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研究时间:2021-05-27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由此可见,教学评价对学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多年以来,教学评价存在着过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评价主体单一、方式传统等不足,这种评价的模式已不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如何优化评价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获得全面健康的成长,成为我们一线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 一、优化评价标准,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 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评价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而要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首先就要优化评价所依据的观念和标准,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导向性原则:中小学生评价改革的基本目的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者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评价的基础性和发展性。 2.全面性原则: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 3.发展性原则:教师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不仅要看到学生现有的水平,还要看到学生的发展潜能。 4.目标性原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从教与学统一的角度出发,以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确定合理统一的评价标准,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 5.个性化原则:关注每一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的发挥,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个性心理和特长,使评价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特点。 以上原则从学生角度进行评价,尊重学生差异,采用以正向性评价为主进行引导的方式,使学生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所要实现的目标,激励每个学生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开启学生好奇、探究、创新的内在动力,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增强自信。 二、实施多元评价,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元评价是指整合、协调各个评价主体,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方面进行全面化、全程化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以此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最终实现教育宗旨,即多元化地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1. 评价智能的多元化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 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 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 因此, 每个学生都有其各自的长处。“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 如果能用不同的标准, 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评价学生, 做到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我们就肯定能发现他们身上与众不同的优点, 挖掘出学生的独特潜能, 发扬他们的优秀品质, 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2.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降低评价的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评价主体必须多元(教育者、学生、家长甚至社会成员)。学习过程和活动中,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教师、家长等都参与到评价中来。学生自评和互评可以提高学生的内省意识,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家长参与评价可以增进他们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这样多渠道、全方位收集信息,既能使评价更客观、更具说服力,也更能反映学生学习及发展的真实情况,发挥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性功能。 3. 评价形式的多元化 传统评价往往用行为目标作为判断的依据。行为目标是结果取向,它重视的是学习结束后的成就,而忽略学习的过程, 所进行的评价也仅仅是终结性评价。 因此,课程评价形式必须多元化,即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三、构建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合作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非智力因素,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进步 "学科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要求评价方式由"结果"向"过程"转换;注重评价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以“过程”为主的选拔和评价方式,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表现,是过程性、发展性的表现评价,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既关注某一时间段内学生的发展进步,也关注长期总体的发展进步。做好过程性评价,课堂学习和行为表现量表具有较强的规范指导作用。 学生课堂学习及常规表现评价量表(共10分) 
 
 量表利于教师在教学和管理中细致地观察到学生的进步,有效地处理面向全体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学生学习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2.捆绑式评价,加强团队合作竞争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小组为合作学习的基本评价单位。小组捆绑式评价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质量。 小组捆绑式评价要坚持“淡化个人,强化小组”的原则,淡化学生的个体成绩,强调整体学习效果,促进小组之间充分展开竞争。具体操作方式是以小组为单位,把小组内各组员的学科课堂评价积分与班级管理(纪律、卫生、活动等)积分进行捆绑记录,定期进行汇总反馈并予以奖励。 这种捆绑式评价不仅能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合作、荣辱与共的意识,提升团队担当和责任感。还能培养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利于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整体发展。 3.关注评价档案,记录学生成长足迹 “让每一位学生都留下成长进步的足迹,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自信”是设置“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的宗旨。成长档案袋可以用文件袋管理和班级优化大师电子版两种方式。文件成长档案袋记录积累学生学习的过程,可以收录反映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自己特有的解题方法,满分试卷,最满意的作业,典型的错题记录,印象最深的学习体验,探究性活动的记录,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等等。 班级优化大师则会详实的记录并展示学生学习活动的点点滴滴,其间,有成功,有进步,也有失误和遗憾,大师每周汇总分析每个学生的整体表现,并能通过数据分析给与学生表扬肯定,并提出发展性建议,是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 如下是上学期优化大师记录班级学生的成长过程: 
 
 
 成长记录袋能使学生直观的感受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利于自信心的培养。同时也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改进教学,实施因材施教提供重要依据。让学生参与成长记录袋建立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自我监控的能力和负责的态度。它向学生传递的信息是:成长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这将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动力、培养良好习惯。 四、丰富评价语言,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的语言评价不是对学生简单的表扬与夸奖,而是恰到好止的激励,也不仅是委婉的指明错误,更是在鼓励的基础上提出纠正的建议,这样的语言评价才能不断地在学生心中点燃求知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自身的美好憧憬,不断激励自己努力进取并获得成功。 1. 评价语言要真诚而亲切,充满尊重与关爱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评价性语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赞美一定要真诚而亲切,这样才有利于建立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应充分关注到学生个体差异,变横向为纵向,评价语重情感投入,用欣赏的眼光评价学生的发展,变冷冰冰的技术分析为春风般的鼓励”。 2. 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少用“但是”,多用“如果”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目的不是指出学生的缺点,而是帮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因此,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要少用“但是”,用“如果”。如对于学生读课文的评价,对一位后进生朗读课文可以这样评价:“张同学能大胆站起来读课文,而且字音读得很准。如果读得再熟练一些就更好了,课下再多读几遍,老师相信你能做得更好。” 对中游学生读课文的评价,“王同学这次课文读得很熟练 声音也很响亮,如果在朗读的时候能融入自己的感情,就会读得更美。” 当学生正确回答了问题,但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小时,教师可以鼓励他: “你回答得很正确,如果声音再响亮些就更好了。”在数学课上学生展示练习题时,可以这样评价:“你解题的思路非常独特,展示时能使用数学语言就更好了”“问题回答很正确,如果能再简练些就更好了。” 这样的评价语言会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个性成长产生积极而长久的影响,尤其对那些暂时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够产生更多的促进和激励作用。正如王金战老师所说:“教师,就是要点燃学生的火花,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朝着他们喜欢的方向一直走下去,这样肯定能成功。” 总之,通过优化评价策略,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更全面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多元化评价,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激发个人潜能,提升综合素养,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 李安臻) 注: 本文为课题《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构研究》YZ2017022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叶澜. 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北京: 教育教学出版社, 2001. [2] 杨欢耸.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3]陈 燕. 海峡科学 中国基础教育期刊:2011(08) [4]姜显光,郑长龙.“学科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特征、挑战及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 ,(37):10-12 [5]肖爱芝.谈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电化教育研究,2009 ,(2) [6] 廖继昌.多元化教育评价初探[EB/OL].http://blog.cersp.com/18886/672081.aspx,2006-09-17. [7]王志刚. 小教学论. 北京: 蓝天出版社, 2015,(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