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电子报纸 >>理论实践 >> 浅谈古诗词记忆的方法
    详细内容

    浅谈古诗词记忆的方法

    时间:2021-06-23     作者:安阳市文峰区宝莲寺镇东风小学 王莉珍【原创】   阅读

    一、诵读经典古诗词的意义

    中华经典古诗词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代代吟诵,千古不衰,源远流长。我们吟诵经古诗词,至少有如下几方面的意义。

    1、可以体会到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中华诗词以她特殊的文学样式,潜移默化地塑造、完美着社会良心。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诗词中体现得非常饱满。这种民族精神,这种传统文化,不是通过说教的形式讲述给我们,而是通过感性的方式,通过诗的语言,自然地呈现了出来,我们读之,就能自然而然地受到滋润,受到感化。比如忧国忧民的情怀,诗圣杜甫是其代表,他一生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这条主线,不说他的代表作品“三吏”“三别”,单从他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我们就能体会出朝廷军队收复失地后诗人的欣喜若狂。当年,流落到大后方的诗人冯至等,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不禁齐声诵读了这首唐诗。无疑,杜甫这首诗表达出了人类一种共同的情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宁折不弯、宁死不屈,“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民族气节,是一把正骨尺,一颗定心丸,不知校正了多少人生航向,在国家尊严与个人生死考验面前,凸显出一个民族的精神标高。“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在中国,改革与革命都是要流血的,谭嗣同赋予了自己的死如此深重的意义,他才能如此慷慨激昂,横刀笑对苍天。历史没有辜负他,菜市口滚落的头颅最终埋葬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谭嗣同真正赋予了死亡最伟大的意义,和他那位楚地先人屈原声气相通。

    2、可以传承民族美德,汲取民族智慧,丰富审美体验。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人生观念、审美、伦理都是通过传统诗歌传承下来的。中国没有圣经,只有诗经。中华诗词帮助人们创造和建立了一个“诗性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实现了真正的“天人合一”。这也就是我们的民族为什么那么热爱脚下的土地,那么热爱自己的家乡,那么热爱自己的祖国。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诗性因素,也是中华民族青春常在的诗性因子。“每逢佳节倍思亲”,已成为民族的文化意识,深植在国民的温馨记忆里。再比如亲情、友情、爱情,在古典诗歌里都有淋漓尽致的表现。我们不妨读一读孟郊的《游子吟》,读一读杜甫的《赠卫八处士》,读一读李白的《长干行》,相信,其中真挚、质朴的美丽情感会打动我们每一位读者。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包含了中华民族智慧。“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的这首诗,激励一代又一代奋发有为的华夏儿女,去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不知打开了多少人的眼界。它告诉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蔽,不要钻牛角尖,要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的道理。

    优秀的古典诗歌把古人生活中所能看到的景象,所能感受到的喜怒哀乐,所能感悟到的人生哲理,差不多都写到了,而且写得都非常精彩,值得我们潜心体会,反复诵读,进而丰富我们的审美体验。读《春江花月夜》,我们能领略到一种美不胜收的春江月夜的自然景色;读“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我们能体会到一种积极昂扬的人生态度;读“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我们能体会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读“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我们能感受到一种动人的思乡之情;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们能体会到一种朋友深情;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们能领略到壮观雄奇的塞外风光。中华诗词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已经留存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得到当代人的尊重与珍视。如何更好地发扬和传承,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二、浅谈古诗词记忆技巧

    1、诵读记忆法

    大家或许在电视中看见过古代人读书时,摇头晃脑,将诵读内容音调拉的很长的样子也许那时候,很多人还都忍俊不禁,不过这的确有助于记忆。因此大家背记诗词的时候,可以适当放慢速度,速度放慢了,可以尽情体味诗中的意向,从而加深记忆。

    2、韵脚记忆法

    古诗都有严格的韵律,这是古诗对美学的一种回归。在背记古诗的过程中,可以重读韵脚。

    例如:“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这句诗的韵脚是韵母“eng”,因此在记忆的时候,可以记住韵脚的字,从这个字来扩散到这句诗,从而加深记忆。

    3、对仗记忆法

    很多古诗,尤其是律诗是非常讲究对仗的,对仗是这些诗歌的一种规律。在记忆的过程中,你可以两句对比着记忆,这样可以克服记忆单句的困难。

    例如:“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诗中,对仗比较工整。两只对一行,黄对白,青对翠等,这样可以对比着记忆,很容易同时将两个诗句一并记住。

    4、理解记忆法

    要记忆一首古诗词,一定要理解这首诗词的内容,了解诗词的思想。这些内容肯定都有一定的逻辑性,只要你将诗中的意思背记下来,到用的时候,在还原成诗词的语言,这样诗词就比较好记了。

    例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如果你不理解它的意思,是很难记住。这句诗的意思是: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如果弄清了这句诗的意思,就很好记住它了。

    5、分析记忆法

    很多时候分析可以加深记忆,平滑而独立的事物是很难在人的大脑里留下持久地印象的。如果适当的使记忆的东西和过去的记忆,价值观建立联系,那么就对记忆这件事物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例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大诗人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的一句。看完这首诗,不妨分析下。诗人为什么说四月的时候山外的花儿都开尽了,山上的桃花却刚刚盛开。如果进行调查会发现,因为山下和山上的气温不一样,因此桃花开的时节也不一样。如果稍用地理知识分析,就可以知道,这是自然带分布中的垂直自然带,这样一来,对这句诗的记忆肯定深刻了。

    6、情景想象法。

    所谓的情景想象法,就是发挥想象力,来想象下诗词中描述的景色或人物的原貌,这样帮助记忆。

    例如: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诗词的时候,你可以想象一位老渔翁在毛毛细雨中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忘我的垂钓,他那悠闲自得的神情仿佛不被任何事情所动的情景。如果你的脑海嫩想象出这样的一幅图画,那么这首诗已经在你脑海里有不可磨灭的印象了。

    7、利用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记忆古诗词

     图片1.jpg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的规律: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制定诵读古诗词的复习记忆计划。

    第1个记忆周期是 1天

    第2个记忆周期是 2天

    第3个记忆周期是 4天

    第4个记忆周期是 7天

    第5个记忆周期是15天

    中华经典古诗词,永远不可能被淘汰,它是中华文化的荟萃,是华夏历史的精华。我定尽杯水之力,尽寸尺之能,把我们的诗词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裴亚红《吟诵古典诗词的意义》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