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热点聚焦 >>焦点新闻 >> 詹红雨——让红色藏品传承红色基因
    详细内容

    詹红雨——让红色藏品传承红色基因

    在彭雪枫纪念馆二楼,有一间近两百平方米的纪念抗战胜利红色藏品展厅,里面陈列着各类珍贵的红色书刊、红色证章、近现代的文献、史料以及革命前辈使用过的生活和战斗物品,以直观的方式,向参观的人群诉说着“革命岁月”“建设年代”的难忘故事。而其中,这大部分的展品都是詹红雨的私人藏品。

    1629421530144674.jpg

    詹红雨是彭营镇西王庄人,今年43岁,收藏红色历史题材物品,源于他从小在爷爷辈的耳濡目染下对军营的向往,他还依稀记得复原老军人王德聚爷爷对他讲起的抗战故事和一枚枚闪闪发亮的军功章,也就是从那时起红色成为他心中最美的底色。詹红雨告诉记者:“说起红色收藏这一块,我从小就有一个愿望,就是能参军,但是,由于各种条件没有实现,最早接触红色题材这些东西是2000年,偶然一次去北京军事博物馆,看到一些红色题材,这些历经炮火洗礼见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真实物件对我的震撼相当相当大,我对红色题材这类藏品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慢慢开始从生活中有意识的接触,一来二去,我手里收藏的这类藏品相当不少,成为我生命中巨大的精神财富。”

                                                                               1629421960641120.jpg詹红雨的收藏梦一旦开启,就再也没有停下来过,从2000年开始,他工作之余,或者拜访抗战英雄,收集革命时期物件,或者深入革命老区,搜寻各类红色年代遗物,或者与红色藏友交流知识、互通有无。20多年来,他将贵州遵义、陕西延安、湖南湘潭,江西井冈山,四川巴中,湖北红安,河南新县等全国红色老区跑了个遍,先后投入资金达一百多万元,收集整理了包括抗战题材、文革题材、军旅题材、红色文献题材在内的一大批红色文物,各类藏品近万件,其中存世量极少、极其宝贵的有四百多件。

    1629422268543915.jpg

    对于这些藏品,詹红雨如获至宝,对每一件物品都视若家珍:“这件铜壶就是抗战时期,用过的物品,材质是铜,就是行军过程中,用来直接盛上水,在火上烧开、饮用,它反映了八路军后勤补给情况,比较珍贵。”

    微信图片_20210820091842.jpg一本文献记载一段历史,一件物品留存一段记忆,为了让这些历史文物重现光辉,发挥他们最大的价值,詹红雨主动与各地宣传部门、纪念馆、红色文化研究会、红色公益组织等联系合作,开展各类红色文化巡回展览,把红色文化送入学校、送入广场、送到群众身边,让群众受到直观而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参观完詹红雨和彭雪枫纪念馆合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追寻红色记忆、重温峥嵘岁月”红色藏品展之后,编外雷锋团镇平春蕾营教导员李文锋心里在激动不已。

    编外雷锋团镇平春蕾营教导员李文锋:“一本本书籍、一份份文件、一件件实物,都记录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波澜壮阔而又艰巨伟大的岁月,更是激励我们做为雷锋精神传承人,时代楷模的化身在新征程,新时代下书写出新的雷锋故事,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1629425021166223.jpg

    在詹红雨的心里,红色收藏是他的一份情怀,更是对红色精神的一种传承:“红色文化弥足珍贵,历久弥新,它是我们革命前辈为了理想和信仰抛头颅洒热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铮铮誓言,是为了新中国建设做出巨大牺牲而留下来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发扬好,继承好。”谈起詹红雨的红色梦想时,他动情的说到:“下一步,我想通过我这些来之不易的藏品,一件件展示出去,办一个自己的私人展览馆,让更多的青少年来接触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文化在玉乡大地上开花结果。”

        (李小伟 李文锋  鄢峰 孟晖)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