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让师生在相互陪伴中体验成长的幸福时间:2021-08-10         导语: 长葛市颍川路学校秉承“立德树人,追求卓越,自主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自办学以来,学校形成了以“正”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教师们正心教书、正德育人,学生内正其心、外正其行,正文化俨然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发挥“刘飞初中语文工作室”、“谢琰丽小学语文工作室”,校长-名师-名校三级论坛的影响力。2021年8月7-9日,学校与“河南省杏坛网研社”联合举办的“葛天以歌:重塑自己的专业生命”暑期教师培训,颍川路学校校长张军伟以“让师生在相互陪伴中体验成长的幸福”为题进行专题汇报。跟随小编,一起来领略这场专题汇报的风采吧! 专题汇报实录: 各位专家同仁、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承办本次活动项目的长葛市颍川路学校校长张军伟。首先我代表学校感谢河南省杏坛网研社,为我们老师搭建了这个平台;再次还要感谢各位专家对我们学校6位参加说课的老师的精心指导。能出席本次年会,我深感荣幸。 
 我简单的做一个自我介绍。我是1997年参加工作,有24年的从教经历。我们都说了一周有7天,那么我的工作经历可以用4个周期来进行概括。我的第一个7年是在长葛市石象镇的一所中学,从参加工作的一般教师做起,然后是从事管理工作;第二个周期是2004年到2011年,到长葛市石象镇中心校工作,由副校长到校长;我的第三个周期也就是2011年到2018年,7年时间都是在长葛市教育体育局工作,先后担任了督导室主任、办公室主任;现在我步入了我的工作的第4个周期,从2018年到现在在市直学校工作。2018年到2020年,我是在长葛市第一小学工作。去年9月份开始,到现在的颍川路学校工作。这20多年的工作当中,在同事的帮助下,在领导的培养下,我由一个一般教师逐步的成长为一个管理者。我所取得的成绩都是源于同事们的陪伴,领导的培养,在此我也借此机会,对我过去的同事和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在此的发言谈不上报告。我只是把我从教以来,对教育的认识,对教育管理的认识,向大家做一分享交流。如果有相悖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我今天交流的主题是《让师生在相互陪伴中体验成长的幸福》,我将从两个方面谈一下这个话题。第一个是陪伴,第二个是成长的幸福。 01 陪伴 今天在此的发言谈不上报告。我只是把我从教以来,对教育的认识,对教育管理的认识,向大家做一分享交流。如果有相悖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我今天交流的主题是《让师生在相互陪伴中体验成长的幸福》,我将从两个方面谈一下这个话题。第一个是陪伴,第二个是成长的幸福。 我在咱们的简书上看到了有一名“小煦儿”老师分享了一篇名为《陪伴是最好的爱》。文章阐述了自己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的感受,谈得真实、深刻、感人。2013年4月,有一名自称是“苹果苏打”的作者,在湖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对陪伴带来的教育的作用阐述得非常深刻,希望老师们有时间的话可以把这本书看一下。 陪伴存在于客观的环境之中,大家朝夕相处近距离的接触、对话,彼此看得到、听得见、摸得。陪伴,更应该是存在于对方的心灵空间的,彼此感知,意念相通。鉴于我们的职业,在学校学生需要老师的陪伴,每一名孩子都渴望拥有心灵的伙伴。只要在孩子的心灵空间里,你存在,这个空间就一定有温度。这温度就是情感,就是爱,就是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心灵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孩子也需要家长的陪伴。千万不要把陪伴理解成死看死守,死看死守会导致孩子的逆反;也不能把陪伴理解成包办,包办只能阻碍孩子自我成长;更不能把陪伴理解为文化课辅导,你不可能有能力辅导他的一切课程。陪伴就是给孩子心灵空间提供温度和能量。 在学校老师们也需要同事的陪伴。大家在工作中一同备课,一同研讨,分析学情,特殊的时候彼此带一下课,带一次份早餐,分享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彼此倾听一下郁闷与苦恼,甚至约到大家一块去看happy一场,这些都是生活中的陪伴。在陪伴当中彼此增进了解、释放压力。 在学校师生同样需要校长的陪伴。校长应该在每天让孩子和教师不只一次的看见你,让他们感觉到你的陪伴。上学时在大门口迎接他们;放学时护送路队;课间在走廊上、运动场上看到你的身影;有时还应该让他们在离开学校的时候,看见你办公室的门开着、灯还亮着,让他们感觉到你一直陪着他们,他们的心里就会产生温暖和力量,这种力量就是他们成长的动力。 陪伴不是时时刻刻的在一起,主要体现在心灵上的陪伴。