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充分运用益智活动在乡村小学英语习作课堂的作用时间:2021-04-21         摘要:小学英语对英语初学儿童的启蒙作用至关重要。然而,乡村小学英语习作课课堂上,儿童的英语思维与思考力仍然不足。如何设计有效的益智活动环节,充分运用益智活动在乡村小学英语习作课堂的作用,使学生迅速掌握有效的英语习作方法,高质量地写好小学英语作文,成为师生与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以旨在运用思维导图、英语游戏、英语歌曲及英语动画故事微视频等益智活动,营造符合习作主题的情境,训练乡村小学生的英语思维,提高思考力,跨越英语习得中的障碍,高效率地完成英语习作。 关键词:益智活动 英语思维 思考力 小学英语习作 一. 乡村小学生英语习作过程中常见问题。 英语作为中国学生的第二语言习得,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始终摆脱不了汉语的干扰。《超右脑英语学习法》的作者松本道弘曾指出:“美国举办TOEFL考试的机构ETS所做的英语水平调查表明,亚洲各国英语水平最差。”而他得出的结论是:“人们没有抓住英语的节奏。”七田真先生更明确地表示:汉语语言的频率在2000HZ以下,属于低频率语言,英语语言的频率在2000HZ以上,属于高频率语言。中国学生熟悉了汉语的节奏,大脑很难接受英语的节奏,故而听不懂,学不好。 小学生阶段,英语学习以兴趣为主,兴趣带动思考力,英语习作课也不例外。兴趣的浓厚、情感的真挚、经历的丰富有助于作者习作时妙笔生花。然而,很多乡村小学生缺乏英语思维,受第一语言“汉语”的影响,英文表达不准确,习作成文偏“中式”风格。次之,读不懂英语习作的题目要求,知识积累少阅历浅,写作思路不清晰,文章结构不完整。更有甚者,英语词汇储备少,不会写单词,导致写作时,想表达的句子、短语写不出来或拼写错误。总之,小学生在完成英文写作的过程中往往遇到很多障碍。如果小学英文写作的障碍不及时清除,久而久之,小学生对英语习作表达将失去思考的兴趣。 乡村小学英语课堂上的益智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设计适合乡村小学生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的教学环节。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活动,目前以歌谣、情景对话、角色扮演、游戏、微视频等形式强化学生熟练掌握情境交流语句与日常习惯用语的表达。针对英语写作思路、写作方法、单词记忆及单词应用方法的益智活动相对较少。 二.益智活动的一般理解 1.益智活动。 广义上说,益智活动是有益于增长智力、使人聪明的活动。益智过程能够训练人的思维,锻炼人的思考力,促进知识内化,是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关键。 课堂上的益智活动是诸多有益于学生智力发展的教学环节,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勤于思考,集中注意力,理顺学习思路,丰富思维,融合新知识体系与原有知识系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思考力决定竞争力,竞争力与知识能力相关。小学生学习竞争力的形成一方面依赖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也依赖于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概括化、系统化。 2.英语习作课堂中,益智活动对语言级别目标达成的必要性。 新标准外研社小学英语新课标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 (1.)语言技能:听、说、读、写。 (2.)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 (3.)情感态度: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 (4.)学习策略: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 (5.)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国家英语课程要求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三、四年级应完成一级目标,五、六年级完成二级目标。其中,一级目标包括:听做、说唱、玩演、读写、视听。二级目标则包括:听、说、读、写。 听: ① 能在图片、图像、手势的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 ②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 ③能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 ④能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适当反应。 说: ①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达意; ②能进行简短对话; ③能运用基本的日常用语; ④能就简单话题作简短叙述; ⑤能在图片提示下叙述简单小故事。 