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电子报纸 >>理论实践 >> 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
    详细内容

    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1-05-27     作者:教育文摘周报网【原创】   阅读

    一、量化管理的思考

    现在很多班级都实行量化管理,把学生在校的种种表现具体到一个分值来累积评价学生。制度本身不错,有利于监控和调节每一个学生意识行为,但我个人认为,这种管理制度有效与否是要有一个前提的,这个前提要对所有个体都具有约束力,比如大中专院校中的量化管理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分配推荐,而学业的成绩与分配推荐就是对所有个体具有约束力的制约杠杆;再比如我们教师的考核也是一种量化管理,量化管理的结果要影响聘任,这也是条制约杠杆,如此等等,正因为有了这些制约杠杆,这些量化管理才具效果。而现在小学阶段,我认为对学生而言找不到一条合适的杠杆。有些班主任以量化管理的结果来评选三好、优干,但我们也清楚,能够被评优树先的基本在各个方面表现都不错,在量化管理中积分靠前的基本总是这些人,从每次表彰的名单中可看到这种现象。也有的班级采取奖励积分前多少名的学生,也是同样的情况,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班级的量化管理是为这部分人制定的方法,大多数学生会成为观众。可能量化管理初期时还具有一定作用,但时间一长,大多数学生不再有参与热情,视自己的得分也无所谓了,这样量化管理也就形同虚设,也有的班级尝试过奖励小星星、小红花、小印章等,情况和前面说的差不多,新鲜期一过,也会行之不远。班主任一定要思考得长远一些,在班级管理中要有一些能长期坚持的东西。我现在进行了这样一些尝试,如在班级管理中实行集体制约制。我把学生按座位分为四大组,以两周为一轮考评每一组集体成绩,如在纪律管理上,让纪律委员考评每一大组,如果每一组每周扣分超过十分,那么该组所有同学将失去该轮次在图书馆借书的资格;在学习管理上,以作业为例,由每个科代表考评该科每组的情况,由学习委员汇总每组所有各科情况,如果每组每周扣分超过三十分,该组将失去该轮次去阅览室阅览的资格,而且每组的情况均采取公开记录的形式,让每个组进行自我调控,让每个组员意识到应为他人,为集体负责。又如首先肯定制,即对所有担负管理责任的同学,上至班长,下至组长,一视同仁,定期进行奖励,因为即使他们工作中有失误,有不尽人意之处,但一定也比一般同学付出的要多,这样,让他们感受到承担责任被肯定的幸福,使其乐意干好本职工作,这个面比较大,能在班级中形成主流,有利于班级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另外在奖励形式上要调动学生的兴趣,投其所好,不能满足于奖励就是发几个本子,现在本子对学生已不具有多大的吸引力,不会给学生带来大的震动,班主任要多动脑盘,使“奖”发挥“励”的作用。

    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思考

    在班级管理上我不反对事必亲躬,但一定要有度。班主任要敢放,班级中的许多事情要让学生去做,但并不是随意为之,一定要在有调控措施的基础上去放,不要担心班级会乱,这是要必然经过的一步。刚上来当然比不上“警察式”、“保姆式”管理效果好,让同学去安排做一件事当然比不上班主任去安排考虑得周到,安排得体又省时省力,但班主任不要只算眼前帐,立竿见影的效益并不见得是真正效益,我们是在培养人,而不是在操作机器,不走出这一步,就永远谈不上真正意义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基于这些考虑,我把班中的事情放手给学生做,如每学期组织竞争上岗,班长可以自己组阁,学习委员聘用课代表,卫生委员任命组长,班中设会计、保管负责收交费用、领取物品,大型活动先产生组委会,由组委会策划、组织,我的任务是当参谋,当“问题”顾问。我小心地呵护着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我认为让学生对人对事充满热情比什么都重要,这会让他们收益终生。还有就是一个期望值的问题,班主任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和办法,认为会对全体同学都有效,一旦出现一点问题就大吃一惊,就大发雷霆,就不能接受。这是不现实的,希望什么都完美无缺,只是一种理想主义,也不要对学生抱有过高的期望,我们知道许多事是努力也做不到的,我们要的应是努力的过程,而不能只盯在努力的结果上。

    三、情感投入的思考

    班主任要坚信没有白付出的努力,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幸福。当你家访到十点时,当你花自己的电话费和家长、学生交流时,大多数家长和学生不会无动于衷,我们首先要的也是要努力做到的就是让家长能够诚心诚意地说这个班主任很负责任,很有水平,很有方法,为了这个目标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展现我们自己才能、思想的机会,只要家长能说出这样的话,我们就成功了一半,因为有了这句话,我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就会举足轻重,学生就亲其师信其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在一定时期要提倡个人崇拜。当然教师也是人,也会累,但在都很累的情况下,我们松懈下来,而有些人坚持下来,克服了惰性,他们就成为了成功者,甚至成为伟人,我们要通过自己的付出,让学生们意识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这就会成为他们今后发展的动力源。

    四、管理灵感的思考

    管理灵感在很大程度上虽然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是管理艺术的一个重要体现,但灵感的产生也是有法可循的,当班级中或学生身上发生了一件事后,不要就事论事,不要轻易放过,而应冷静下来一分为二地来思索看待,即使是一件坏事,也应想方设法使其变为好事,抓住机会,起到教育全体的作用,我认为这就是灵感。如在举手回答问题上,有些同学答错,引起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不满,有些老师认为已经讲了多遍了还答不对就要批评,殊不知这样下去,回答问题的会越来越少,也就出现怎么调动也启发不起来的局面,我们可以这样想,他虽然答错,但证明他听到了老师的提问而且马上展开了思考,虽然思考出现了错误,但也进行了思维训练,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这不是应值得表扬得吗?为了鼓励学生,教师还可告诉学生答错往往比答对记忆更深刻的道理,鼓励学生课上积极思考,踊跃回答,这也就提高了课堂效率。如果我们能这样去想这样去做,就能使班级管理不断有新内容,从而形成一个又一个的高潮,使班级工作不断进步。(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学校 吕虹宇)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