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电子报纸 >>理论实践 >> 一堂课,一辈子
    详细内容

    一堂课,一辈子

    时间:2021-04-08     作者:教育文摘周报网【原创】   阅读

    课堂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说到备课,首先要明确“备课”的概念,备课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不等同于写教案。我们语文教师只有深入熟悉教材、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结合自己这些年的教学体会,我觉得备课最需要做好以下三点工作:

    一、备知识

    这需要教师从两方面去准备。

    (一)间接备知识

    这里的“间接备知识”就是经常进行课外阅读。现在语文教材的综合性特别强,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知识面越宽越好,凡是与语文有关,甚至是无关的知识都是阅读的对象。以《三克镭》一文来说,虽然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对居里夫人有所了解,但是对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历程知之甚少,因此,教师在教学前,不仅要备教材,还要收集资料,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居里夫人的奋斗历程,为突破重点打好基础。

    新课标实施后,教材不断更新,这也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经常注意学习。如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上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教师只有对西雅图的地理特点、历史背景深入了解,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解读文本优美的语言、一咏三叹的形式,进而感受印第安人在被迫放弃土地时痛苦无奈的心情和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

    (二)直接备教材

    备知识,离不开备教材。教师在备课时,要以教材为依据,以新课标为标准,“吃透”教材。“吃透”教材一要细研,二要深钻。细研,就是要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一字为宜忽,语语悟其神”。深钻,就是深入钻研问题。只有自己“吃透”了教材,才能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教材,否则,“以己昏昏”,何以会“使人昭昭”?以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一文为例,文中有一句“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此处,作者没用“面庞”、“面容”,却用了一个“面影”,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我们知道这是大有原因的:“面庞”、“面容”给人的印象是真切、清晰的,“面影”是不真切、模糊的,作者自幼远离母亲,对母亲的印象自然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一个“面影”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与悔意。

    二、备学生

    学生应该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无数实践证明:激发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的动力,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在备课中,要考虑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进语文教学,让学生感情自然,自觉、主动地去理解课文,挖掘深意。

    首先,要备学生的“常态”。学生的基础如何,接受能力如何,语文知识储备如何,年龄特点如何,喜好如何……种种状况,教师在备课时都要考虑到,因材施教。如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好玩好动,在识字教学中可以用具体的图片或模型配合教学,而在阅读教学中,分角色朗读、情景表演等形式则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促使其主动参与教学。学生乐学,教学效果自然就好。

    其次,要备学生的“可能”。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这时,教师要转换角色,把自己当成一名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解读文本,优、良、差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经验和感受,这不同的经验和感受在课堂上的表现肯定也不同,这就是学生的“可能”。这个“可能”语文教师备课时不可忽视。

    三、备教法

    我们常说,教无定法,没有一种教学方法可以通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堂,记叙文和散文不一样,说明文与议论文也不同。另外,每个教师的个性、气质、素养、专长等不同,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风格就不同,一种好的教法未必每个教师使用都有效,因此,只有根据教师本人的风格选择教法,在教学中才会游刃有余,也才会被学生所接受。如有的教师声音甜美,课堂上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范读课文;有的教师声音沙哑,则可以课件代替范读。再如“分组学习”法,高年级的学生自制力较强,有一定的思想和认识,运用这个方法,课堂效果会好比较好,而低年级的学生自制力较差,若运用不当,课堂可能会成为一盘散沙。

    另外,对教学方法的使用,还要结合文本、学生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取舍。以农村课堂为例,课件虽然形象直观,但受现实条件限制,不可能经常运用电化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发挥聪明才智,找到合理有效的方法。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前苏联一位历史教师上了一堂成功的观摩课,他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在这里我想用这位教师的话和各位语文教师们共勉——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备好每堂课。(德州陵城开发区实验学校 冯茹 刘卫星)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