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电子报纸 >>理论实践 >> 小学数学教育的思考
    详细内容

    小学数学教育的思考

    一、基本阐述

    1、教学形式

    (1)小学阶段,以学生的生活见闻和具体活动而产生,即为“引导”。小学数学教育不仅仅在课堂,更要向生活实际当中靠拢。应当要求或者提供学生以探索、调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等多种手段。我认为以“教材为辅,实践为主”这一现阶段的教育理念,通过课本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实践能力,培育形成最基本的数学概念。作为教师,可以变换“主体”,作为学生数学学习行为的组织引导者、合作者等。

    (2)科学数学学科,是对数学法则、定理、概念等进行严格推理推证。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所接受到的定理或法则并不是以严格的证明而呈现,而是由教师带领学生通过观察以及一些不完全归纳得出结论,教育必须从本阶段学生的智力结构和经验出发,所以从低龄学生的思维成长阶段来看,数学不能仅仅以课堂书本教学为主,更可以是一种社会性实践活动。

    (3)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同时,更可以增加对于数学史、有关于数学的小故事等额外内容的拓展。通过穿插数学的发展历史、趣味内容等,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理解与兴趣。正所谓,寓教于乐,让数学这门“严肃”的学科,在低龄教育阶段以一种“严谨而活泼”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2、教学目的

        不能将小学阶段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数学。小学阶段,我们的教学目的并不是,或者单单是让学生构建严密的思维逻辑体系。而是通过低龄数学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活学”、“乐学”、“愿学”,推动其思维的发展,并从中结合素质教育、品德教育等。

    二、现阶段的实际运用

    1、课堂教育

      在课堂上,我注重于“教师少交,学生多学”,以学生为课堂中心,让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动权,尊重学生的各种课堂体验权利,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中动眼、动脑、动口、动手,尊重学生的体验学习方式,让学生适当的走点弯路,允许学生犯一些错误,在课堂中不会将现成的答案或者解题思路强行灌输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数学信息、运用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我们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首先将直观的物体展现在学生面前,主动引导学生发现其特点、特征。而后,我们不着急进行下一步,应围绕学生自行发现或理解的内容与学生进行多互动,多反馈。此环节意在通过课堂交流,及时获悉学生理解情况,提高其认知能力,同时也为下一步教学做铺垫。

    2、遇到的问题

    (1)、学生思维固化

    (2)、不善于发现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

    这两大问题,本质上可以理解为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一点上,我们又回到了数学这一学科性质上,数学是“死板”的,答案很多时候都是唯一仅有。但是,过程却是灵活多变,更何况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我们在上文也有提到过“严谨而活泼”这一概念,什么是严谨?解题步骤要规范严谨。什么是活泼?方式、思维要活泼,不仅限于所谓的“套公式”。同理,“填鸭式”教学确实十分的严谨,所有知识点全盘托出,但缺少了“活泼(能动性)”。小学数学课堂,本应教师、教材为辅,学生的个人理解、发散思维为主,培养最基础的数学素养。所以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持严谨的教学、纠错态度,又要将“活泼”的理念传授下去,告诉学生现阶段的数学就应该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其具体表现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如果不运用在实际之中,所学的价值便大打折扣。

    三、总结

    新课标指出,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充分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运用多媒体、实物等多样化展示手段,将抽象、难于理解的内容转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思考。在课堂教育过程中,充分组织学生进行自发讨论,让所有人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合作学习更是现阶段小学教育中重要的一环。作为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同时把控一定的“距离”,学生可以发现其中规律的,不需要点明,否则会极大限制其发散思维能力。(王佳慧)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