让对方感觉到时时刻刻你就在他的身边。他需要你的时候,你随时可以出现;他不需要你的时候,你可以隐身在他的心灵深处。通过陪伴,让你每一个接触你的人有一种踏实的感觉。陪伴注重的是过程,一切教育结果都是陪伴的副产品,教育的最终差别其实都是在陪伴的过程中产生的差距所造成的。 陪伴能不断促进孩子自我成长。只有陪伴才能读懂孩子的心灵,打开孩子们的心门,才能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爱他们,而不是用他们不喜欢的方式去爱他们;陪伴还能促进自我成长,每一个人都需要陪伴。你在陪伴孩子们的同时,孩子们也在陪伴你。孩子们因你的陪伴而成长,而你也因孩子们的陪伴而成长。每一个孩子在现实中的表现,都是家长和老师身上的影子的折射。家长和老师都要通过陪伴来读懂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陪伴产生感情。由喜欢转变到爱,在心情愉悦中相互鼓励,相互激励,不断进步,体验幸福。我们颍川路学校一直坚持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创造适合师生共同发展的地方,让师生在成长中体验幸福。 02 体验幸福 陪伴能不断促进孩子自我成长。只有陪伴才能读懂孩子的心灵,打开孩子们的心门,才能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爱他们,而不是用他们不喜欢的方式去爱他们;陪伴还能促进自我成长,每一个人都需要陪伴。你在陪伴孩子们的同时,孩子们也在陪伴你。孩子们因你的陪伴而成长,而你也因孩子们的陪伴而成长。每一个孩子在现实中的表现,都是家长和老师身上的影子的折射。家长和老师都要通过陪伴来读懂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陪伴产生感情。由喜欢转变到爱,在心情愉悦中相互鼓励,相互激励,不断进步,体验幸福。我们颍川路学校一直坚持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创造适合师生共同发展的地方,让师生在成长中体验幸福。 第一个就是舒适优雅的环境中的陪伴,让师生感到幸福。师生相伴,每天相处的时间甚至都超过了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打造良好的客观环境是首要的。 刚才我们看到了我们学校的创建文明校园的宣传片,对我们学校的概况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我们颍川路学校是市委市政府于2017年是斥巨资兴建的一处现代化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布局合理,教学、运动、生活、绿化区域分明,教室宽敞明亮,活动区域设施设备齐全,运动场标准。学校先后建立40多个功能室,为学生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宽敞的场所。老师们实行集体办公,每人一台电脑,大家每天都处于这样一种舒适、便捷、温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之中。很多老师都养成了一个放学也迟迟不跟回家的习惯。他们认为家里太吵,在学校比较安静,能够静下心来做一些事情,思考一些事情。 我们学校还注重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的陪伴,让师生感到幸福。 学校的文化氛围分为显性的和隐性的。 显性的文化氛围有两个主题。 第一个主题就是学校的文化品牌。我们学校从建校之初就着力打造“正文化”品牌。“正”为做人之本。《新书·道术篇》有云:“方直不屈,为之正。”“正行”先“正身”;“正身”,先“正心”;“正心”先“正德”。我们学校正文化主要体现在“正德,正行、正书”。这三种文化也可以用三个层次来理解。“正德”要求老师德要正,做师德楷模;“正行”是对学生的培养;“正书”是我们的培养目标——“写工工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正书”二字,我们还引入了我们地方的历史文化。钟繇是我们葛天人氏,在我们学校北边800米有一个钟繇广场,钟繇广场旁边是钟繇墓。弘扬楷书文化,着力打造书法文化,是我们学校培养孩子们的一个方向。 第二个主题是我们学校践行“四明八行”。“四明”就是“明做人之理,明做事之法,明求学之道,明生活之方”。刚才在我们文明校园视频当中也有所体现,“四明八行”和我们学科素养结合紧密。注重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善学意识、创新意识、勤俭意识、责任意识、友善意识和诚信意识。“四明八行”的培养,对于我们孩子们立德树人,做“颍川正少年”,营造了氛围,引领了方向。 那么文化氛围的营造当中,隐性的指的什么? 我们学校着力打造学习型组织,依托“刘飞语文工作室”,“谢琰丽语文工作室”,引导老师们一起阅读,一起学习。在这两个工作室的主持下,我们学校每周例会第一项工作就是举行读书分享,老师们依据两个工作室推荐的书目,把自己阅读的收获体会,在每周例会上和大家进行分享。 文化氛围的营造,是我从2018年到学校后的一个治校方略。