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电子报纸 >>理论实践 >> 德育一体化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详细内容

    德育一体化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时间:2021-04-06     作者:教育文摘周报网【原创】   阅读

    德育一体化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学生个性的养成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我校学生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的现状均不容乐观:有的学生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量少,阅读能力低下,缺乏阅读兴趣,学生课外阅读随意性大,受控因素小,这些都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影响着学生思想品质、学习能力的良好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内、课外两方面的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山东省中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将“热爱读书”界定为第一德育范畴。我所带领的语文组同仁自2018年开始针对德育一体化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研究,积极构建“课堂内外,学校家庭”双轨双向阅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多角度施力,增加学生阅读量

    首先,我们依托每学期校级示范课、公开课、精品课评比,设计观察量表,观察阅读课学生阅读情况,及时反馈调整,归纳有效阅读方法,全校推广。第二,定期下发阅读统计表和阅读调查表,统计学生课余读书情况,调查学生家庭阅读状况。第三,建立班级图书角,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阅读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每周汇总“学生阅读统计表”,填入班级总榜,级部排序评出每周阅读明星和先进阅读小组,激励学生阅读。第四,每月一次阅读交流课,有选择的阅读安排明星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摘抄的美文美篇、积累的读书精思或是摘要式佳作推荐,做好榜样引领。第五每学期进行一次书香家庭评选,积累书香家庭典型经验案例。

    阅读小组以组为单位统计读书成果,增强了学生间的互助监督,鼓励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读书。家庭读书指导,通过亲子共读和寒暑假读书指导等方式辐射家庭阅读,各年级学生阅读量均有所增加。

    项目阅读,提升阅读质量

    为保证学生阅读的有效性,我们采取了“三条腿走路”的方式,除了课本要求的名著以外,开发了学生自主互荐阅读和教师推荐阅读两个项目。学生自主推荐阅读是将学生自己读过的好作品推荐给同伴,教师推荐阅读一是坚持课内外统筹,学名家名篇拓展名家名篇;二是分阶段进行主题阅读:初一确定两个主题,经典文学和传统文化;初二确定两个主题,红色经典和名家散文;初三确定两个主题,励志名篇和传记文学。老师们在统一的框架下选择文本,逐步架构起诵读、赏读、深读的梯度阅读模式。

    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将课本教学和课外阅读有效结合。课本教学着眼于方法指导,就故事、议论、抒情、细节、材料、语言、修辞、形象、哲理、结构等方面,或者单纯文本阅读,或者比较阅读,或者拓展阅读,争取一课讲透一个重点,并且每节课都要有写作要素点拨。为提高读写精准度,我们还编写了《易错字读写》小册子,下发到学生手中,利用早饭后时间读写识记,提高初一学生读写精准度。

    为增强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我们规定,每班级每月上一次阅读交流课。交流课上,学生将自己阅读的书制成精美的PPT、小视频或是写成美文朗读交流,极大地带动起更多同学的阅读兴趣。课堂分享、交流鉴赏将思辨意识引入读书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质量。

    读写结合,以写促读

    教学中,我们将写作与阅读紧密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课文或名家的范例为学生作文提供可模仿的案例,每节课均渗透一两个写作点,预先埋下写作方法或技能伏笔,让学生在作文时可以联系模仿课文、课外阅读内容,在生活中思考寻找作文素材。

    写作实践中,引导学生用周记记录生活、用作文训练应试,将片段随想与篇章写作相结合。学生作文完成后,首先自我朗读评价,然后小组交流找出优点,最后教师打分评价。我们将每次的优秀作文打印下发到每个学生手中,拿出阅读课时间,让学生朗读、品味、消化,将写作产出转换为进一步深化阅读的动力。

    读写结合焕发了孩子热情,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他们自己组织朗读者、飞花令比赛,自己编辑《我们喜欢的诗》,自己创作“小小文言文”,学生阅读积累量大大提高。六年级学生可以写摘抄积累型读书笔记并每天背诵100字,七年级学生可以写摘抄感悟型读书笔记,并每天熟读200字片段;八年级可以写摘抄读后感型读书笔记,并每周创作800字读后感。

    积极构建“课堂内外,学校家庭”双轨双向阅读模式

    实践中,我们注重引导老师们通过学习和教研转变思想,关注学生自主阅读时间的规划和实践的指导,语文课堂开始出现“以文带文”“群文阅读”“拓展阅读”“主题诵读”“专题研究”,基于学生的问题与困惑有针对性开展阅读指导等良好态势。在此基础上,我们总结探索出三种实用课型,即阅读指导课(着眼文章思想、结构、语言等,以课本为范例,进行专题指导)、阅读分享课(整本书阅读分享,人物阅读专题分享,读书笔记、手抄报分享)、读写结合课(跟名家学写作系列)。

    构建“课堂内外,家庭学校”双规双向阅读模式,要特别注意以下三方面:一是重视精读指导。课内阅读指导是让学生爱上阅读,课本是例子,一定要教好。好的语文老师不是把文本嚼碎了喂给学生,而是要回归课本中的名家名篇,结合文本,精敲细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深入开掘文本内涵,强化审美情感体验,反观自身,爱上阅读。二是要关注学生阅读实践的指导和规划,课内课外两条腿走路。阅读课基于学生的问题与困惑有针对性进行指导,自主阅读重视推荐引领。教师之间应定期进行交流合作,以年级为单位精选推荐文章和书籍推荐给学生。三是阅读习惯培养要重视整体规划,保证时间,加强监督,学校家庭两手抓。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中学  马梅利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