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电子报纸 >>理论实践 >> 抓好细节、抓好习惯、抓好学困生
    详细内容

    抓好细节、抓好习惯、抓好学困生

    从事教育这么多年,对于班级管理,一向处于摸索状态,因为每一次所带的班级,都与以往的班级学生基本情景各不一样。对于孩子,我们不仅仅只一味的说教,有的时候还需要更多更好的方法,来约束班级里的孩子,教育好学生,这就需要寻找好的方法来管理班级。

    一、抓好细节

    作为一名班主任,更应该抓住小的苗头以预防问题的发生。如果班主任能够关注细节,并且及时妥善解决这些细节问题,班级管理就可以避免许多失误。
        1.从细节中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是顺利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但这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往往在一些小事和细节中真正了解一个学生。 一个学生初到学校能主动与同学、老师打招呼,可以说明他比较热情而且好交际;一个学生郁郁寡欢、独来独往,一般说明其有什么心事或者来自一个气氛压抑的家庭;一个学生如果披衣散扣、衣冠不整,说明是个懒散或者在生活上不拘小节的人。有一个班主任发现本班一个学生上连续几次出现作业不按时完成,甚至出现上课听课不够认真。通过了解学生,他知道了他的父母关系不和,经常吵架。了解到此种情况后,便及时找其父母谈话,告知他们这样对学生的影响。此后的几天,这个学生明显有了改观。

      2.用细节教育学生

    教育专家曾说过:“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当教师的资格了。”言传身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我始终认为:学校的教育不是用大道理来教育的,而是从小细节进行教育的。尤其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的养成,更是如此。所以,班主任工作需要因时因地地抓住小细节小事情进行因材施教。但这过程中,却需要我们自己的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当然我们老师也是人,而非神,所以也不可能万事都想得很周到、很全面。但至少当我们要求我们的学生做到某个规定和程度的时候,我们自己要求一下自己:我们能做到吗?我们做到了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用细节感染学生

    潜移默化,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保证。要把班级管理好,除了缜密的思考和周全的计划,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行动上。班级管理者要把细节管理的精神贯彻到执行中,重视执行的每一个环节。要提高班级决策的执行力,班主任要学会用细节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心服口服地按照要求去做。例如:强化时间观念,班主任自己要早起晚归;规范“双操”。每天的两操,要求学生规范“双操”,首先我们当班主任的先要认真做,以身示范;身体力行,小事中起示范。首先我们班主任要弯腰捡起地上的废纸、整理教室里的卫生角、擦擦讲台桌、和学生一起打扫包干区、向给了你帮忙的学生道声“谢谢”等!不仅在教室里,而更在校园里,校园外。

    二、抓好习惯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生时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积极影响,下面谈几点自己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体会。   

    1.行为习惯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要求学生做好行为规范之前,要先为学生起到了示范榜样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学生。然后再强调学生注意平时的言行举止要得体, 要适宜。对于长辈和老师,要报以尊敬和善的态度;对于同辈,要友善亲切,团结互助。例如,上下楼梯靠右行;进办公楼要轻声慢走,不能大声喧哗;进办公室要先敲门,得到老师的允许 再进去;上学放学要遵守交通规则、升旗集会时保持安静等。“细节决定成败,”要坚持从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着手,让学生从小事中明白“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从而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2.生活习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一生的身体健康。”对于学生,在学校里就必须注重自己的衣着整洁,头发、指甲不要过长,不要在衣着上与他人攀比。自己的学习用品也要摆得整整齐齐。另外,生活在集体 中,除了保持好个人卫生,还要爱护班级的卫生。做到积极做值日,不乱扔杂物。   

