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电子报纸 >>理论实践 >> 纪念我的二爷王登科烈士
    详细内容

    纪念我的二爷王登科烈士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二周年之际,一部令人热血沸腾,眼泪和激情共同涌上心头的电影——《长津湖》横空出世。怀着对先辈的敬仰,我和家人来到电影院,共同观看了新片《长津湖》,借以纪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我的二爷王登科烈士。



    王登科是我爷爷唯一的的弟弟,1930年出生在巩县孝义石灰务村。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为响应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他踊跃报名参军,和众多爱国热血青年一道,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1951年,王登科牺牲在朝鲜,年仅21岁。

    据石灰务村抗美援朝复员军人张高乾老人生前回忆,我的二爷和张高乾是一块儿参军入伍参加抗美援朝的,当年我们村一共有五人参加了抗美援朝。谈到在朝鲜印象最深的事情,他告诉我,1950年冬天的寒冷是让他终生难忘的。那个冬天是那几年最冷的一个冬天,而靠近黄海的的西海岸尤其寒冷,到了夜间更是气温骤降到零下三四十度,这对于常年生活在黄河流域,冬季最低气温只有零下七八度的人来说,已经是冷到极限了。刚入朝的时候,部队都没有冬装,脚上穿的还是胶鞋,晚上睡觉,几个人挤在一床棉被下抱着取暖。由于后勤补给线被炸断,粮食问题只有自己解决。毛主席强调,要爱护朝鲜老百姓的一草一木,部队只好把缴获美军的鸭绒袋、军毯等军用物品做抵押,换取老百姓家煮熟的土豆。送到战士手中,一个个土豆都成了冰疙瘩,没法吃,可战士们饿啊,怎么办,硬啃是不行的,只有夹在腋下化,化一层啃一点儿,再化,再啃。

    电影《长津湖》再现了这一历史画面。一边是志愿军在冰天雪地里啃着如同石块的冻土豆,另一边的美军却享受着丰盛的火鸡大餐配热咖啡。在零下30多度的极寒天气中,志愿军战士们坚守高地,穿着单薄的他们至死都保持随时冲锋的姿态。这些永不后退的“冰雕”,在冰天雪地里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中国志愿军凭着难以想象的勇气和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把美军在感恩节前拿下朝鲜的空想彻底粉碎。志愿军虽然装备差,用着二战淘汰的武器,但是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仍然将来犯之敌死死挡在了“三八线”以南。这就是中国军人,他们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强大的民族曾经拥有,以后会一直拥有的气魄。

    谈到我二爷牺牲的经过,张高乾老人声音曾一度哽咽。他眼角湿润,用低沉的语气告诉我,志愿军那时候还没有把空军组建起来,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战机可用,制空权被美军牢牢握在手上,所以面对美军的空中大范围轰炸,志愿军只好避让和躲藏。后来是苏联给我军提供了的一些武器装备,还有飞行员以及战机,火力不足的情况才得到了改善,但也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时张高乾被分配到了工兵连,我的二爷被分到了高射机枪连,主要为了歼灭2000米以内的敌人低空目标。在一次执行任务中,高射机枪连埋伏在一个山坳里,阻击了美军飞机的侦察,击落敌侦察机一架,另外几架受伤逃走。虽然高射机枪连志愿军进行了快速转移,战士们隐蔽到了地下防空洞,但高度机械化装备的美军具有良好的快速反应能力,不久,几十架轰炸机携弹对这片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山坳进行了地毯式轰炸,防空洞被炸塌,全连官兵全部罹难,其中包括我的二爷王登科。

    小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二爷要去抗美援朝,长大了才理解毛主席说的“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真正含义。这是一场立国之战,抗美援朝的胜利,不仅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并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的独立,而且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中国人打出了七十多年的和平局面。正如电影《长津湖》中的那句台词,“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

    走出影院,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当前,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无比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行百里者半九十,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记前辈,如今的繁华盛世也正如先辈们所想。怀着对先辈们深深的敬意,我们一定会牢记历史,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生活,不断进取,为祖国的发展奉献力量!(巩义市第四初级中学  王海洋)

     

    作者简介:王海洋,男,现就职于巩义市第四初级中学,中学一级历史教师,《红叶》校刊编辑,爱好摄影、写作、历史、文学,性格热情开朗,待人友好。最喜欢的教育格言:教师生涯其实就是一段永无止境的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