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管乐进小学校园之探索—以烟台莱山区第四实验小学为例时间:2021-03-31         摘要:高雅艺术进校园是国家促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随着器乐水平的发展,管乐器的普及,管乐团已逐步走进了各大中小学校园。烟台莱山区第四实验小学在2019年9月份组建了管乐团,并且邀请中陶研究会学校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的老师前来指导。 关键字:小学管乐 素质 提升 美育教育是要培养学生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能,目前在人们的认知上存在一个很普遍的想法,孩子们学音乐也只不过是增加一个技艺或兴趣爱好而已,完全没有意识到音乐教育对孩子健全人格构建、品质的铸造等整体素质提升的价值所在。学习管乐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做了以下几点探索。 一、技能培训 1、通过基本技能训练,了解管乐器特点、音色、持乐器的方法,从最基本的音乐素养开始学习,掌握基本音阶指法,学习一些练习曲和适合学生特点的曲目,掌握一定的吹奏技巧。 2、通过合奏训练,学会听辨演奏,并且知道自己所在声部在整个乐曲中的轻重位置,能吹奏进行速度的曲目,并能进行独奏和队列表演。 二、合作学习,增强合作意识 1、单技课小组学习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学生在学习新曲子时,可以通过小组学习与探讨,找出旋律的特点与规律,在吹奏中进一步体会旋律所表现的意蕴。也可对小组学习任务设计明确的指向性,形成小组间相互竞争合作的格局,这种格局能大大促进学生间的积极互动,增强学生“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 2、通过合奏课开展大手牵小手学习,合奏班优秀学生为“小教师”,困难 学生为“小伙伴”。本活动旨在通过“小老师”的引领,解决“小伙伴”管乐学习的难点,提高吹奏技能,转化为学习经验,并在一次次的示范演奏中,有意识地注重音乐形象与吹奏技能的配合,提升其通过音乐学习所获得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主动精神,从而实现器乐学习的效率最大化,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管乐学习能开发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潜质,让学生学到演奏技巧、练就能力,并在愉快的教学中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促体、以美怡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艺术修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校的艺术教育水平。管乐团组建以来,完善了烟台莱山区第四实验小学的音乐特色的教学,给全体团员开辟了感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的新天地,营造了良好的校园艺术环境,为管乐团学员提供了广泛的学习机会。同学们通过管乐的学习不仅锻炼了意志、毅力、气质,同时又能帮助学员特长的发展,让其学有所长,学有所获,最终让艺术之花盛开在四小的每个角落。(烟台莱山区第四实验小学 柳美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