    3.学习习惯。(1)制定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定期树立目标,确立自己的赶超对象,给自己的前方竖一面红旗。这样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就不会再感到无所事事,没有 压迫感,而成绩也在追赶目标的过程中提高了。(2)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办事要讲究效率,学习也是一样。学生学习的主要时间在课堂上,而利用好课堂40分钟就显得尤其重要。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是提高学习效率、成绩优异的必 备条件。为了让整个班级在课堂上形成一种争先恐后,积极发言的良好氛围,积极做好班级干部和头20名同学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起好带头作用。 (3)积极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是对新知识巩固复习的一个过程,是检查自己一天的知识是否掌握 了的过程,也是一个预习第二天功课的过程。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教师教育学生是非常辛苦的,但教师默默的奉献也是有意义的。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养成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人生。我们今天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培养教育学生,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他们的一生,乃至于对整个人类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抓好学困生

    “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中国数学家华罗庚如是说。就自己的成就而言,他总结说:“我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对于一个孩子也是一样,他们的成长有自己的起点,也有着自己的发展轨迹,那么对于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而言,就需要把握他们的起点和成长规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1. 召开各种形式的主题班、晨会。人与生俱来的品性是积极的、上进的,追求成功的,都想得到周围人的认可或赞扬。可是,由于“学困生”长时间内品尝不到成功的喜悦,受不到大家的肯定,他们心中追求上进的火焰也就渐渐的熄灭了。我们要想方设法点燃 它,甚至有时需要我们创造各种条件,反复地多次去点燃。可以在班会、晨会上选读一些象马克思、居里夫人、范仲淹、陈景润等中外名人刻苦学习,追求成功的故事去感染他们,也可以用身边刻苦学习,献身科学人物的生动事例教育他们,还可以让班内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不断进步的学生介绍经验,谈学习感受,传授学习方法,用鲜活的榜样带动他们,点燃起心中追求上进的火焰,增强努力学习的热情。   

    2.拉近与“学困生”的距离。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它指出了青少年的一个显著特点,如果他喜欢那位老师,他就会慢慢喜欢该老师所教的学科。这虽然是青少年童心智不健全的表现,但是我们转化“学困生”应该注意培养师生感情,建立良好融恰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帮助,从而激励他们发奋学习。   

    上课时多关注“学困生”,一个会意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对他们来说都特别重要。在简单的问题上多提问他们,多表扬他们,只要他们有信心、有兴趣,学习就会进步。   

    下课时多与他们在一起活动,很快会发现他们也有令人喜爱的一面,及时的去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到老师很信任他,感到自已也可能学得比别人强。时间长了,他们的进步会令人欣喜。   

    多联系“学困生 ”的家长,先汇报该生的进步状况,让家长感到自已的孩子可以做得更好,然后和家长一起探讨怎样使孩子进 步,每次只可说学生一个缺点。家访时要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和学生亲近一点,让孩子感到你和孩子站在一起,这样孩子对你没有了敌意,工作就好开展了,他们也会进步快一点。   

    3.对“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我曾经教过这样一名学生,学习非常刻苦,作业完成得的很认真,上课总是瞪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盯着老师,可以说学习品质 很好,可就是学业成绩不理想。在仔细分析她的情况后,其学业成绩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学不得法所致。所以,对“学困生”进行学法指导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引导他们全神贯注地听课。多关注这些学生的目光,当发现他们目光游离或呆滞时,及时提醒他们。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自我约束。当发现自己走神时,及时改变一下自己听课的姿势;要求他们做好课堂笔记。俗话说的好:好脑筋不如烂笔头,指导他们把课堂学习到的重要内容及时的画上着重符号。对于老师补充的内容,把那些认为对自己帮助较大的部分及时作好记录;降低他们的学习的要求。班级学习不好的孩子,大多是胆子小,不敢和老师交流,说话也畏畏缩缩的。课堂上,让他们回答简单的问题,再通过鼓励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逐渐进步。  

    以上只是一些平时积累的点滴做法,班级管理是个大学问,让我们一起努力。建议班主任要通盘考虑,着眼全面,想方设法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力争做一个完美的班主任:学生喜欢跟着你,家长支持信任你,校长领导认可你,社会舆论赞颂你!(商丘市夏邑县中峰乡中心学校  陈景玉)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