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电子报纸 >>理论实践 >> 平凡29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滋镇三联小学
    详细内容

    平凡29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滋镇三联小学

    时间:2021-03-31     作者:教育文摘周报网【原创】   阅读

    我二十二岁,走上了教育岗位,转眼间,已经近30年,回首我的教育之路,几多艰辛,几多欢乐,几多收获。

    1992年夏,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望着台下五十多双纯真的眼睛,没有一丝初为人师的紧张与羞涩,反而像久别重逢的老友,他们笑着,我也笑了。这可能就是我和教育的缘分吧!

    我教的是语文,怎样讲?怎样吃透教材,讲透知识,掌握好课堂的节奏,板书怎样设计,通通迷茫。单凭着自己的理解去讲课。孩子们眨巴着小眼睛听得挺认真,还挺喜欢我。刚上班一个月,恰逢县里要举行优质课大赛,我有幸参加了。

    我试讲了《十里长街送总理》以后,舅舅把我的课几乎全否定了,打乱再融合,指导我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突出人物情感。我小姨也是优秀教师,他教给我如何板书,如何组织教学,点点滴滴,事无巨细。在他们的悉心帮助下,我仿佛开了窍。

    虽然教学设计我还不太消化,但是这堂《十里长街送总理》竟然获得了县优质课第二名。陵县新闻播出了我讲课的一个镜头,校长兴奋地说:“金梅,你上电视了。”九二年,电视还没普及,上电视更是大新闻。我也觉得兴奋。

    但我知道,我的专业水平还远远不够。

    我们家是教育世家,姥爷,俩个舅舅,还有小姨都是优秀校长或教师,在教学上,严谨科学,言传身教做表帅,容不得我半点马虎。在他们的引导下,我更刻苦地钻研教材,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出去听课,认真记笔记,认真领悟,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二年我又代表县里参加市里的优质课大赛。在准备课的过程中,参考名师的教案,结合自己的理解,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完成了教学设计。但是传达给学生的时候,总觉得不是从自己的心底发出的声音,在背别人的东西。这是我苦恼的地方。怎样更快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呢?我就去偷艺。有空就去优秀老师的窗外听,感受她的对教材的理解与传递的特点与方法。

    我被她的自由发挥的课堂所启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讨论,真理愈辩愈明。在讨论中一些深层的东西就被挖掘出来了。在教学中,宁可掘一口井,不挖一条渠。意思是学习课文不能局限于文字表面,要深挖内涵,有自己的见解和感悟,重点在悟。不要照本宣科,平铺直叙,泛泛而谈。在教学中,我一改师讲生答,一带而过,顺势而为,继续发问,一直引导到更深处。我把教学中的一言堂改成了大家说。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大家积极参与,把学习当成了享受,享受到了开窍的快乐。

    我积极阅读有关教学的课例和理论,心里就像打开了一扇窗子,顿时亮堂了许多。学习提升了自己对教材研磨、把握的能力,课堂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散,实现了教学方法质的转变。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师生的默契配合下,第一届学生成绩平均分在全镇第一,竞赛选前十名,我班占五个,而且是前五名。就凭这样一种不服输的劲头,愈挫愈勇的精神,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平均分把第二名落下十多分。

    后来县教委的卢主任点名让我代表陵县参加市里的普通话大赛,我获得一等奖。

    师范的时候,我就坚持学习普通话,孟繁强老师在普通话动员大会上,鼓励我们要有“三铁”精神,“铁嘴”“铁心”“铁脸皮”,我就按老师讲的铁下心来厚着脸皮学、练、用。

    九十年代的农村学校,在滋镇,我是第一个用普通话教学的,课下也坚持跟同学们用普通话交流。学生可塑性强,老师把他们领到什么高度,他们就会达到什么高度。

    班里有个学生叫王鹏飞,全镇六一儿童节汇演,他是主持人,标准的口语获得了一致称赞。后来,他随爸爸妈妈转到了商河县城读书。后来,他妈妈见到我说,幸亏当时跟你念书,学普通话,到了县城,孩子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孩子土。王鹏飞说:“我也会普通话,我跟我的老师学的。”我笑了,老师的每一点努力,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改变。

    这一届的女班长康晓辉,我教了他六年,大学毕业后在青岛的工厂里工作过一段时间,参加厂里的演讲,曾得了第一名。后来她也成了老师,在作为明霞工作室的代表出去演讲,获得与会教师的好评。

