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创建根性教育的校园文化时间:2021-08-03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学校的规划要弄清楚:学校有什么样的基础和条件、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也是我七月份两次学习以后一直在思索的问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借鉴他山之石经验,经过全体教师讨论,特制订一下计划: 一、现状与角色定位 现有6个班,在校生157人,教职工10人(其中2个代教)。生源不足,教师短缺。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生存问题,南边不足一公里内有乡实验小学和私立小学,北边不足1.5公里又一个大规模学校,再加上这几年生源一直往县城流失,学校的生存就是最大的挑战。 15年之前是乡实验小学的教学点,没有事业编制,十多年没有经费投入和人员调入,意思就是让自生自灭。12年我来时房屋都是70年代瓦房,下雨都漏,必须放假。师生的积极性不高,几乎就是在维持着不出安全事故就行,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逐步带领我们的教师追求职业幸福感,经过调研和探讨,确定了我们的短期目标: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基础上,搞好学校特色。长期目标是:做有根性的校园文化,培养精神上有根的人。经研究我们一致拟定了三字方针:“德、活、实”。 二、以德育人 让学生先成人,再成才。具体方法如下: 1.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荣辱观。 2、利用晨读、午读大力倡导国学,以国学净化学生心灵,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懂得感恩,懂得努力进取。努力实现国学落地进校园。 3、成立国学阅读社团,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利用上午晨诵和下午午读课各20分钟时间读《论语》,大课间读《论语》个10分钟,每天至少一节国学诵读课,每天保持至少100分钟的国学诵读时间;还成立了公益国学亲子晨诵活动,每天早上6:00-7:00诵读《论语》,让家长陪学生自愿参加国学阅读;成立国学读书角,上午到校后学生自愿组织在一起诵读《论语》,由值班教师负责检查和管理。逐渐形成自发的组织,周六周日早上学校也为国学社团开放。 三、以“活”治校 制定制度采取措施让教师“活”起来,学生“活”起来,方法“活”起来。 (一)让教师“活”起来,就是教师要先激活自我!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是对学生影响最深的人,没有教师的“活”,学生是“活”不起来的。如何激活自我?(1)有从容淡定的心态;(2)有傻干的韧劲;充分认识到傻气人的好处:a、让相处的人很轻松,跟这样的人在一起没有心理负担,不用担心损失什么,所以傻气的人朋友多。b、所有人愿意与傻里傻气的人合作,跟这样的人合作不愁活干不好,所以傻气的人合作伙伴多。C、容易碰到贵人,面对一个傻气的人谁都想拉他一把,不论动机是什么,所以傻气的人容易成功。(3)有改革创新的精神,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就会走在创新的路上就会事事创新、时时创新,就会活力无限。(4)养成读书写作的习惯,工作是个“放电”的过程,学习写作就是“充电”过程。一部手机如果只处在放点过程,很快就会死机,人跟手机是一样的,可见读书写作的重要性是非常重要的。 (二)让学生“活”起来 学生为什么不想学?原因是老师没有激活学生,学生一旦被激活,老师即使不怎么努力,也照样可以有好成绩。如何激活学生呢?1、用爱心激活,世界上最好的管理措施是“爱”,人的最大动力来自于爱与被爱。2、用评价激活,没有评价就没有管理,没有评价就没有活力,没有评价就没有积极性。所以制定和完善了课堂评价制度、小组评价制度、个性评价制度和软评制度等。3、用竞争激活学生,没有竞争的团队必定是潭死水。没有竞争的工作一定是成效不大的,没有竞争意识的人一定是懒懒散散、毫无激情的。故我们要改变课堂,让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很多美妙的有很有成效的竞争环节,逐渐形成课堂竞争制度。4、让每一个细节成为激活学生的机会,抓住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机会激发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5、利用“四段一评”快乐课堂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学:学生自主学习阶段;研:学生的互助学习阶段,即合作探究。学生在小组内汇报梳理出的知识点;找出难点和疑点,小组内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相互提高。展:学生的交流展示,即交流学习结果阶段,全班交流,交流展示主要组织形式有游戏式、情景式、表演式、竞赛式、实践式等。学生交流自己对课本的理解,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交流自己收到的启示。练:学生当堂练习,即自我测评阶段。练习题要求涵盖所学全部知识点,分层设置,当堂反馈。评:对学生课业的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和作业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评。 (三)让方法“活”起来,凡事不仅要找到方法,而且要找到更合适的方法。 1、管理“活”起来:(1)学校管理,制定和完善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围绕‘活’字,制定简单实用好操作的管理制度。例如考勤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师激励制度等。(2)学生管理,学生自主管理,形式灵活,使班级形成各自的管理办法和模式。 2、教师工作方法“活”起来,(1)授课模式“活”。(2)提问方法“活”。(3)组织形式“活”。 3、学生团体“活”起来,引导师生自发自愿组织各种活动。(安阳市滑县小规模学校联盟小田小学 杜冠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