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和若春风化甘霖时间:2021-06-28         夏日的暑热随着夕阳西下,慢慢散去。下午放学后,我驱车从滨河南路往县城进发,车窗外一阵阵花香扑鼻而来,满眼的清翠映入眼帘,舒适的轻风拂去一天的疲惫。 
 在微信群知道朱老师,从洛阳三师调到洛阳46中工作,一直担任学校领导职务,今天有事来到宜阳,我们8位同学相约为他接风:叙谈别后生活,重温师范难忘时光;聆听老师教导,铭记辛勤培育之恩。 恰同学少年,难忘1994年9月,我们来自洛阳市各个区县的49名同学,怀揣求学梦想,齐聚洛宁县城东、凤翼山脚下的洛阳三师,凝聚成一个温暖的集体——944班。我们在朱老师严格要求和辛勤培育下,度过难忘的三年美好时光。在那里,我们每个月领着国家补助的生活费,无忧无虑地在知识的海洋遨游,汲取着教育孩子的充足营养。 曾记的当年因性格内向,对陌生的学校生活有些不适应,是朱老师的微笑和鼓励,给了我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他让我担任课代表,负责作业收发,充分的信任给我力量;违反纪律后,他语重心长的教育,让我迷途知返;他尽职尽责、循循善诱,让我明白很多人生道理;他励志奋进、勇攀高峰,顺利大学毕业,到师范任教的事迹,让我们引以为榜样;他能在严格要求学习的同时,关心教育学生勤奋上进、乐观豁达,更是让我们受益匪浅…… 
 
 在甜美温馨回忆的陪伴下,不知不觉来到县城约定地点,王继飞已在楼下等候。我们一起上到二楼,推开房门,璀璨灯光下,朱老师及随行的李校长,正在和同学们敞开心扉交谈。 朱老师与我们亲切握手问好,他那熟悉的微笑、亲切的话语让人倍感温暖。不一会儿同学们全部到齐,朱老师兴致勃勃地向李校长逐一做了介绍,大家对他20多年仍记的我们每个学生姓名、特点的超常记忆力,钦佩不已。 席间,朱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生活阅历,告诉我们要学会减压、团结互助、豁达乐观面对生活。他还详细询问每个人的生活工作状况,有的放矢地做了具体的指导和鼓励。 郭海霞带来亲手制作的“唐碗冰”:用“花,花牛”纯奶、酸奶,搭配草莓、小台芒、山楂等新鲜水果,纯天然无添加的绿色食品,让大家甘之如饴,赞不绝口。听了她介绍使用500件奶制品,多次赴外地考察、试吃,历时半年多,最终确定用精选台湾产小芒果、山东青州产山楂、保质期仅15天的新鲜奶制品,独家配方制作“唐碗冰”的经历,以及他们店里用水果刀削小台芒的过程,让我们油然而生敬意。 朱老师结合物理知识,生动形象地说出选择纸质杯子制作“唐碗冰”,可以减少冰因过多散发热量而融化的道理。他对“唐碗冰”的包装及品牌内涵很是称赞,唐风遗韵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是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的象征。洛阳是盛唐时期的东都,有灿若繁星的唐代文化,“唐碗冰”代表了洛阳的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一个看似简单的食品,竟然蕴含这么丰富的文化底蕴,包含着如此曲折的故事,我们听得如痴如醉。 朱老师结合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倒茶、倒酒、敬酒时,要遵循尊长优先,顺时针方向进行的原则,只有遇到白事,才可以逆时针进行…… 当朱老师了解到农村小学生源不足、师资力量匮乏,学生学习动力明显不足的现状时,他语重心长地激励我们尽职尽责、帮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既要关心学生学习,还要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在工作中学会创新方法,不能压力过大,要身心愉悦、幸福快乐地投入工作和生活…… 
 
 朱老师知道我爱好写作,就勉励我多参与采风活动,深入生活,了解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开阔视野、拓展眼界。大格局大境界,才能真正让作品入脑入心,让人喜闻乐见…… 朱老师心细如发、见微知著、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娓娓道来,给人启迪,引入深省。他“和若春风化甘霖,润物无声育桃李”,是我们心中永远闪耀温暖光芒的指路明灯。 返回途中,我还在品味朱老师的每一句话,心中期待着再一次重逢。(洛阳市宜阳县张坞镇元过小学 宋海洋) 上一篇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下一篇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