    就是康晓辉这一届,我号召指导大家积极写作投稿,有的在德州的作文刊物《少年文萃》上发表,其中有把学习普通话的经历写下来的《我学普通话》,还有把自己参加劳动的体验写下来的《棉花丰收了》。发表作文也是那个时代的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记得当时还寄来八块多稿费。

    当老师的都知道,把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培养成语言表达流畅的少年 ,这背后老师付出的心血要比孩子更多。

    那一届学生很多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出色的成绩。有东北医科大学毕业的杨东,现在是济南医院的博士生导师。还有的也像我一样当了教师,就比如康晓辉,许倩等;也有的博士毕业后留在上海专门搞高科技的李明明。没考上大学的同学,也在各行各业很出彩,有做厚道馒头发家致富的张宝峰,还有理发界的高手许红静,做五金生意的许广杰,做铝合金门窗的许艳辉,连当时成绩一般般的张铁柱都成了德州的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我很为他们骄傲,有个同学深情地说,这都是老师教育的好啊!这话里有恭维的成分,但是我知道,一个老师从小在孩子的心里种下阳光进取的种子,一定会在他的生命里开花结果。

    任传亮虽然也读完了大学,他说最想念那段小学时光。有一次从德州回来,特意到了滋镇小学门口看看转转,他摸着门口的大石狮子,好久好久,校园内已经是物是人非,那段回忆却永远在心底闪光。

    几十年来,我教过小学高年级,也教过一年级,还教过七年的中学,印象最深的还是一年级那个班。

    我刚刚接一年的学生的时候,来到教室,里面一片喧哗,根本安静不下来,任你喊破嗓子也无济于事。我当时就想,如果我教一年一年级,就会少活十年!但是我这个人太过执著,不会轻易放弃,心想,这帮孩子我一定要搞定!

    于是,每一节课我精力都高度集中,不敢放松,一会儿唱儿歌,一会儿游戏,一会儿故事,想法设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不让他们有分神的机会。

    我还抽出时间进行军训,训练他们立正、稍息、向右看齐,向前看,左右转法,齐步走,跑步走,培养一切行动听指挥的纪律性。经过一个月的军训,他们的精神风貌大为改观,行列整齐,步调有力,最主要的是在队伍中和教室里不再随便讲话,终于能安静地上一节课了。

    当然,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要教会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我自己特制了一套扑克牌,上面写着拼音、汉字和部首,要把拼音部首和汉字搭配正确才算赢。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在玩中熟记了字的部首。

    课余时间,我根据全班同学的名字和特点编了儿歌:比如,陈莹是个小闺女,穿着漂亮的花裙子,谢东是个小汉子,千万不要哭鼻子。(这个男孩特别爱哭)我们围成一圈,边转边指着同学说唱,词他们记得可牢了,那份天真可爱让一身的疲劳都烟消云散。

    当年春晚上《千手观音》这个感人至深的节目特别火。我就给孩子排了千手观音。孩子们的小手指本来就小,要突出手指,得接个手指甲。手指甲怎么整呢?反复琢磨,终于想出用单元测试卷的封皮,又厚又硬还光滑,卷成一头尖一头圆的纸套套在手指上,长长的指甲做成了!然后就进行排练,经过一周的训练,孩子们演的有模有样,可千万别低估了孩子们的才能。这个节目在全校的六一汇演中还得了第一名呢!六一汇演,我给班内同学人人排有节目,我忙得脚不沾地,给这组排演,纠正那组的发音,又给那一组指导舞蹈队形。这一年,我使出了浑身解数,把几十年的积累都掏出来了。这是最操心的一届,当他们渐入佳境,我却病倒了,颈椎病,疼得头都抬不起来了。

    回想起来,教一年级的过程虽然很累,却也很有成就感。尤其是看到一年级的“小兵们”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行列整齐,训练有素,有模有样,打心眼里高兴。为师当如梅,自强不息!当如兰,默默奉献。我真正体会到了“爱一朵花就要陪它绽放,爱一个人就要陪伴他成长”的有含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所以作为老师,不仅是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传道,传播真理,塑造国家事业的优秀建设者。

