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电子报纸 >>理论实践 >>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详细内容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时间:2021-08-30     作者:教育文摘周报网【原创】   阅读

    众所周知,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五育,这完全符合人的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规律。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仅是学知识。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教育变成教学了,教学变成教书了,教书变成传授知识了,传授知识变成考试了,教育被狭隘化了,教育=考试了。教育的异化丢掉了教育的本质特征,教育本质是育人而不是育智。

    教育二字有不同的内涵,教,泛指传授知识;育是指培养人格、素质、能力等。学校教育逐渐被教学、被传授知识代替,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只重视如何而学,忽视了为何而学,只重视知识教育,忽视了全人教育。由于教育的异化,人文教育的削弱,导致现代人被“物化”了,“落入商品拜物教的原始愚昧之中”,使人进入一个“去人格化”“人不见了”的可悲历程中。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在科技先进、经济发达后而教育异化、人文教育失缺带来的教训。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倡导的“智德论”是把教育异化为“教学”的理论根据。他说,“学校在用知识武装新一代的同时就形成了学生的世界观和道德面貌,培养了他们的共产主义行为。”他把教学取代了教育,忽视了德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少国家的学者尖锐地指出,导致“人不见了”“人越来越不像人”的原因之一是教育的失误。强调要加强“成人教育”,加强“人文素养、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教育”“21世纪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找回失去的人”。

    把全面发展教育渐渐变成了“独尊智育”“专注育分”,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导致学校把教育异化为教书,只教书不育人,只重分数不重素质。学校、教师、家长为了追求高分不断地增加教学内容,加大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对学生层层施压,课业负担越来越重,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如何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教育观。要改变教育异化的现象,改变以教学、以传授知识取代教育的狭隘的教育理念。要破除唯分数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把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让教育回归教育。要把德智体美劳作为一个整体,全面规划、逐项落实,构建与五育目标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只有构建德智体美劳大教育体系,才能实现让教育回归教育的目的,才能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安阳市滑县小规模学校联盟小田小学  杜冠鹏)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