在之前的管理中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要着力打造学习型校园。学习型校园,除了学生要学习之外,教师的学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学生要学习,教师必须要学习、要阅读。如果教师不学习、不阅读,怎么能够培养好学、乐学的学生呢?为践行这种理念,我们在学校的管理中一直着力引导老师的学习和阅读,打造学习型组织。这也是十八大以来,全国在文明精神建设当中多次提出了构建阅读型社会,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在我们学校的初中部墙体上有非常显眼的、关于学习的启发励志的格言——“学以养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以此来帮助师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养成勤于思考习惯。通过这种隐性的和显性的氛围的营造,让老师们彼此相互帮助,相互了解,相互促进,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第三个就是在热情周到的服务中的陪伴让师生感到幸福。我们学校是一个新建的学校,位置有点偏僻,属于城乡结合部。那么很多老师每天早到晚归。路途不便,用餐不便,学校为了老师们能够安心工作,必须尽快解决这些后顾之忧。学校积极建设了两个电车棚,启用了地下停车场,在今年的3月份又全面启动我们学校的餐厅。这样老师们的出行、用餐都得到了解决。我们学校有4个教学楼,每个教学楼都安排有2台饮水机,确保老师们有干净、可口、安全的热水饮用。在日常的管理当中,我一直要求后勤管理人员树立“热情、服务、周到”的工作理念。学校的微信群里经常会接到老师们各种各样的请求、要求。比如说班班通没有网络、有故障了,门把手损坏了,卫生间的水管损坏了等等,后勤管理人员都会在第一时间接到通知并进行回复,并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修复、解决问题。正由于这些措施的实施,在为教学服务、为老师服务、为学生服务这种氛围的感召下,大家才能够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第四个是在多彩的文体活动中的陪伴让师生感到幸福。在这两年接触到的这两个学校当中,一个是长葛市颍川路学校,一个是长葛市第一小学。这两个学校的队伍都比较庞大,每一个学校的教师队伍都有200多人,老师们之间如果不是因为集会,因为活动的话,他们彼此可能很长时间都不认识、不熟悉。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团队凝聚力,我最近工作的这三年当中,每一年都要组织老师们进行团建。2018年12月,我们组织上长葛市第一小学的老师们到登封市体育小镇进行了拓展训练;2019年9月份,在即将开学的时候,我们又组织了长葛市第一小学进行了第二次的拓展训练;2020年10月份来到颍川路学校后,我组织老师们再次进行拓展训练。拓展训练能够增加老师们之间的感情,彼此更加了解,更加熟悉。通过拓展训练,老师们的凝聚力、团结意识和荣誉感都得到了增强。他们在短短的拓展训练当中,增加了友情,增加了对学校的热爱。我们在今年迎接100建党活动中,组织全体老师进行歌咏比赛。从开始的布置到最后的验收,我感受到了老师们对工作的热爱,对学校的热爱,对党的热爱,他们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整个活动,从训练到比赛,看出了老师们昂扬的工作激情。 对于孩子们我们也举行了很多不同形式的活动。像我们学校每周五中午都会举行“颍川午时光”。“颍川午时光”以班为单位开展。主持“颍川午时光”的主要是我们的学生家长。每个班级提前策划,邀请家长参与到这个活动当中来。不同的家长把他们所掌握的不同的技能带到教室,展示给孩子们,让孩子们直观的认识到不同行业的不同人员对社会的贡献。 第五个方面就是在温情的人文关怀中的陪伴让师生感到幸福。我们在工作中坚持发挥工会的优势,及时看望需要的教师和家属。今年我们迎来了一位教师退休,这是我们建校来第一位退休的老师。我们在去年市里面建立“荣退仪式”的基础上,给这个老师举行一个非常隆重,非常有意义的“荣退仪式”,让老师们感受、体验他从教以来,一直到退休所做出的贡献。 同时我们还依托学校名师工作室,带领老师们不断的成长。像咱们这一次的活动,就是刘飞工作室和谢琰丽的工作室积极参与、引导、带领这些青年教师参与这个活动。无论是承担说课任务的,还是认真聆听的,这对老师们都是一个促进,一个提升。 总而言之,幸福是一种感觉,它来自于一个微笑,一份信任,一滴汗水,一种美;它来自于学校的平等、公正、公平,来自于团结与帮助;更来自于学生的快乐健康成长,学识能力的提升,来自于一个又一个的跨越。每一个过程,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同事、老师、学生、家长、学校等的陪伴。 让我们在陪伴中一点点成长,惬意的享受幸福吧!以上就是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不当之处还请多多指正。(长葛市颍川路学校 张军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