    我不当教书匠,要做工程师,不光会建造更要会设计,设计教学环节,设计教具,设计育人,设计生命的精彩。身教胜于言教,潜移默化中,老师的言行、方法、态度就感染、感化、感动并带动了学生,他们也积极、善良、正直、友爱、协作,充满正能量。
        29年来,学生送走了十几届。我的学生有个共同的点。师生同学之间感情好,那段童年时光给他们留下了有很多暖心的瞬间;第二个特点,在我当班主任的时候,没有出现过一次安全事故,因为他们更细心,更文明,更温和,更有秩序。他们学会了保护自己,也学会了保护别人。第三个特点就是有共同的传承,虽然年龄不同,但是当他们互相见到说起是郭老师的学生,(他们多次回到母校来玩,到教室里再听听我讲课,师兄弟们认识的很多)他们脑子里有共同的故事,有共同的情感,共同的习惯和追求,有共同的关于那段时光点点滴滴的回忆,所以自然亲近了许多。

    作为老师,如果没有立德树人的仁心,没有诲人不倦的耐心,没有有教无类的公心,教育是没有温度的。而爱是有温度的,有感染力的。陶行知先生曾经讲过,你的讥笑中可能有爱迪生,你的骂声中可能有爱因斯坦,你的教鞭下可能有瓦特。一个冷漠的眼神,一句刻薄的话语,一次不公平的待遇,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相反,一个心中充满爱的老师会带给孩子长远的希望和温暖。

    我教过7年中学语文。我虽然个子小,身不强力不壮,却也没有管不了学生,反之还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记得大辛有个同学,叫王宏朕,在老师眼里是个问题学生,任性固执,叛逆。

    他不请假就回家了。无故旷课,回来后班主任批评了他。我的课上,他趴在桌子上呜呜的哭,一个平时桀骜不驯的男生,竟如此不顾班长形象,我想一定是有解不开的疙瘩。我悄悄过去,抬起他的头,轻声问明原因。原来他爸爸进了监狱。过秋了,妈妈自己在家收玉米,全凭人力,十几亩地,太累了,地里的粪还没运进去,竟然从拉棒秸的三轮车上掉了下来,摔伤了腰。他心疼妈妈,挂念家里,偷偷跑回家帮助妈妈用三轮往地里运粪。他回校了,又累又担心妈妈,正好是他的生日,不仅没有得到生日的祝福,反而挨了批评。

    我把他领回家,安慰他,开导他,他慢慢平静下来。我也没什么好吃的,就给他做一碗长寿面,还打上了一个荷包蛋。他边吃边流泪。那以后,他对我更加信任和依赖。

    老师不走近他,怎会知道调皮、不守纪律、任性的他背后的无助与悲伤。表面调皮任性的学生,内心也有柔软脆弱的一面,更需要关怀与温暖。不久,他终于因为家里没有人干活辍学了。他和妈妈曾专门来学校看我,我鼓励他即使辍学了,也要坚持学习,学一门技术,为将来做打算。可是现在我没有了他的消息,推算一下他也三十多岁了,不知生活过得怎么样,即使不联系,我也会偶尔想起他。只要他们过得好,什么事都难不倒,我就很高兴。

    我蹲下来和学生来聊天,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它背后的故事,探究性格习惯形成的原因,才会有针对性的去帮助他们,每当破获了一个秘密,我就更多了一份责任和牵挂。也是这个班的小超同学,学英语要买小单放机,可是家里穷,哥哥读大学,没有闲钱给他买了,上课提问时他眼泪哗哗地流,一问才知道情况。那时我一个月三百元钱,身体有病,天天吃药,弟妹在天津读书,还要接济他们,有时实在没钱我就干受着,等下个月发了工资再去拿药。生活上更是省吃俭用。可是我却也不忍心那么一个勤学上进的孩子哭,就买了一个单放机,二十元,虽不多,但是要是自己用我还真舍不得。我就说,我借给你用吧,你用完了再还给我。他高兴极了,脸红红的,小眼睛放着光,有点不好意思,但是却紧紧搂着单放机。他整天抱着单放机听。他的成绩直线上升,英语考了全镇第一。后来他考上了大学,又考上了研究生,成为国家的优秀人才。

    我身体弱,在课堂上生怕少说一个字,登上讲台就像打了兴奋剂,可是放了学,累得一句话都不想多说了,更不要说辅导自己的孩子。有时觉得很亏欠孩子,因为多给孩子传达点东西,他的储备可能就会更多一些,可是我做不到!现在在外住校,接触的更少,我反而有些高兴,因为我能把所以的精力都给我的学生了。作为妈妈,我不合格!

    这许多年来,父母是农民,也很支持我的工作,虽然地里活多,从不让我耽误一节课!我的成绩也有他们的功劳!作为女儿,我不尽责!作为老师,我问心无愧!

