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红雨——让红色藏品传承红色基因在彭雪枫纪念馆二楼,有一间近两百平方米的纪念抗战胜利红色藏品展厅,里面陈列着各类珍贵的红色书刊、红色证章、近现代的文献、史料以及革命前辈使用过的生活和战斗物品,以直观的方式,向参观的人群诉说着“革命岁月”“建设年代”的难忘故事。而其中,这大部分的展品都是詹红雨的私人藏品。 詹红雨是彭营镇西王庄人,今年43岁,收藏红色历史题材物品,源于他从小在爷爷辈的耳濡目染下对军营的向往,他还依稀记得复原老军人王德聚爷爷对他讲起的抗战故事和一枚枚闪闪发亮的军功章,也就是从那时起红色成为他心中最美的底色。詹红雨告诉记者:“说起红色收藏这一块,我从小就有一个愿望,就是能参军,但是,由于各种条件没有实现,最早接触红色题材这些东西是2000年,偶然一次去北京军事博物馆,看到一些红色题材,这些历经炮火洗礼见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真实物件对我的震撼相当相当大,我对红色题材这类藏品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慢慢开始从生活中有意识的接触,一来二去,我手里收藏的这类藏品相当不少,成为我生命中巨大的精神财富。” 对于这些藏品,詹红雨如获至宝,对每一件物品都视若家珍:“这件铜壶就是抗战时期,用过的物品,材质是铜,就是行军过程中,用来直接盛上水,在火上烧开、饮用,它反映了八路军后勤补给情况,比较珍贵。”
编外雷锋团镇平春蕾营教导员李文锋:“一本本书籍、一份份文件、一件件实物,都记录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波澜壮阔而又艰巨伟大的岁月,更是激励我们做为雷锋精神传承人,时代楷模的化身在新征程,新时代下书写出新的雷锋故事,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在詹红雨的心里,红色收藏是他的一份情怀,更是对红色精神的一种传承:“红色文化弥足珍贵,历久弥新,它是我们革命前辈为了理想和信仰抛头颅洒热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铮铮誓言,是为了新中国建设做出巨大牺牲而留下来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发扬好,继承好。”谈起詹红雨的红色梦想时,他动情的说到:“下一步,我想通过我这些来之不易的藏品,一件件展示出去,办一个自己的私人展览馆,让更多的青少年来接触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文化在玉乡大地上开花结果。” (李小伟 李文锋 鄢峰 孟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