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师德铸魂 忠心向党时间:2021-05-19         2021年是我们伟大的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是抗击新冠性肺炎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年,2021年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一年,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作为小学人民教师更应该积极地投身于教书育人平凡而伟大的工作中去, 用毕生的精力去关爱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孩子,争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快乐中学习,健康快乐的长大成人,将来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老师的工作是一种劳累,是一种无怨无悔的付出,但它有时也是一种收获,是一种辛苦过后收获的享受。那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为党的教育事业尽绵薄之力呢?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说的就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但需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更需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尚的教师道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的前提。 一、努力提高自身知识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科技在不断地更新,文化知识内容在不断地扩充。不学习,就会落后,落后就会被淘汰。唯独坚持学习,坚持提升自己的素质,才可以学习到新知识、新教育的方式方法,才能顺利地把自己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更加的得心应手。小学教育的主体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然而其关键作用的肯定是老师。老师的主导作用任何时候都是不能改变的。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使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通过什么样的教育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最后就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效果。所以说只有老师坚持学习,努力不断地提高自身地素质,才能不断地提高教育水平。 如果想成为当今社会合格的人民教师,那么就得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意识,坚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博学多才对每一位人民教师都是特别重要的,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说过,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科学文化知识也是在不断的更新发展的,文化知识每天都在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尤其是现在被称为“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人民教师更应该是一条不断流淌的清澈的小河,用自身的魅力不断吸引着孩子们来到我们身边吸取水源。如果想成为一名当代的优秀的教师,不但要熟练学会各种专业知识和各科教材教法,更要如饥似渴地去学习各种专业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书育人的基本本领。还要养成实事求是和严格要求自己的学习态度,努力提升自身素养,不断给自己充电,发扬优良的教风,学风。努力提升自身的魅力,进而来感召我们的每一位学生。 二、努力提升道德情操 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但是孩子们的的道德品质并不是老师教出来地,而是通过老师地人格魅力感染出来的。课堂上靠的是良好的课堂氛围和老师自身具有的人格魅力,以及老师起榜样作用的言谈举止。作为人民教师要努力变成每一个学生心中的道德权威。教育是一项很特殊的工作,它的工作的对象是人,所以我们的工作要做到是老师的心与孩子的心互相交流,对孩子实施教育有时靠的是老师的道德魅力,而不是强硬的手段,更不是严厉的恐吓。老师的道德魅力来自于每一位老师的道德情操,来自于每一位老师的人格素养。 三、让师爱滋润孩子心田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心中都要装着学生,充分认清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这一重要地位。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既具父爱的严厉,母爱的慈祥,还具有友爱的平等。师爱是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发自内心的对每一个学生的关爱,是每一位老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对学生情感的真情流露。师爱是每一个孩子心灵深处的渴望,师爱为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指引着方向,师爱对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和行为都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不就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我们的要无私地,毫无保留地给学生关爱吗?努力提高教师道德水平是做好教书育人的前提,如果没有基本的教师道德,那么更别谈教书育人。老师的一言一行,对每一个孩子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良的师德修养,有利于养成孩子优秀的人格修养。 作为我们老师,师德体现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教学方法让家长称赞,教学态度让学生满意,教学成绩让社会满意,只有用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老师,喜欢上老师的课,才能赢得家长的肯定,才能得到社会的赞誉。 四、要具有淡泊名利的信念 现今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物价飞涨,货币贬值等等,加上人本身的某些弱点等因素,促使人们的物欲不断膨胀,物欲的膨胀一定会给人们的心理带来某些不平衡,进而导致一些自控力较弱的的人精神空虚,物质的膨胀和精神的空虚造成一定的落差挥之不去的。年轻的教师以为在漫漫无际的黑夜中看不到一点前途而苦闷,看到一张张渴望新知的稚嫩的脸庞不能单纯的面对时而感到很羞愧。 但是转眼一看,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有无数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无怨无悔,他们像春蚕、像燃烧的蜡烛,他们用自我有限的青春,甚至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来捍卫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时,我顿然醒悟。这些英雄们用自身的行动,用自我的生命的轨迹激励着,鞭策着我们这些迷茫的教育工作者,这些教育的前辈们,给我们起着引领示范的作用,使我们这些迷途中的教育工作者由抱怨到情愿,又由情愿到全心全意地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因为,人活着的意义不是有多少钱,有比金钱更重要地东西等着我们去做。 斯霞、于永正,贾志敏等老一辈教育家他们把毕生心血都无私的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们认为从事教育是最光荣的事,他们在三尺讲台上,孜孜不倦的工作着、享受着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王崧舟、窦桂梅等年轻的特级教师不也是如此吗?他们一心扑到教育工作上,无怨无悔,赢得家长、学生以及同行老师们的一致称赞;甚至我们身边的普通老师在教育工作中也能舍小家为大家。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性肺炎把全国的老师和学生困在了家里,延期开学。但孩子们的学习不能耽误啊,疫情防控期间,我校师德标兵李朝晖一边陪爱人在医院待产,一边备课线上上课,还经常线上给孩子们做心理辅导,整个疫情期间,孩子们没有懒床,没有沉迷于手机游戏,而是提高了自己学习。李朝晖老师说:“虽然很累,但我觉得很值、很充实,看到同学们的状态,我感到很欣慰”;在疫情在面前,人们需要更多的支持与疏导,刘秀丽老师首先想到了她的学生,她时常给她的孩子们发一些疫情防控知识,告诉他们加强自我保护,注意卫生安全,居家锻炼身体,话虽不多,但母亲般的大爱已经通过短信传递给了孩子们,她教育孩子们要科学看待疫情,相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她常说,“老师就要爱学生,只有爱学生才会有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教育才会有好的结果。” 应对这些榜样的力量,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爱我们的教育工作,自己能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自己能不能像他们一样把纯洁的爱都奉献给学生,既然选择了教育,就不要贪图名利。 的确,我们的工资待遇不高,但是我们职责很重大,我们年龄一天天增大,白发一天天增多,但是既然选择了教育,那我们就应该为了这片净土坚守到底。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教师更应该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于伟大的教育事业,认真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素养,真正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开封市祥符区第三实验小学 刘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