    在我将无我的工作状态下,成就他人,最终成就自己。

    我们是播种者,播下希望和力量。也不免会产生懈怠,但是我们会重新充电,让自己始终怀有一颗赤子之心和浪漫情怀,承担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了学生,为了社会,为了国家培养一代代有理想,有才华,有激情的建设者。

    教师平凡,使命伟大;工作平凡,品格无私;平凡的岁月造就了人格的永恒!

    一届届的故事说不完,一段段情谊剪不断,一路路的汗水浇灌满园的灿烂!当鲜花开遍,师在丛中笑,笑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二十九年教学路,我不断加强师德,用心血培育优秀的社会主义筑梦人。不断捕捉教育信息,创新教法,业务水平和技能不断提高,课课有不同,节节促生成,。我曾多次参加镇、县、市示范课、公开课和演讲比赛。1992年获得了县优质课二等奖,1993年县教学能手,德州市普通话大赛一等奖,市级优质课三等奖。1995年获得陵县优秀教师的称号。2001年初中百佳教师,2010年师德先锋,在小课题研究上2011年、2015年两次获得优秀先进个人称号,2015年市级课题顺利结题,2017年在陵城区开展的“研课标,说教材”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20年,获得了陵城区第四届教学能手的称号。两篇论文分别获得省级二等奖三等奖,《劳动教育再出发》在国家及刊物发表。

    近十年来,年轻教师参加公开课、优质课选拔,演讲比赛,我都积极参与,逐字逐句分析,提出建议,甘做人梯。老师们写完文章,我精心修改,不辞辛劳。

    在指导学生写作方面也屡次获奖,1995年,五年级张艳英,郭慧静就在《少年文萃》发表了作文,《我学普通话》,《棉花丰收了》。我还被《少年文萃》聘为编辑。在通信的年代,他们还拥有了读者呢,跟小读者通信,大家羡慕得很,于是大家积极写作投稿,笔耕不辍。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葛冬怡的文章在一加一教育网发表;全国华人征文中,魏如月,夏雨欣,葛冬怡、徐成珍等五名学生分获市级、县级一等奖;在创卫作文大赛中,魏如月、郭怡君两名学生获得一、二等奖,是跟成人一起参赛为数不多的小学生获奖者。当代小学生杂志举办的征文中,十几名学生获得一等奖。

    2016年的春天,我班开始写笨小孩之呆萌事习作系列,我利用课下、周末、假期的时间,帮孩子们修改、往电脑上打作文。上课已经精疲力尽了,课下再打在电脑上并反复修改。我有时候真想放弃,问自己有什么用呢?评优选模又不看这些,但是我知道我做的是有意义的,对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以及用笔记录生活和学习的习惯养成都是一种积极的肯定和鼓励,长大回忆起来会有段温暖的记忆:我们自己曾在网络上发表文章,我们自己曾出了一本书《做一个有故事的人》。

    我被一种信念支持着,做吧!人生的每一步都不是白走的,都会在你的生命中留下痕迹。给孩子们也给自己以种下希望,种下美好,种下坚持。给每一届孩子用不同的方式种下爱,种下希望,种下坚持,种下快乐,种下温暖,种下回忆,会对她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写这些文章的孩子很优秀,全德州就招收一百来人农村班,一个班里就有三个孩子考上了,而且于慧杰、魏如悦还进入了全校前五名。上一届的张茜也在全校前几名。还有三个孩子考上了临邑洛北中学,成绩也是名列前茅。

    他们养成了爱阅读的好习惯,魏如悦把《平凡的世界》、《飘》、《简爱》等都中外名著通通读过,阅读提升了它的积累量。看到孩子们的优秀表现,我打心眼了感到骄傲。当然有人说好孩子不是你教出来的,不行的孩子你也教不好,虽有一定道理,但是老师的引领也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在百度上一搜“笨小孩之呆萌事”,就能看到这些文章。我的学生康晓辉当了老师,2017年考去了青岛当教师,她看她们班的孩子作文写起来有些困难,就搜出了我们的孩子的作文,给他们做示范,她说不比不知道,一比较,差距挺大的。我们的作文也给他们提供了帮助。发表作文的这帮孩子曾是康晓辉带了三年的学生,她也一直在悄悄模仿我的方法带他的孩子们。在青岛,家长发给校长的微信表达出家长对康晓辉的认可与热爱:多么幸运啊,我的孩子能遇到康老师这样有水平、有文化、有方法、有博大的宽容和爱心的好老师。如果我的做法能带给别人一点影响,并借以影响更多的人,那是最有意义的。

    孩子们的作文,在网上阅读点击量已超过了十万,自己的劳动心血能为素不相识的人提供帮助,这不也是一种很有意义的事吗?

