一事。多年来,老师和学生共用卫生间,不免尴尬,有碍师道尊严。尽管条件有限,必须克服困难,增设教职工专用卫生间,解决这个说小不小的问题。方案已定,立即实施。”“三个一工程”具体内容为每天朗读一篇文章、写一页硬笔字、做一件好事,师生全员参与,定期查阅评比,老师监督学生,管理干部监督老师,校长监督管理干部,全体师生监督校长。朱丽峰说,对这项“工程”,他从来不敢怠慢,就连外出开会也要随身携带,努力为师生带好头。教师和学生一天天坚持下来,久久为功,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一年两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已成为淮阳区实验小学的一个品牌。每届艺术节历时五天,全体师生参与。学生以班级和社团为单位,举行大课间表演、经典诵读、才艺展示、创意制作、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还会进行优秀班级、星级社团评选,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表彰。孩子们在运动场和木架花廊旁边的固定舞台上,尽情展示个人和团队风采,尽情释放天真活泼的个性,那五天,成了他们欢乐的时光和幸福的日子。

    漫步在这个面积不大但布置别致、氛围浓厚的校园,吸引记者眼球的,是一座座漂亮的木制花坛,一条条醒目的宣传标语,一块块学生优秀作业展示栏,还有一楼教室外设置的“诚信开架图书角”。在固定舞台上方,“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会标还在,新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正在筹备中。这是一所有情怀有智慧有担当的学校,这里的孩子是幸运的。

    打造数字化校园,当好教育“引路人”

    淮阳区实验小学167名教师中,中小学中级职称以下占比较大,尽管老师们都很敬业,学校也在持续开展教师业务培训,但教学质量多少会受到教师的学历和经验的制约。为了补齐师资短板,淮阳区实验小学大力开发“互联网+教育”资源,打造数字化校园,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资源,努力提高教育管理和教学水平,具体措施包括使用电子班牌和引进OKAY智慧教育两个方面。

    在淮阳区实验小学的68间教室外面,均安装有高清可视化和具备互动功能的智能电子班牌。电子班牌与教室内的一体机、学校终端设备和学生家长的智能手机连接,可以展示考勤信息、授课信息、校园通知、班级风采、班级好人好事、学生优秀作业等,学生及家长通过电子班牌能够及时了解学校和班级发布的信息,及时把握校园和班级动态,也可参与回复互动,便捷了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实现了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优化了教育管理和教学效果。

    课间,学生围住电子班牌,查阅信息,反馈课堂学习情况,参与班级建设,表达各种诉求,充分享受信息时代的高效和便捷,真正成为学习和成长的主体,成为班级和学校的主人。教师通过电子班牌,及时了解教学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电子班牌成为师生线下交流的有效补充,成为教师教学和管理的得力助手。

    2016年,淮阳区实验小学引进OKAY智慧教育,成为淮阳区第一所试点学校。淮阳区实验小学在每个年级装配两间教室,铺设了专用网络,为学生配备了OKAY学习机,为教师配备了OKAY教学机,并对教师进行专题业务培训,OKAY智慧课堂开始在这里落地并实现常态化应用。

    OKAY智慧教育致力于“让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学习主权”,以大数据为导向,利用最优秀的网络教学资源,为每位学生设计个性化教学方案,提供个性化学习内容,教其所需,学其所需,提高了教学的精细化和精准度,实现了教学管理的高效性。

    朱丽峰说,他教了一辈子书,多年来都是伴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度过,现在赶上了信息化时代,年纪虽大,思想却不能僵化,不能放着先进的技术不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为孩子们提供最优秀的教育资源,让小地方的孩子享受到和大城市孩子一样的先进教育。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除了电子班牌和OKAY智慧教育的应用,淮阳区实验小学还尝试引进东泽数学空间思维教育、在线英语教育等,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因为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的突出成绩,淮阳区实验小学被评为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教材应用样本校、周口市教育信息化推进先进校。

    只有当一所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拥有教育情怀和教育胸怀,拥有一种激情、一种热爱,才会保持对教育的执着追求,才会在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方面不遗余力,才会源源不断地生发出教育智慧。淮阳区实验小学这所以“诚爱”为校魂的“低调”学校,本着教育的初心和责任,多年来持续发力、默默耕耘,已经悄然走进了基础教育的前列。(周口市淮阳区实验小学供稿)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