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电子报纸 >>理论实践 >> 体育游戏促进一年级新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策略研究
    详细内容

    体育游戏促进一年级新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1-04-25     作者:教育文摘周报网【原创】   阅读

    [摘  要]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由于学习内容、人际交往、家庭教育等原因往往会出现诸多的心理不适。本文旨在通过体育游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体育游戏从体育课内延伸至课间以至延伸至家庭,实现无缝对接。让学生在游戏中懂得规则、远离手机、融入群体,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 体育游戏、心理健康、一年级新生、策略

    一、实施原因

    一个孩子进入小学,是他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也是这个家庭的一件大事。但是作为教育者,我经常发现这样的问题:所有的孩子在刚入学时都兴奋、高兴,过不了多久,不少孩子都不想上学了。厌学、害怕上学的孩子比比皆是,甚至出现了一到了星期一就装病逃学的现象。

    出现以上的问题,主要是幼小衔接出现的诸多变化,如学习内容的变化,人际交往的变化,当然也有家庭教育不当的原因,造成了新生入学适应不良的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生活习惯问题。很多学生上课时不讲纪律,听老师讲课时往往忍不住要插嘴,忍不住和同学讲话,甚至忍不住在课堂中走动,课堂常规观念淡薄。

    2.行为习惯问题。一个班级,总有一小部分学生进入学校后交不到朋友,课间也很少与同学交往,沉默寡言,不合群,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些学生成为班级集体生活中的“心理弱势”群体,心理上的弱势一定会造成其他方面的弱势,这也是造成厌学甚至逃学的原因。

    3.心理习惯问题。最主要表现在沉迷于电脑、手机。21世纪的今天的儿童被称为信息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一生下来,就生活在屏幕和声音造成的虚拟世界。这个虚拟世界和它所面对的现实世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长期沉浸在虚拟世界的孩子在面对现实世界时,往往对生活和学习失去兴趣,遇到问题只能逃避,无所适从。

    二、实施原理

    出现以上心理健康问题,班主任老师往往会与家长配合,采用家校合作方式进行行为矫正、心理疏导。但作为一个体育工作者在体育教学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矫正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出现的种种心理不适,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思考:

    1.基于体育学科的教学目标。《体育( 与健康) 课程标准》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本身的特点以及国外课程发展的趋势,在体育课程学习中创造性地划分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以实现体育课程的多重目标和价值。而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还包括精神的健康和适应社会良好的状态。这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体育课程不但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要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

    2.基于游戏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教育家阿尔金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维生素。”体育游戏是集体育运动和娱乐于一体的一项活动,它在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对心理健康做出重要贡献。游戏对于儿童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爱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特有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也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孩子天生就渴望学习,对整个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想触摸、探索整个世界。

    (2)游戏就是最为自然的学习方式。儿童的生命发育和精神成长离不开游戏,真正的教育必须志根于儿童的伟大天性。来自新西兰的Wendy lee 博士曾给老师们重新定义“Play—玩耍/游戏”及其价值:孩子们通过玩耍/游戏这种方式不断的探索、发现着他们的世界。

    (3)健康的游戏有益于建立健全的人格。儿童的生活经验,无论是知识、道德或是艺术,乃至于最抽象最深邃的知识和思想,都可以凭借健康快乐的游戏建立起来。

    三、实施策略

    1.传统体育游戏进课堂

    一年级新生的体育课程以体育游戏为主,解决学生不适应新环境、不合群等心理问题。小学生大多数好玩、好动,游戏对于他们来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因此,游戏教学是与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吻合的。开学伊始,我校在上学期挖掘相关游戏的基础上,将重点侧重在低年级学段经典传统体育游戏的开发和运用上,希望通过对经典老游戏的渗透及改编,形成适合现在小学生的游戏模式,丰富体育课堂,不仅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最主要是学生在游戏中放松了身心,消除了刚入学的不适心理。本学期进行了三个主题的游戏课堂,我们选取了三个有形还有声的游戏,分别是编花篮、跳房子和跳皮筋。何为有声,因为这三个游戏在进行时,都是边跳边唱,每个游戏都自带儿歌。游戏开始时,我们一般选取胆子较小的孩子领唱儿歌,让他较快融入集体。特别是编花篮的游戏,他们从两人编、三人编到多人编,每一次的组合,都多了一个朋友,学生们在开学后很快就相识相知。