    孩子们写作的兴趣全凭老师带动,我平时利用课余时间即兴创作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快板,三句半,小品,相声等,并给学生排练表演,学生由光会念台词到会用眼神、表情、动作、情绪的配合,越演越像那么回事了。学生在表演中也慢慢产生了灵感,能进行发挥再创造。每次六一汇演,他们的节目都成了最受欢迎的,一上场孩子们就兴奋欢呼起来。孩子们模仿小品相声中的流行语、流行动作,许青然、陈宝振,魏如悦、冯金桐等成了校园小明星。他们也在表演中获得了成长、快乐和成就感。其中,小品《西游路上》获得县级第二届小品相声大赛二等奖;小品《我爱我家》获得家庭剧市级优秀奖;快板《夸夸校园新面貌》多次参加学校、镇级、县里演出,获得二次县级二等奖.我把孩子们的表演作品传到优酷网上,也是获得的一种荣誉增强自信心的一种形式吧。荣誉是付出的纪念,是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前进之路仍在延续。生命不止,奋斗不停,因为热爱,所以动力无限。

    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仅以此纪念,在教育之路走过的青春年华。芳华已逝,童心未泯,梦想依然在前方,这就是我,一位人民教师的心声!我的文章被当年的学生许倩读到了,她的话又让我感慨激动,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她已是优秀教师,已成为教育的中坚力量,我把她和我的对话也摘录几句。

    郭老师,拜读了您的文章,觉得特别感动,的确感谢您多年的教导,才有我们今天的成绩。自己做了老师才能体会老师的苦心,我的普通话也得益于您当年的教导。为师方知为师难,不过跟孩子们在一起挺幸福的,我不大爱联系人,所以也请老师原谅我很少跟老师联系。

    向老师汇报成绩:2009年分别获得德城区教育系统和团区委组织的演讲比赛第一名的成绩,2014年获得山东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2015年获得德州市教学能手称号,2016年获得德州市最美幼儿教师称号,2015年入党。

    所以当我过得演讲比赛第一名的时候,我就想得益于当年您要求我们说好普通话,打好了基础。等我忙过了这一段时间也写一写我的老师。

    再补续一个学生的故事吧。

    杨海亮,记忆中的他,瘦瘦的脸,沉默寡言,眼睛却闪着亮光。那一届是我第一次当班主任。我可疯了。我对他们进行军训,练队形;练气功;练武术;打腰鼓;排节目;唱歌曲;打羽毛球;过泼水节;演讲;写作文投稿;一眨眼就是一个花招,一个玩法,层出不穷。班里的孩子团结得就像是兄弟姐妹。按年龄排行称兄道弟,班长张宝峰是老大,杨海亮排到老六,平时不显山不漏水,可是心眼子多,有一种不服输的劲。97年毕业,转眼已是24年,他已经38岁了,教他的时候我才25岁。前几天,他要请我,派司机来接我,来到他的养鸡场,我虽然早知道他有企业,还是被他的规模震撼了一下。虽然在农村,投资5000万,占地面积大,养鸡数量多,而且鸡蛋专用于疫苗研发,效益好,收入可观,更难得的是他致富不忘父老乡亲,回报家乡父老,给六十岁的老年人发米发油,给敬老院送去关怀,让他们没有子女胜有子女。他被评为省劳动模范,聊城好人,高唐好女婿,在高唐资助了十几个贫困孩子,让孩子们顺利完成学业。希望在自己的家乡也能资助贫困孩子,让我联系贫困孩子,为家乡父老在尽一份心。他的气魄,谈吐,格局,让我感动和佩服,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一定不如师!可是他却满是师恩难忘,大爱无疆!他可能是我所有的学生中成绩最大、回报社会最多的一个了。我久久沉浸在激动幸福中,就像园丁看到牡丹绽放,兰花吐蕊,一棵幼苗终成大树!他以三牛精神自勉:作为一名党员,他要做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创新发展的拓荒牛,艰苦奋斗的老黄牛!老师也要以此共勉,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

    大爱无言,大象无形,大道无名,大商无算。

    一切尽在不言中。在大爱大德面前,语言都是苍白的,而奉献的过程是风格丰富多彩的。(作者 郭金梅)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