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研讨 多维度评课——濮阳市范县第二小学时间:2020-12-21 12月10日,数学教研活动如期开展,参加教研活动的有教研室张主任,南阳市方城县超帆学校的教育同仁,濮阳市范县第二小学的所有数学教师。活动分为三个环节进行: 郭晓敏老师做研究课《植树问题》 郭老师首先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猜猜看:一棵小树五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打一人体器官)通过猜猜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双手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事物,让学生从这个具体的事物中充分地感知本节课即将要学习的知识,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接着让孩子找生活中的间隔现象,自然的导入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并板书课题。 接着郭老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对子交流,小组合作,展示交流。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动。 用图演示说明:一边是小路的一侧,指左边或者右边,全长100米是指小路的总长。每隔五米栽一棵是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简称间距。两端要栽指起点和终点都要栽。 提出疑问: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以及小组的合作学习,利用线段图较直观地找到不同的植树情况。 验证规律,潜移默化巩固新知。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郭老师精心安排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历经探究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自主展示,郭老师适时设疑,引导学生透过数学现象看到本质,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新知。 在方法中找规律,验证规律。 练习题设计成闯关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挑战欲。紧密联系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注重了新知识的应用,又面向了全体学生。 课堂小结,郭老师让学生在总结中体会这节课的收获,放飞学生思维,把数学教学融于千姿百态的生活之中,从学生实际出发,营造一份“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佳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每一节数学课都是学生人生路上起飞的加油站!最终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多维度评课 赵继爽的老师从目标的制定与达成的观课维度认为,郭老师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具体,容易操作,以学生为行为主体,在课堂上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让多数学生都达成了学习目标。 聂曼老师的观课维度是关键问题的设计与解决。聂老师认为郭老师围绕"在一条线段上两端都栽植树问题中的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知识点,郭老师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在猜谜语导入环节设计了猜一猜,数一数活动,让学生明白间隔就是指事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在合作探究环节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猜想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栽了多少棵树? 通过提问、点拨让学生理解了关键词,明白了题意;通过探究全长、间隔长、棵数之间的关系,通过画一画、画线段、填表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了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在老师的引导下,把直观感受转化为理性思维。郭老师问题设计体现了先猜想后验证的数学思想,在验证环节又体现了化繁为简的思想。一节课处处体现着数学思想的渗透。 王永红老师从关键问题的设计与解决的角度认为,郭老师这节课的问题设计从视学生为工具转向学生主体性的回归,在课堂各环节巧妙地设计问题,增加教学悬念,激活学生原有记忆,通过知识迁移,引发学生求索欲望。 顾喜英老师认为郭老师得课在教学资源的运用与挖掘上,让“错误”激活创新,郭老师注重开发错误资源,善于利用错误,让错误发挥最大的功效;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学习数学的生活情境;合理使用多媒体,学具等,对教材的处理,坚持尊重、用好、创新的基本原则;重视利用教学过程中所闪现的生成行资源,当面对这些“不速之客”时,善于及时捕捉,巧妙转化,顺势引导,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和升华,让课堂锦上添花。 耿利峰老师从多元交流的互动与对话的角度认为,在郭老师的课堂中,师生之间和谐的交流、平等的对话,形成学生的体验与收获;郭老师尊重学生的差异,及时反馈与鼓励,学生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和召唤,保持开放的心态,产生充满活力,充满创造的体验,在对话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认识。 胡香菊主任从教师点拨的智慧与启迪的观课维度分析,认为郭老师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指正点拨与助推的作用:学生对题目信息讲述不全,郭老师及时提示“两端都栽”表示的意义;学生的描述不规范时,教师及时给予点拨修正,比如学生在描述间隔全长和棵数之间的关系时,描述的语言不规范,郭老师及时引领修正,用规范的语言描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探究环节,学生填完表格,说出几组数据之间的关系属于感性认识,有进行思考与归纳,形成小结或总结规律,郭老师及时点拨提示、助推,有部分学生经过思考后,共同小结出解决植树问题的两个等量关系式,完成了植树问题的建模。 互动交流 最后,教研室张主任,方城县超帆学校的同仁对这节课,从教学设计的制定、课堂教学的实施做了探讨和交流。 张主任对郭老师的课给予的肯定和赞赏,对范县第二小学的教研方式给予很高的评价:有深度,有力度,能很好的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期待再次参加我们的教研活动!(濮阳市范县第二小学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