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班主任工作随想时间:2021-04-21         教育,润物无声,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一种艺术,一种追求。虽然无声无形,但却客观真实,那就是我的教育故事,它们记录着我对教育的实践和反思。从教21年,做了19年班主任。一路走来,既是沉淀,也是升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就是在孩子们心里播种下一颗火热的责任心,给孩子们一个正确的信念,并让他们茁壮成长。为了带好班级,做好班主任工作,我非常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良好的习惯,能使人受益终生。所以我认为培养良好的习惯,是我做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在平时的工作中特别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 要求学生桌凳摆放整齐,地面干净,要求他们捡起细小的纸屑,以培养他们做事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提示他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来培养他们聚精会神,专注于一件事的习惯。要求学生每天按时完成作业,要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要求学生写作业时做到坐姿端正,字迹工整;读书时心平气和,声音洪亮,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走进学生心灵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级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对每个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尤其是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譬如我班的范劲怡同学成绩不错,就是性格太内向,不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更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甚至老师点名叫她回答问题,也难于开口,或者声音细小,匆匆结束,在老师面前也是有上句没下句的,我几次都想主动找她解决问题,但一向都没有遇到好的机会。我意识到她不仅仅性格内向,而且也有点偏激,容易出现更为严重的事件,再联想到媒体介绍的一些案例,感到有些害怕。我赶紧把她找到办公室,让她坐下,漫漫说出当时的具体状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讲得我嘴巴都快干了,最后,她最后表态说:“我以后会多和同学交流的”。但我仍不放心,以后再出现偏激的事怎样办呢?必须要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我除了留意观察,抽空和她谈心外,还让班级几个比较开朗的同学成立帮教小组,带她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如果她遇到难事,帮教小组的同学会帮她出谋划策,帮她解决问题。慢慢地她变得乐意和班级同学交往了,有事也愿意和我交流了,人也变得乐观了许多。在一次家长会上,她的母亲提到她的变化时,对我表示十分感谢。一天,我在办公桌上发现她的一张留条,上面写到:“谢谢您,我的老师!”看完后,我欣慰地笑了。 三、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让每一位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而自己又是这集体中的一分子,集体的荣与辱直接与自己相关。要把班集体营造成一个充满信心,富有理想,积极进取,顽强向上的大家庭。我认为班会,校内集体活动,公益劳动等都是相当好的教育渠道。比如说:组织树立自信心等方面的主题班会等,让学生共同探讨,自由发言,启发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差的同学要求他主动参与,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看到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在不断的提高,收到明显的效果。另外,多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公益劳动,由于班中许多学生是独生子女,集体意识很淡薄,部分学生"惟我独尊",不把家长、老师和学校纪律放在眼里,我行我素,强调自己,维护自己,当自己的位置体现不出来时,对他们是很大的打击,会感到强烈的不适,感到不如别人,导致自卑心理,挫伤自信心。因此,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不断地教育学生要多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和与人合作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要有长期性。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不会一蹴而就,不能说通过一次谈话或者一次班会就能牢固建立,必须在教育期间适时的,持之以恒的培养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集体凝聚力才会增强。 四、培养优秀的班干部 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是搞好班务工作的关键环节。班干部是我的的好帮手,优秀的班干部可以独当一面,协助我更好的管理班级。班干部的有些作用是我无法替代的。在班干部的选拔中,我注重德才兼备,因为这样的学生才有威信,才能起到榜样作用;并注意扬长避短,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特长的舞台。在任用了班干部之后,给他们较大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为班级工作做贡献。但放手,并不是做"甩手掌柜",不闻不问。 把竞争机制引进了班干部队伍建设中,造成了一种既富挑战性,又有一定群体压力的情景和氛围,促使班干部心理出现应激状态,提高心理活动水平,打破了原先工作中一成不变的沉闷现象,激发了广大班干部积极工作的士气和活力,强化了班干部的岗位责任意识,可使工作积极性和效果明显改观。 五、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班主任工作是一份有温度的工作!担任班主任以来,我深知,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所以自己应该也必须成为学生的朋友,用自己良好的形象和人格的魅力去征服学生、感染学生。对于班里的“问题学生”,总是耐心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家长一起商量教育孩子的最佳办法。和家长建立信任关系很重要,每次新生入学时的家长会和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最好途径。我非常理解新生入学时家长的各种担忧和焦虑。因此,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我都特别重视家长会和家访工作。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一般在家长会沟通就行了。但问题学生则要通过家访沟通,每到一个家庭,我都要和家长聊上一个多小时,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会清楚地告诉家长,在进入初中之后孩子将要面临的各种问题,家长心中有数了,焦虑自然会减少,和我之间的信任也会建立起来。 六、做学生的引路人 多年的工作实践让我逐渐意识到班主任更应该充当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学生都迷上了玩网络游戏,这让家长和老师们都很苦恼。但仔细想想,手机并不是一无是处,只是要掌握使用的“度”。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需要仪式感,为什么我不能策划一个和手机相关的仪式呢?有了这种想法之后,我就联系家长们和学生们开展了一次和手机告别的仪式。我先让学生们谈谈对手机的认识,聊聊手机带给他们的快乐与困扰。然后,引导学生找到一种和手机和谐共处的方式。活动结束之后,我就收到了家长的反馈。家长们都说:“这个活动太赞了,之前我们怎么要手机都要不回来,这个活动让孩子们轻松交出了手机。” 但是,我后来又发现,很多学生即使交出了手机也是迫于无奈或者压力,而非发自内心的行为。因此,过了一段时间后,再通过班会课、午会课和学生们开展关于手机的大讨论,让他们想明白手机和学习、生活的关系,从内心接受和手机的告别,把和手机的告别上升到对人生负责的高度,这样,自愿告别手机的学生就更多了。所以一定要重视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孩子。 孩子的成长环境主要是学校和家庭,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用力方向必须一致,必须形成向前的合力;绝不能各行其道,用力相互抵消,这对于班级的发展和孩子的成长都是极其不利的。及时了解家长的教育方法,教育思想,发现有抵触的地方,一定充分交换意见,达成统一。 在班级工作中尽管我做了不少工作,但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一定总结经验教训,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洛阳市伊川县实验中学 赵文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