读: ①能认读所学单词、短语; ②能自然拼读出单词; ③能读懂教材中的要求或指令; ④能看懂贺卡等表达的简单信息; ⑤能读懂简单的配图故事或小短文,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⑥能准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写: ①能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常用的标点符号; ②能写出简单的问候祝福语、简单句; ③能根据图片、短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成文语句。 小学英语习作要求出现在二级目标里。二级目标可以概括为: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问候、交换个人简单信息。能够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够根据图片或其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在六年级每周三节英语的课时计划下,要达到上述语言技能的各项目标,益智活动的设计十分必要。 小学英语作文一般为记叙文,即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法,记人叙事、描写地方为主要内容的英语文体。习作最大的难点在于动词时态的掌握、习作中句型的掌握。 写人类作文,常以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出现。描写自己、家人及朋友,可采用一般现在时,从外貌、年龄、职业身份、爱好、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行写作;描写历史人物的生平、经历、贡献等则需要用过去式。 写物品类的作文,常一一般现在时出现。小学英语课上,教师会引导学生描写自己的书包、玩具等。描写物品可以从物品外在的特点如颜色、大小、形状、其他装备等进行写作,并且可以给予物品以综合评价,并表达作者自己的情感,即对物品的喜爱之情。 写地方类的作文,英语中需要用“There be”句型进行地点的描写。“There be”句型分为一般现在时的“There is +可数名词单数或不可数名词+地方”/“There are +可数名词复数+地方”;一般过去时的“There was +可数名词单数或不可数名词+地方”/ “There were +可数名词复数+地方”;一般将来时的“There will be +可数名词单数/不可数名词/可数名词+地方”。 记事类的作文,要根据题目要求选择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等语法时态。一般过去时的习作,动词需要用过去式;现在进行时的习作,动词需要写成“be doing”形式,这些在汉语言习作中是不存在的,历年的记事类作文成为小学生习作中的难点。因此,小学英语习作课上如何锻炼乡村小学生的思维,提高思考力,让思维智慧之花绽放于习作课堂,完成二级目标的习作要求,由益智活动启发智力发展、开发乡村小学生右脑的学习方法势在必行。 三.益智活动在乡村小学英语习作课堂上的应用: 1.思维导图激发想象力,图文结合益智写作。 爱因斯坦曾指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有涯,而想象能环绕整个世界。思维导图的开创者、著名的大脑潜能与学习方法研究专家东尼·博赞鼓励尊重小学生的想象空间,允许小学生适当地捕捉“白日梦”,积极记录,用于创作。因为大脑喜欢多彩的思维方法,而丰富多彩想象对大脑极其有益。博赞从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多角度地对忍得大脑机能、思维模式及潜能开发进行实验与研究,研究发现人类对大脑的使用只占到大脑机能的4-6%,天才爱因斯坦也仅仅使用了大脑机能的18%。博赞根据多年的研究与实践,首创“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顾名思义,由“思(思考)、维(角度维度)、导(输入输出)、图(图片图谱)”构成,它类似大脑神经元网络分布的图形。思维导图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多彩多角度的立体式扩散思考,左右脑协调合作,会让学生的大脑迅速掌握整体内在的联系,同时使一个想法很快而深刻地产生。 小学英语习作以记叙文为主。记叙文的结构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思维导图正是提高小学生思考力、辅助小学生完成结构思路清晰的记叙文最有效的思维工具之一。利用思维导图作为益智活动的操作步骤为: ①明确题目要求、提取关键词,绘制图片。把主题关键词置于思维导图中心部分,突出主题;图片的设计符合主题。 ②理清行文结构。根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划分思维导图的分支构图。即利用思维导图二级分支扩散思维,分析英语记叙文本中的“when、where、who、what、why、how”关键词,分层设计文本段落; ③填充颜色、图片涂色。发挥想象力,利用绘图填充各方面信息及具体内容。 ④根据思维导图完成写作。目前,小学生适合采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组织整篇文章的写作。写作时可借鉴汉语写作“总分总”结构,并注意从首段至尾段、各段落之间的过渡衔接。 2. 英语游戏、英语歌曲及英语动画故事微视频相结合的益智活动在乡村小学英语习作课的应用。 