    2.传统体育游戏从课堂延伸至课外

    为巩固教学效果,每个课间都有班主任或教师组织低年级学生进行游戏。每个班级都有固定场所,每个课间都有固定项目,每个游戏项目都有固定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进行游戏活动,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让学生因为喜欢游戏而喜欢上学。

    3.体育作业让体育游戏从学校延伸至家庭

    由于我校在上学期被认定为是国家级篮球特色学校,本学期我校为学生选定的体育艺术“2+1”中的体育项目是踢毽与小篮球,为保证教学质量,我校的学生做到了人手一毽,人手一球。介于此,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一是利用踢毽子游戏解决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电脑、手机的问题。一位哲人曾经说过 :想要田地不被荒芜,就要用粮食的种子占领它;想要思想不被荒芜,就要用高尚的思想占领它。现在的孩子,放学后大量的时间都用来上网,浪费了时间、金钱,甚至是健康。因此,我们有了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的想法,让健康的体育游戏占领孩子们玩电脑、手机的时间,进而解决学生沉迷于电脑、手机的问题。

    踢毽子是一项古老而有趣的游戏,虽然学起来简单,但要熟练并形成技巧却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所以我们的体育作业就从踢毽子开始。尝试教育开创者、著名教育家邱学华教授曾说过:任何形式的说教对于学生来说都不是教育,真正的教育是习惯的培养。为培养起学生踢毽子的习惯,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①树立榜样。我们把每天踢得比较好学生进行录像(每天一人,提高积极性),并转发到班级微信群中,供大家学习。

    ②做好监督。按照学习进度,布置踢毽的式样和数量。完成后由家长在群中回复,也可以把孩子的踢毽录像发到群中。

    ③扩大宣传。教师或家长可以把比较精彩的录像发到一些视频网站,提高学生踢毽子的兴趣。

    ④比赛推进。每月组织一次踢毽子的单项赛,评选班级最佳、学校最佳以及进步最大等奖项,以推动该活动的开展。

    二是通过篮球游戏,让学生学习规则,遵守纪律,改正生活中的诸多不良习惯。一年级的小篮球教学以篮球游戏为主,通过游戏,熟悉球性,更主要是学习篮球运动中的许多规则。让学生懂得每一项游戏,都是规则下的游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例如,带球跑游戏,你是不能抱起球跑的。怎样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必要性,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身体力行,在实践中感受有规则的必要性

    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篮球游戏让学生明确规则内容,了解规则存在的必要性,从而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学生领悟到规则的重要性,自然会在彼此的约束中自觉遵守。

    2.互相监督,在实践中明晰无规则的危害性。

    规则是规范行为的准则,是互相约束的制度,教师引导学生在彼此监督中相互激励、相互影响,相互监督。发现违反规则的现象,分析它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对于违反规则的学生要有小惩戒,例如罚跑一圈、仰卧起坐10个等等,受罚学生也乐意接受。如严重违规,则让其暂时离开游戏区。

    四、实施效果

    课题实施已有一年,伴随着课题开展,教师、学生均在成长。从教师层面来看,一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在教学中既能关注学生体能的提高,也能关注学生心理的健康。二是业务水平的提高,低年级围绕体育游戏开展体育教学的模式已渐成型。从学生层面来看,不仅是体质的增强(我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已连续两年获区第一名),更伴随着心理上的可喜变化。从学生调查问卷看,学生对网络、手机的依赖指数明显降低,愿与同学交往的指数却有明显上升。实验表明,从游戏性体育活动中获益最大的是心理健康差的学生,他们不良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心理习惯都得到了一定矫正,好习惯慢慢形成。烟台市福山区门楼兜余小学  卫德春) 

    参考文献:

    [1]李祥.学校健康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蔡锡元.李淑芳.体育游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张珂.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