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时间:2021-11-08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互补因素,两者配合得越默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要使家长的教育配合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关键在于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学校与家庭的德育工作统一战线。因此作为一个班主任不仅要重视家庭教育,更应该懂得如何与家长沟通,从而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首先,要尊重家长、信任家长。教育是理性的行为,与家长的沟通更需要互相尊重、理性和智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当学生有错时应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但要理解家长的难处,不能训斥家长,不能把学生的错误一味推给家长。要尊重家长的情感,对家长做到温和有礼,以商量谈心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与失。对于学生的学习,不给家长增加负担,但必要的检查还是应该的。尊重家长首先要礼貌待人,要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不论在任何情况请家长到校,应主动给家长让座、倒水,要有为人师表的风度和人格魅力。班主任与家长更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平台,信任是班主任实现与学生家长良好沟通、开展合作的心理基础。能使交谈气氛和谐,如果双方有质疑的声音,家长与教师之间互相猜忌,互不信任,谈话很难进行。 其次,对家长坦诚,设身处地理解家长。面对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家长,教师与家长沟通时,更要注意策略,随时调整方法。曾有一名学生,刚转学到我班时,他的妈妈总是夸他非常优秀。没想到,接触几天后,我发现这名学生的习惯很差。我给学生的妈妈打电话,对方却认为是学校布置的作业太多,孩子受不了。我虽然有点生气,但也只能克制,并告诉这位妈妈,“我理解你疼儿子的心情,但我不会撒谎,我想改变他,如果你总是护短,我再努力也是白费的。”第二天,这名家长致电向我道歉,并表示一定配合我,共同努力改掉该名学生的坏习惯,所以作为班主任,要理解家长生活质量、文化素质及对教育的理解与看法与我们教师都是有偏差的,他们受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相信学校相信教师,他们一致认为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教师一定能有好多方法,教育好他们的孩子,他们不知道现代教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第一任教师爸爸妈妈,教师要通过短信,电话,家访等机会多与家长取得教育共识,我们就会取得家长的理解从而达到沟通的可能。 最后,沟通要讲艺术,并选用合适的方式。教师与家长沟通要深入浅出,将大道理说小,方法可不拘一格,但需要坦诚相见,这样家长才会敞开心扉,向教师诉说心里话。去年,我班上有一名学生刚从老家转学过来,期中考试成绩排在中间,家长很生气,因为这个孩子在老家每次考试都是前三名。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我首先阐述了学校的教学水平是优秀的,其次夸其孩子很聪明,成绩排在中等是暂时的,让家长对学校充满信心。同时,也要擅于选择沟通方式,对于不爱发信息也很少到校看孩子的家长,最好保持电话联系;对于不论多忙也要到校接孩子放学的家长,当面交流则可以让家长感觉老师对学生的重视;如果有家长想给孩子转学,有些话在电话里或当面不好意思说出来,就可以发信息,并在信息里多说孩子的优点和在校表现,将教师对学生的爱充分表露出来,并通过优美的文字打动家长的心。每逢节假日,教师也应该给每一位家长发一条祝福短信,感谢家长的支持,借此与家长结下深厚友谊。 总之,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互补因素,两者配合得越默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要使家长的教育配合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关键在于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学校与家庭的德育工作统一战线。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何种技巧与家长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这样才可以架起心与心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我们携手并进,为创造学校辉煌灿烂的未来而共同努力吧!(平顶山舞钢市第六小学 赵可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