适合小学英语习作课的简单英语小游戏包括简单的“开火车”、“Sam Said(正话反说、正说反做)”、打地鼠、踩地雷、我做你说等益智类活动设计,其目的是强化小学生习作中所用的时态、句型的掌握。小学生对歌谣十分感兴趣,适合小学英语习作课的简单英语歌曲为课本每个模块第二单元的活动歌曲或者是第一单元的导入说唱部分。习作课导入时,可借鉴外研社编入教材的歌谣歌曲。教师可弹琴或吉他与学生一起学唱,这样的乐曲让人放松灵动,让人富有想象力,如果把英语习作中的目标语句结合中文流行歌曲的简谱编成歌谣唱出来,习作的效果会更佳。 英语游戏、歌曲、动画故事微视频相结合的益智活动,关键点在于利用与习作要求相关并与习作主题相符的游戏、歌曲、动画故事微视频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小学生参与课堂语句练习的活动积极性。游戏、歌曲及微视频都以“有趣味有内容”的形式,引导小学生听懂英语表达、看明白英文文章结构、读懂习作要求、正确说出目标句型,肢体最大范围地辅助理解文本。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小学生学习时“耳到、眼到、口到、手到、肢体到、脑到”,启发小学生动脑筋思考,加深理解力,提升记忆力, 最终达到“乐中有学,学中有乐”的益智效果。 3. 小学英语习作课前的专注力训练在培养学生高度集中精神、增强思考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小学英语课堂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英语习得的关键。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对英语学习的思考力强;而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思考力会体现在其他方面,甚至是与英语学习无关的活动上。乡村小学英语习作课高效与否,专注力训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英语习作涉及的单词、短语等用语,应从视觉专注力训练开始,给学生看一些照片或图片,并配有英语单词或短语,让学生结合图片认知单词、理解单词的意思,思考单词的用法。注意,展示给学生的图片要不断的变换,保持新鲜感,防止学生失去兴趣。 此外,坚持听觉专注力训练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增加学生的英语写作素材的积累。英语课文的听力与朗读训练、听英语小故事、纯英语演讲欣赏、纯英语美文导读等,都是有效的听觉专注力训练方法。活动之前,把要提问学生的问题告诉学生,要求在听中“寻找”答案。并且,问题的设置也要考虑小学生听力水平的现状,尽量选择让学生好奇的问题。 除了视觉专注力训练与听觉专注力训练,动作专注力训练也是乡村小学英语习作课上的一大亮点。尤其是叙事类作文,涉及时态语法。让学生通过做动作掌握写作中的句型及时态表达,比如体操动作、跑跳踢等运动动作、舞蹈动作、游戏动作、吹拉弹唱等音乐动作,边做动作边说与动作相关的英语句子,并提前规定谁跟不上动作节奏就会有“个人英语秀”的小惩罚。 4. 师生对话、益智类英语口语交际在小学英语习作课上的应用。 鉴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其沟通交流的能力目标不容忽视。新标准外研社小学英语教材内容的设计里,除了六年级下册第五模块至第十模块,其他年级每个模块第一单元(甚至第二单元)的文本皆以英语对话交流的形式呈现。课文里的主人公“一问一答”,展现的就是西方国家的人们日常交际用语、日常的沟通。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角色扮演、情景表演、集体配音等益智类英语口语交际都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英语交流展示平台。在对话过程中,学生要保持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认真听对方的提问,认真思考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整个过程都是锻炼小学生思考力的关键设计。 在小学英语习作课中,以对话引入作文主题,让学生自发地“讲英语”,口头表达出所写事件的时间、地点、环境、人物以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过“提问题——回答——再提问——再回答”的反复对话流程,使学生在下笔写作之前,已经对文章有了清晰的行文结构与表达思路,并做到“有话可说 有内容可写 有轮廓可参照”。 5. 联动体合作学习:“组内合作 组外竞争”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英语习作的思考力。 鼓励创新,宽容失误。(德州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方庄小学 李美颖) 【参考文献】 1. 七田真《超右脑英语学习法》,南海出版公司,2007; 2. 章兼中《外语教育学》,浙江出版社,1997; 3. 鲁芬芬《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第11期; 4.张月菊《小学英语外研社2011版新课标解读分析》,2018. 5.东尼·博赞《思维导图系列丛书》,ISBN:9787508617947,200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