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电子报纸 >>理论实践 >> 小学多文本阅读教学探究
    详细内容

    小学多文本阅读教学探究

    时间:2021-11-08     【原创】   阅读

    [摘要]多文本阅读教学是围绕一个议题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多文本阅读教学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不断的实践探究,形成了有效的教学模式,掌握了科学的教学策略,学生和老师都受益匪浅。

    [关键词]多文本阅读教学 教学策略 探究

    一、什么是多文本阅读?

    经过几个月的摸索、学习、探究我终于明白了:多文本阅读教学是围绕一个议题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这种新兴的阅读教学实践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篇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把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学会学习,让师生回归到阅读的本源。

    二、为什么要进行多文本阅读教学?

        当前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阅读总量大概只有15万字,这样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一定阅读量,学生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语感和厚实语言的积累。厚积而后才能薄发,而多文本阅读教学,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能阅读三篇以上的文章,这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增,学生的阅读速度得到了切实的强化训练,同时也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多篇不同作家、体裁、内容的文章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关注略读、默读方法的指导,这样就为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三、多文本阅读教学该怎么进行?

    多文本阅读不仅要求学生读文章读得快些,读得更多一些以外,还要求学生有多种阅读的基础,最简单的就是提取信息和筛选信息,记忆内容推论情节、比较分析、整合信息、判断情况、创造新知识,其中最需要掌握的阅读技巧,习得阅读方法,这比获得知识更重要,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此,我校教师探究出了这样一套教学策略:教材+阅读清单=课堂阅读任务,学生独立阅读+小组合作交流=学生阅读形式,最后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老师的点拨最终完成课堂阅读目标。比如,李俊霞老师上的五年级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课《走进民间故事》就是按照这样的教学策略上的,李老师设计阅读清单让学生三读三篇民间故事,一读:独立快速阅读,找出三篇故事中的主人公,感受人物形象;二读:选一个故事,梳理故事情节;三读:小组合作完成,感悟故事道理。按照这样的方式教学,学生阅读任务明确,阅读任务完成得轻松有效,而且老师整节课也很轻松,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样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课堂,老师通过阅读清单设计出了不同难度、不同角度的、多元化的阅读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提取、比较、分析、整合、判断同一主题的不同文章里的信息,从而轻松完成了阅读任务,这样的课堂也解放了老师。

    四、多文本阅读教学学生和老师到底收获了什么呢?

    多文本阅读教学,让学生们学会了独立思考,激发了学生发散式思维及善于自主思考的能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阅读速度以及学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切实提高了学生整体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多文本阅读教学则让老师真正从以往滔滔不绝的讲解式课堂中真正解放出来了,锻炼了教师的多篇阅读内容、形式的归纳与整理能力,有助于教师自身阅读教学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平顶山舞钢市第六小学 杜晓静)

    参考文献:

    [1] 张卫红,徐艳丽.浅谈小学语文“1+x”多文本阅读课堂的教学策略[J].科技风,2020-09

    [2] 教育部(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

    [3] 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07-01

    [4]蒋军晶《如何设计阅读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02-01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