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电子报纸 >>理论实践 >> 班级管理:可从抓衔接、细节、协调入手
    详细内容

    班级管理:可从抓衔接、细节、协调入手

    我班紧紧按照学校的有关要求,从各个方面立体的、全方位的管理班级,有了一定成效。总体归纳为几点:抓衔接、抓细节、抓协调,提高执行力。具体来说:

    1、抓衔接。时间衔接、任务衔接。根据上级延时上学的要求,我们7:50开始入班测量体温,8点全部到班。针对个别迟到或者没有来到的孩子,做好记录,对连续几次迟到的孩子做好分析,沟通家长。测量体温结束后,小组长检查作业,后按照一、三、五早读安排读地理、生物,二四读历史、政治,。谁抓住了早晨,就抓住了人生。每天都给孩子们提醒:新的一天开始了,你准备好了吗?大课间跑步,跟科任老师协调好,不拖堂,集合快静齐,我每次都跟着队伍跑。六圈过后,我没有事,你们呢?六圈没有过就有新冠感觉了。我把观察的情况反馈给相关学生的家长,晚上或周末督促孩子加强锻炼。打算进入11月份,就早上带学生锻炼,学习朱鹏老师以前的做法。午后要求2:00来到。一般来讲,我班老师基本上就来到了,尤其是数学谢淑文老师,来得最及时,来到就找学生板书。如果老师没有来到,我见缝插针,测验语文,字词,文言文名句默写、注释等。预备铃后,宣誓,唱歌 。

    我们的节奏紧迫,学生调节不好,势必造成疲劳。每次下课后,我都把学生往外赶,催促孩子们到外边看看,放放风。

    2、抓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每个“点”都做好了,班级管理就顺畅了。我校杨素云等胡主任经常表扬的大批优秀老师,就是这样做的。抓细节,首先必须跟紧班,及时发现班级出现的问题并迅速处理化解。我在教室后专门设有办公桌,定期在后面办公,观察课堂情况。班主任在后面督镇,课任教师上课也不要维持纪律了,课堂效果很不错。再次,评选不值日小组。“不值日”不是批评而是表扬:王校长说俺的班级是高大上,新刷的墙体,宽广的屋子窗明几净,必须保持好。我提前制订好了几点措施:让卫生班长自己任命他信得过的八个小组长,每个小组7个人,要求每个小组长排好当天上午、下午的值日表,拖地、扫地、倒垃圾,责任到人。对于不认真值日的孩子,第二天中午喊来家长帮孩子值日,以此强化家长朋友的责任感和工作的配合意识。我掏钱买了十个垃圾篓,两边平均摆放,让学生随手放垃圾。对于周围废纸多、没有自觉捡拾垃圾习惯的孩子,我先示范。我说,孩子,弯腰捡起垃圾只需要几秒钟,努力尝试,你也能做到,几秒钟的事情不要拖拉到几分钟。对于个别仍然没有自觉捡拾垃圾习惯的孩子,我拍照发给家长,要求家长朋友在家里也得配合孩子的习惯养成。身边地面如果有污渍,我要求孩子下课后立刻处理。由于我在平常学习生活中注重卫生习惯教育,卫生常态化,所以,班级的卫生一直干干净净。所以,凡是不需要值日的小组就是最佳小组。不过,还得再细心,上次我班的走廊由于早读、第一节上课太投入,没有及时清扫,受到了学校批评。我们以此借鉴,加强每个小组的责任,每天走廊,玻璃,办公室卫生都处理得很好。周五放学后,召开班组长会议,回顾查摆上一阶段的得与失,便于下周采取相应措施。

    记得我在一初中工作时,有个初一的男孩子刚刚入学,由于环境生,内向,怕老师,内急不敢请假屙了一裤子。年轻漂亮的外语老师掩鼻而躲,女班长慌慌张张跑过来汇报情况。我赶紧到教室一看,一地狼籍,该生周围的同学都掩鼻躲开。我走过去说,没有啥。我立刻给家长朋友打电话,让来接孩子回家换衣服,放下电话拿起笤帚清扫纸屑,又用拖把连拖几次,干净了,上课又恢复了正常。家长朋友也来了,接走了孩子。随后,我召开班组干部会议,根据此事强调一点:遇到事情,不要回避,迎上去解决掉,没啥大不了。

    3、抓协调。协调好课任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对科任老师,树立威信,尽力帮助,做好配合。科任老师心平气和了,上课也有劲了。协调好科任教师作业问题,做到适量、分层次。对于学生,多谈心,多沟通,多协调,培养其向师性。对于家长朋友,我们班级的微信群,只要发布学校工作,家长都能够踊跃支持,源于我平时对每个孩子的关心。家长朋友说我很负责,我说,我校每个老师都是这样的,我做的还不够。在家长面前,你得始终站在家长的角度,换位思考,始终把孩子放到第一位,才能与家长共情。比如,有的孩子很差,不打一顿不能解气,但是,给家长朋友说过后,家长气的要打孩子,这时,你就得极力维护孩子,说,不许打我的学生。我会多些耐心尽力教育孩子,请您多配合。这样做,家长反而会更理解更配合你的工作。不让工作在我这里耽误,不让单位形象在我这里受损,我们的每一点努力,都是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班主任,其实就是为学校分忧解难的。你做到了,领导就能看得到。

    教育无小事:谈一次心,拍一下肩膀,送一个眼神,说一句鼓励的话语,倒一杯热茶,像张敏老师那样多次家访……都可以冰释师生冷漠,用真情去温暖幼小敏感的心灵。教育就是推动,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教育更是唤醒,是让懵懂走向成熟,是让灵魂温暖灵魂。父母师者,都是目送孩子远行的人。在孩子乘船远航时,我们都不能陪他们一路前行,最起码,我们可以助推一把 ,让他们前行更有力。如是,我们平时的努力就有了意义。(河南商丘永城实验中学  于琦)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